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四屆“好記者講好故事”

新疆電視台劉姿辰:跟您說說心裡話

劉姿辰
2017年11月09日14:0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跟您說說心裡話

  劉姿辰

  我工作在美麗的新疆,幾年前,我接到了一個採訪任務,採訪對象是在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上服役了兩年的第一代維吾爾族航母女兵——茹克亞木·麥提賽地,這個臉圓圓的、一笑起來特別可愛的姑娘讓我從接到採訪任務的那一刻起就十分期待,因為她是庫爾班·吐魯木的曾孫女。

  庫爾班·吐魯木?沒錯,就是當年要騎著毛驢也要上北京的庫爾班大叔。看著茹克亞木房間挂著的那張庫爾班大叔和毛主席握手的照片,茹克亞木給我講了一句維族諺語。

  這句話意思是說:水流走了石頭還在。她說:“老爺爺走了40多年。我雖然隻在照片上見過他,但他留給我的鼓勵很多很多。所以我第一個就跑去報名參軍,當我面對大海宣誓:請祖國放心、請人民放心時,我想他一定能看到,今天的我一定是他的驕傲!”

  2015年元旦,在茹克亞木的朋友圈裡,我看到了這張照片,這是她第一次來北京第一次到天安門第一次看升旗,我很好奇這個姑娘站在天安門前會想些什麼呢,我就給她發微信,過了一會兒她回復了我一段這樣的話:“站在天安門前,我想到了我的曾祖父,我在心裡默默地跟他說,老爺爺,我也來北京了。”

  看到這條回復,我腦海中突然浮現出58年前75歲的庫爾班大叔翻身解放終於過上了他畢生渴望的幸福生活,他騎著毛驢也要來到首都北京,為的就是和日思夜想的毛主席說說心裡話。從和田到北京相距4000多公裡,從庫爾班大叔到航母女兵茹克亞木已經歷了四代人,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他們卻用自己的故事傳承著這個家族愛家、愛疆、愛國的情懷。

  再一次見到茹克亞木,是在今年春節前,她們一家來到我們新疆衛視春晚,帶給全國觀眾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故事要從茹克亞木的奶奶、也就是庫爾班大叔的女兒托乎提汗講起。托乎提汗老人今年已經年近90了,老人家看著鄉親們都搬進了漂亮舒服的安居富民房,喝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天然氣,學到了新本領,走上了致富路,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頭。於是老人萌生了一個心願,她讓孫女茹克亞木代她給總書記寫一封信,她要把心裡所有的話說給總書記聽。這封寫給習近平總書記的信足足寫了7頁紙。

  讓全家人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總書記給他們回信了!“能給我再念一遍嗎?”坐在炕頭上的老人對茹克亞木說。

  “托乎提汗,你好!得知你年近90身板還很硬朗,得知你們一大家100多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我非常高興……希望你們全家繼續像庫爾班大叔那樣,同鄉親們一道,做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模范……祝你健康長壽、闔家幸福,也請代問家人和鄉親們好!習近平。”

  幸福就這樣降臨在這個維吾爾鄉村,每個人都感受到無盡的溫暖。272字的回信,茹克亞木不知道給奶奶念了多少遍,老人特意把總書記的回信鑲在鏡框裡。採訪時我跟奶奶說:“這可真是您的寶貝。”老人摸著鏡框裡的回信看著我笑,滿是皺紋的臉上挂滿著幸福。

  在春晚的舞台上,茹克亞木就站在我身旁,用激動的、有些顫抖的聲音把這封信讀給了全國人民。讀完信,我看見茹克亞木,將總書記的回信緊緊地貼在胸口上。

  這就是這個維吾爾大家族的故事,也是新疆的故事!“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短短4年的職業生涯裡,在160多萬平方公裡的新疆大地上,我採訪了一個又一個各民族兄弟姐妹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天山兒女共同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大家的心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我想他們一定有更多的心裡話想講給大家聽!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