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影帝"段奕宏:不是我難搞,是創作難搞

憑借《暴雪將至》裡的余國偉一角,段奕宏剛剛獲得了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站在舞台上發表獲獎感言的那一刻,他突然有點恍惚,想起片中一個相似的場景:老余上台領廠裡的勞模獎,由於機器故障,舞台上飄起雪一樣的棉絮,獲獎這事兒,也變得亦真亦幻……“我不希望有雪降下來,我相信這是真實的。”當他說出這句話時,台下的人都笑了。
勤——
每次拍戲必體驗生活
他的擔心當然是多余的。如今,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讓他獲得了“3A影帝”(三座A類電影節)的稱號。段奕宏戲好,已成為業內共識。在東京,一個記者提問,哪部作品是他的所謂“拐角”。他說自己特別能理解這種問法,某部作品后如何如何,“因為你們在乎的是一部作品給我帶來了什麼名利、什麼榮譽,但我是靠很多你們不為所知的作品積累到今天。”
從先天條件看,段奕宏絕非天賦型演員,身高在男明星中不佔優勢,長相也不是帥哥臉,能夠晉升實力派演員,全靠數年來的勤奮。當年他還是新疆伊犁一個毛頭少年時,曾經連續三年報考中央戲劇學院,第一年連一試都沒過,評委說他“不夠高,不夠帥,文化課一塌糊涂”﹔第二年在二試時鎩羽而歸﹔第三年他上了中戲的培訓班,成為全班最用功的學生,還為湊學費在果脯廠洗了一個月蘋果。最終,他如願考進中戲表演系。大學四年,畢業時他的專業成績是全班第一。
這種下苦功夫的勤奮,也貫穿到他的每次表演中。不論導演有無要求,每部戲之前他都要主動體驗生活:排畢業大戲時,為了演好精神病人,他專門找校領導開介紹信,跑到安定醫院住了三天﹔2003年拍《細偉》時,為演一個吃小孩心臟的變態殺人狂,他去看原型人物的干尸,瘋狂減肥14公斤,搞得自己晚上天天做噩夢,最后都不敢關燈睡覺﹔在《引爆者》裡,為了演好礦山炮工,他坐著猴車深入到近1000米地下,體驗礦工的工作狀態……
《暴雪將至》裡的老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家國營工廠的保衛科長。開拍前,段奕宏提前半個月去了拍攝地湖南衡陽,與當地工廠的工人們一起吃飯、喝酒、聊天,掏心掏肺。對他而言,這一角色的職業離他很遠,他希望通過這種接觸,讓角色和時代、環境更貼合。“至於收獲多少,我不知道。不去,肯定沒有,去了,或多或少有幫助。”
倔——
就喜歡跟導演“死磕”
段奕宏的倔,是刻在骨子裡的。當年為考中戲跟父母鬧情緒,他吼出“你們要不讓去,我就恨你們一輩子”后,摔門而去﹔大學畢業時,他拿著成績單闖進文化部,就想質問部長一句,“我這樣的成績,為什麼不能留在北京。”曾經血氣方剛的少年心性早已被歲月磨平,但在表演中,他還維持著最后的倔強。
難搞,是圈內對段奕宏的公認評價,他常常因為一個表演上的細節在片場跟導演、對手演員“死磕到底”。他並不否認這一點,反而覺得非常必要。他說自己每接一部戲前,都會做好以后再也不跟這部戲導演合作的准備,他生怕因為權威、人情在表演上受到束縛。他也不迷信所謂靈光一閃的才華,一拍大腿就叫嚷,“對!這個主意好。”他總是以一種審慎的態度面對創作:“迅速想出來的就是好主意嗎?表演一定得經過理性的判斷,篩選出最理想的方式。”
導演陳正道就曾被段奕宏的倔給“虐到心累”。拍攝《記憶大師》時,段奕宏常常對劇情、台詞提出意見,除非陳正道能透徹地分析清楚,說服段奕宏,他才願意演出來。有一場戲,為了角色到底喝不喝一瓶水,二人爭得面紅耳赤,一連拍了20多條。導致陳正道感慨,“再也不想跟段老師合作了,他對於角色的建構太復雜,讓導演壓力很大。”然而,他又忍不住想再給段奕宏寫個角色,因為“他是一個隻演戲不搞關系的演員”。
《暴雪將至》裡有一場酒館裡老余逼迫嫌疑人試穿証物鞋的戲,試戲過程中,段奕宏覺得這場戲的整體張力不夠,他與導演開始商量。一個小時后,四種不同的演法誕生。然而誰也說服不了誰用哪一種,於是便把四種演法都試了一遍,一直拍到晚上十一點多鐘。
“我們要搞清楚,是導演和演員合作,還是兩個創作者一起合作。如果我們都承認是兩個創作者合作,那就變簡單了。”段奕宏笑言,“不是我老段難搞,是創作本身難搞。我還是希望大家互相成全,在創作上不輕易放棄每一個表達的呈現。”他唯一擔心的,就是怕這種“難搞”傷著別人。
痴——
把“無心插柳”變成有意表演
刑滿釋放的老余出獄后,徹底成為一個“多余的人”,望著又一個暴雪將至的天空,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這是《暴雪將至》裡段奕宏的最后一場戲。導演董越還記得,當他在監視器裡看到段奕宏的表演時,如釋重負地想,終於殺青了。看著段奕宏呆呆地朝前走,董越沖上去大叫一聲:“殺青啦!”然后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結果他根本沒什麼反應,一張臉全是木的。”董越說,段奕宏已經完全忘了殺青這回事,沉浸在老余的狀態裡。就連拍攝結束很久后,飾演對手戲的演員江一燕給段奕宏發微信,稱呼他“老段”,段奕宏都回復說,“不是應該叫我老余嗎?”
被稱為“戲瘋子”“戲奴”的段奕宏,痴迷於讓一個角色從無到有、從單薄到豐滿的過程。《暴雪將至》為他設計出皮夾克內搭襯衫領帶、山寨“郭富城頭”的造型。一穿上皮夾克,他又動起了小心思,“那種腰部有鬆緊的皮夾克不是穿著穿著就會往上滑嘛,我就給老余設計出經常往下拽皮夾克的動作,突出人物對形象和名譽的看重。”看完該片的不少觀眾表示,段奕宏讓他們想起了自己平凡朴實的工人父親。
一些無心插柳的偶然,也能為他塑造人物提供靈感。《暴雪將至》裡有場戲,老余抓了一群嫌疑犯去派出所,得意地找老警察邀功。第一次拍時,段奕宏腳底不小心絆了一下。從監視器回看表演時,他覺得這個踉蹌正好能表現出老余近乎莽撞的積極性,便在下一條拍攝中復制了這個動作。“表演分有意的和無意的,但不可能每次都歪打正著,而且電影不可能隻拍一條,這就需要你把無意的變成有意的。”
《暴雪將至》今天上映,《引爆者》將於11月24日上映。一連兩部作品都是和新導演合作,段奕宏坦言,他正是看中了新導演身上的掙扎感和不確定性,“有經驗就一定是好事嗎?都是套路那有啥意思?”他曾總結演員的三大階段——有要求的演員、讓人期待的演員、讓人相信的演員,他認為自己目前處於第二階段,而他的目標,則是到達第三階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