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綻放最美笑容 1240名“小梧桐”即將服務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李攀
2017年11月20日16:46 | 來源:浙江在線
小字號
原標題:綻放最美笑容 1240名“小梧桐”即將服務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11月19日,來自全省十幾所高校的765名學生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劇場進行了密集培訓。

  還有不到半個月,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就將在烏鎮舉行。據悉,今年有1240名“小梧桐”(世界互聯網大會志願者)承擔志願服務工作。

  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小梧桐”曾獲得國內外的無數贊譽,不少今年新加入的“小梧桐”說,十分期待作出自己的新貢獻。

  新進的“小梧桐”

  緊張又期待

  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數字媒體技術的大三學生徐婉清是今年新進的“小梧桐”,大眼睛,笑起來酒窩很深。

  雖然是首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志願服務,可徐婉清說,自己與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淵源可不淺,“我是學校青年志願者協會的成員,去年就在負責‘小梧桐’的招募工作,原本也想報名,可由於種種原因,最后沒能如願。”徐婉清語氣中不無遺憾,“今年可不能再錯過了,一接到通知,我就馬上報了名,也幸運地通過了面試,成了一名‘小梧桐’。”

  據了解,共有1萬多名志願者報名參加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志願服務工作,經過兩輪面試,來自全省15所高校的1240名志願者被正式錄用。而被錄用的志願者須接受通識培訓、專業培訓及崗位演練方可上崗。

  19日進行的,正是通識培訓,包括賽會志願者禮儀,世界互聯網大會及志願服務工作概況,桐鄉、烏鎮概況等。

  培訓現場,浙江大學禮儀與形象管理中心高級講師、教育部全國核心能力認証高級禮儀指導教師閆小龍專門給“小梧桐”們進行了禮儀培訓,站、坐、蹲、走,均作了講解。

  不少“小梧桐”告訴記者,自己以前是坐著烏篷船游烏鎮的,今年則以新的身份進烏鎮,參與國際盛會,展現浙江青年風採,“我能行!”

  第二年參與

  帶領更多人參加

  培訓現場的700多名“小梧桐”中,有新加入的“小梧桐”,也有不少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第四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志願服務的師生。

  曹婷是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禮儀文化)方向的學生,同時也是學校禮儀團團長。去年,她和浙江傳媒學院禮儀團的40名同學參加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禮儀服務工作,今年大三的她已是第二年參加志願服務了。

  曹婷告訴記者,禮儀服務崗位的選拔條件會更嚴格一些。報名者須沒有任何處分記錄、學習成績要優異,同時外在形象氣質也很重要,“涂指甲油是不允許的。”

  曹婷說,除了訓練辛苦,更難的是要將外國賓客的名字與面孔記下來,最多的時候,要記16組,以方便指引。即便這樣,曹婷依然希望再次出現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這正是展現浙江青年風採的時候。”

  “累,但也有趣。”在昨天進行的通識培訓中,曹婷把互聯網知識以及桐鄉、烏鎮的歷史文化知識詳細記錄下來,特別是烏鎮的美食, “羊肉面、定勝糕,在服務間歇還能和其他小伙伴找一找馬雲吃過的面店。”不光自己來,她還把團裡70多名同學都帶來了,“提前就告訴了大家,准備好防磨腳的創可貼。”

  四屆志願者

  服務重要嘉賓

  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志願服務,分十二大類、十個工作組,包括接送站服務組、翻譯組、景區道路引導服務組、重要活動服務組等。

  帶著浙江工業大學42名志願者,戴園園和浙工大另一名教師參與到了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志願服務工作中,她們要負責為重要嘉賓提供志願服務。

  這已是戴園園第四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志願服務工作了。對她而言,一年一度的烏鎮之行不僅是一次臨時的出差、一項短期的任務或者是一場額外的加班,它更像是已經記錄在生活日歷本上的一個定期約會。

  因為參加次數多,團省委副書記王慧琳也記得她,“每天兩萬步起。”

  因為工作需要,戴園園曾經三天兩夜連續60個小時沒有合眼,“但那個時候也不覺得累,隻想著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諸如此類的經歷,戴園園講給同學們聽,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志願服務工作中來。

  昨天培訓間隙,王慧琳給“小梧桐”加油鼓勁,“我們就像是一部機器裡的螺絲釘、螺絲帽,看起來小,但不可或缺。”

  她還希望“小梧桐”們以最佳狀態投身志願服務,露出最美微笑喜迎天下賓客,亮出浙江青年的風採。

  據悉,本屆大會志願者專業培訓與崗位演練將於11月27日舉行,“小梧桐”服裝及裝備屆時將同步發布。(浙江在線通訊員 叢楊 記者 李攀)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