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傳播中國好聲音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楊志勇 研究員
2017年11月10日16:28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全球化時代,具有內在的開放特征的互聯網企業的全球化更是大勢所趨。對於有著遠大夢想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僅僅深耕國內業務,已經不能適應全球化的需要。現實中的一些“逆全球化”潮流,只是全球化進程中的插曲,是一些參與者為了獲得更多全球化收益而採取的極端措施。互聯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隻能在企業全球化進程中才能真正完成。

在全球化時代,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交叉融合。從形式上看是國內業務的,實質上往往有很深的國際業務背景。做強國內業務需要企業有便捷的國際業務資源,並及時從中獲取差別化的業務素材。國際業務的開展可以讓互聯網企業保持足夠的業務敏感度,讓互聯網企業有更廣闊的業務視野。心有多寬,舞台就有多大。眼界的寬廣,同樣如此。到大海中去搏擊,互聯網企業才可能更加強大。互聯網企業出海,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同於國內業務的挑戰。僅僅是封閉的溫室中的業務運作,是不利於企業成長的。應對國際業務挑戰的過程,是互聯網企業變大變強的過程,也是互聯網企業優化國內業務的過程。學習國際企業先進做法,可以更快更好地優化國內業務,而不會盲目自大喪失發展機遇。和國際企業合作,甚至於直接開展國際業務,可以給國內業務注入新的活力。對於文化企業來說,更是如此。歷史上文化繁榮,多與多種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有關。在新時代,全球化趨勢加強的今天,國內業務更需要國際業務的支持。

國際業務的開展也常常是國內業務的延伸。傳播中國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是時代賦予具有傳播責任的互聯網企業的使命。什麼是好聲音,什麼是好故事,不能自說自話,說出去要有人聽,要有人願意聽,傳播的效果才會更好。有一段時間,中國做了很多事,但苦於說不出或說了聽眾反應不夠積極,這和故事沒講好有很大關系。互聯網企業隻有深入開展國際業務,了解國際傳播動態,才能將故事講得更好,才能讓故事更願意有人聽。國際業務可以是國內企業直接去開拓,也可以是借助並購的方式進行。前者業務碰撞少,但缺陷是不容易進入國際主流。后者雖然有難度,但隻要平台足夠高足夠大,國際業務開展會更順暢。因此,這應該是新時代具有傳播責任的互聯網企業關注的重點。收購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傳播公司,出海的目標將更容易實現。這也是一些有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正在做的事,今日頭條8660萬美元收購獵豹旗下新聞聚合平台、收購Musical.ly就是例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時代的互聯網企業隻有在全球視野中發展,才能真正實現遠大理想。

崛起的中國,將繼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搏擊風浪,引領經濟全球化的新浪潮,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中國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偉大進程也會因此而變得更為壯闊。而這就需要越來越多像今日頭條這樣的中國企業、民族企業在海外搭建信息網絡平台,向全球傳遞中國好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