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四屆“好記者講好故事”

江西廣播電視台楊茜:不可戰勝的力量

楊茜
2017年11月09日14:1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來自江西南昌,八一軍旗升起的地方。1998年九江特大洪水,用血肉之軀堵住豁口的抗洪戰士的形象在15歲的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他們擁有什麼樣的信仰?這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

  在這片紅土地上採訪,我慢慢找到了答案。

  在江西九江報道抗戰勝利70周年時,92歲的新四軍老兵李步宏對我說,子彈就從太陽穴擦過去,命是保住了,但是自那以后每天都得喝二兩白酒才能睡得著。他說那時候新四軍的游擊隊一杆槍隻有三發子彈,子彈打光了,大家都上刺刀,肉搏。他說:當兵不怕死,怕死不當兵。我問他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你最想說的是什麼?他說打個仗死了多少人啊!現在的人平平凡凡,這些年輕人曉得打仗的日子嗎?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就是讓他們都曉得,新中國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

  這,就是一名老兵,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候,用血肉之軀,扛起了民族救亡的希望。

  報道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時候,我回到了家鄉瑞金,知道了17棵青鬆的故事。

  當年紅軍被迫轉移前,有43戶人家的華屋村,就有17名青年一起參加了紅軍。出發前他們相約在后山,每人種下一棵鬆樹。我採訪的主人公,88歲的華從祁,他的父親華欽材、叔叔華欽梁就在這17名青年中。他告訴我,根據家鄉風俗,這些鬆樹就是“寄信樹”。有命回來,就看看這樹怎麼樣了,沒命回來,那樹在,就像他們還在世。然而青鬆拔地起,英雄不復還。華屋當年離家的17位青年,全部犧牲在長征路上,隻剩下當年的那些孩童,如今已是耄耋老者。父親在他們的記憶裡,已如褪色泛黃的書頁,但在談及“父親”這兩個字的時候,他們混濁的目光裡卻依然泛起如少年般清澈的漣漪。

  華從祁抬頭看著父親和叔叔臨走時種下的鬆樹,一遍遍用鄉音對我說:兩兄弟,一起出去,再也沒有回來。

  瑞金當時人口約有24萬人,其中參軍和支前的就有11萬多人,僅在長征途中犧牲的就有1萬多人。我叩問是什麼支撐他們,願意讓自己的丈夫或孩子去參加戰斗?

  那些已根深葉茂、參天站立的青鬆默默告訴我們:那是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參加紅軍,二萬五千裡征程,再苦再難也要跟著走,隻為追隨信仰的旗幟。

  為了做好建軍90周年專題報道,今年我走過了江西的山山水水。我發現當南昌起義部隊遭到重創之后,在贛南的三次整頓讓這支部隊起死回生。

  是什麼讓一支潰敗的部隊重新站起來?在上堡鄉當地的老鄉告訴我一個細節,當年部隊要借老百姓的門板當床睡,因為每家門板的門榫都不一樣,取下來再重新安上去非常困難,所以當年部隊規定借了誰家的門板睡覺都必須還回那家。老鄉還告訴我,當年士兵連買塊豆餅都分文不少。是的,就是這些看似很小的細節,讓部隊在贛南的那片沃土上站穩了腳跟。“贛南三整”成了這支部隊走向勝利的轉折點。而這些,也成了后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最早實踐。老鄉的爺爺曾經對他說,這樣的部隊,與從前的軍隊就是不一樣,他們對咱們百姓是真的好,坐在一條板凳上、睡在一張門板上,他們有困難時老鄉就會幫助他們,有敵人時他們就會掩護老百姓。

  他使我明白了,這樣一支有紀律的部隊,一支得到老百姓擁護支持的部隊,怎麼會不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呢?

  我參與的三個報道,平平常常,如果你不走近他們,你也許都不知道,他們與有90年歷史的軍隊、80年前的長征、70年前的抗日戰爭有什麼樣的關系。

  但就是這一位位普普通通士兵的老故事,讓我們明白共和國是如何走來,解放軍戰士是什麼樣的人,這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想對你們說的是:在軍旗升起的地方,你們鑄就的軍魂,我們的心,從來沒有忘記!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