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7年·第8期

在重大戰役報道中彰顯專業力量

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
2017年11月23日10:26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在重大戰役報道中彰顯專業力量

  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的宣傳報道,是人民日報年度重大戰役報道之一,也是多部門協同作戰、報網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專業部門不僅是業務主力,還承擔了大量統籌任務,為報道出新出彩發揮了重要作用。

  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率代表團親臨香港出席慶祝大會,並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人民日報緊緊圍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多角度展現實踐成果、全面總結規律性認識,為新一屆特區政府和香港長遠發展加油鼓勁,堪稱近年來涉港報道的重頭戲。

  在持續一個多月的香港回歸20周年報道中,人民日報先后推出包括特稿4篇、人物訪談10篇、“港人治港”12篇在內的3組系列報道,各類消息、通訊、綜述80多篇,特刊4塊版,社論、任仲平文章各1篇,並在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6集系列微紀錄片《20年,香港正青春》。無論是整體策劃,還是報道的數量、質量和形式,都充分展現了專業水准,社會反響好,業界評價高。

  振奮人心、鼓舞士氣。通過對香港回歸20年來特別是近5年來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等發展成果的梳理,充分反映了中央對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全力支持,反映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旺盛活力。

  凝心聚力、指引方向。通過反映香港與內地各領域交流合作成果,充分肯定了香港在國家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鼓勵香港各界積極主動參與“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展現香港社會以國家和香港整體利益為重,展現香港社會對國家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增強,鼓舞香港各界與內地同胞一起投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重點突出、質量均衡。重大戰役報道牽扯面廣、涉及條塊多,要確保報道總體協調、必須要有“總牽引”。政治文化部作為人民日報涉港報道的主力軍,在承擔重點宣傳報道任務的同時,統籌前方后方、社內社外,充分展現了專業部門在重大戰役報道中的專業優勢,圓滿、高效、出彩地完成了宣傳報道任務。

  發揮專業優勢,策劃高出一籌、報道體現深度、統籌順暢高效

  所謂專業優勢,集中體現在採編隊伍經驗豐富、業務嫻熟、作風過硬、人脈暢通。多年從事香港領域的報道,政文部從領導到採訪室編輯記者,對香港問題都非常熟悉。其專業優勢在准確把握中央政策精神、熟悉香港各方面情況、與相關部門順暢聯絡上得到了突出體現。

  ——站位高、立意深、把脈准,在選題策劃上高出一籌。凡事預則立,選題策劃,是進行重大戰役報道至關重要的准備環節,影響整個報道的基調、質量和效果。特別是黨報的宣傳報道,要充分體現黨的意志,反映群眾聲音,把主旋律唱得響亮動聽,尤其要重視選題策劃這個環節。

  首先要吃透中央的政策精神。此次報道將“一國兩制”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進行分析評價,正是基於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處理香港問題新思路的正確認識。在特稿首篇《東風浩蕩 春滿香江——寫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和人物專訪《“一國兩制”:成功的政治實踐和管治模式——訪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中,不僅呈現“兩制”優勢,更突出展示“一國”成就,得到張曉明的高度贊揚。7月1日刊出的社論《沿著“一國兩制”正確方向行穩致遠》與總書記抵港發表講話提到的“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相合,正是因為我們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治港精神有准確全面的把握。

  其次,在掌握大量具體事實的基礎上主動謀劃、敢碰硬骨頭,在關鍵議題上一錘定音。為了凝聚士氣、振奮人心,打破近年由於香港種種風波而出現的一些悲觀情緒,在策劃選題時,政治文化部經過充分討論,大膽直面“文化認同”“人心回歸”問題,推出特稿《讓血脈緊相連——香港同胞增強國家民族認同紀實》,生動展現香港社會人心回歸的成果,回應社會關切。從該文在社會各界引起的巨大反響來看,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當然,駕馭這類復雜敏感議題,除了擔當,還必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扎實的專業素養,才能服人、動人。前方執筆人以細膩的觀察和流露真情的筆觸採寫初稿,后方編輯反復打磨,這篇力作在輿論場上經受住了拷問,得到廣泛肯定。

  ——報道兼具深度和可讀性,離不開專業記者對事實的深入了解和對大量鮮活素材的充分挖掘。圍繞香港回歸20年來的“變”與“不變”、發展成就,採訪了政府官員、企業家、學者等大量社會精英。這其中,某個議題應該採訪誰、如何約訪、如何提問,都建立在對香港各方面情況充分掌握、採訪渠道非常豐富的基礎上。甚至採訪普通市民,也必須熟悉香港市民的生活習慣和表達方式,才能獲得他們的真實感受。政文部主任、副主任親自帶隊,經過3輪赴港採訪,採集了香港各界關於回歸20年來的真實看法和感受,奠定了報道寫作的總體基礎。特別是對香港各個行業普通人的採訪,讓記者獲得了大量鮮活素材。最終呈現的特稿與特刊文章中,有不少香港“小人物”的聲音和故事,如70多歲的專業司機、凍肉食品店老板等。這些“小人物”的現身說法,使文章更加有血有肉、平易近人。

  ——統籌採訪力量過程中,專業部門的大局觀和主動參與同樣重要。專業部門平時與相關單位有緊密的業務聯系,遇到重大問題時,自然被賦予大量溝通協調事務。在本次報道中,政文部自覺承擔了很多聯系統籌的工作,與中宣部、港澳辦、中聯辦等單位保持順暢溝通,讓各方配合默契、步調協調,確保零事故、零差錯地完成宣傳報道任務。

  適應融合大勢,專業部門既要干好主業,又要搞活“副業”

  重大戰役報道通常主題明確、參與面廣,可以說是探索媒體融合的絕佳時機。與新媒體相比,內容是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重大戰役報道,傳統媒體發揮全面、准確、深度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在融媒體報道中也可以高出一籌。

  本次報道中,人民日報首次嘗試將訪談直播、制作微紀錄片納入重大戰役報道的策劃中,並由簡單合作制作某個多媒體產品,轉為從內容生產、工作機制、傳播分發上創造平台,融多部門力量為一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尤其是政文部的專業優勢。

  事實証明,嘗試是成功的。截至7月2日8時,兩場訪談直播播放量1022萬,6集微紀錄片《20年,香港正青春》在人民日報“兩微一端”播放量達2111.1萬,騰訊視頻等視頻網站播放量達214萬,成為慶祝香港回歸20年這一重大主題報道中,唯一獲得網信辦全網推送的新媒體產品。

  回顧報道全過程,我們深深體會,在媒體融合中,要從機制上為專業部門發揮專業優勢創造平台。目前,幾乎所有傳統媒體都在積極嘗試新媒體報道,但常常呈現各自為政的現象:業務部門獨立制作新媒體產品時,專業性把握得好,對新媒體產品制作和傳播規律熟悉不夠﹔新媒體部門則存在對重大題材把握不准、知識盲區較多等問題,特別是由於產品風格與報紙風格懸殊,造成報網“兩張皮”,融合困難。此次報道,策劃伊始,專業部門就與新媒體等部門充分合作,嘗試從操作流程、運行機制上跨部門深度融合。

  具體來說,今年3月下旬開始,由政文部主導,聯合新媒體中心、香港分社及總編室部分同志,組成了10余人的核心團隊,確定既適合在“兩微一端”傳播、又適合在報紙落地的產品方向﹔商定以微型新聞紀錄片的形式,從內地、香港青年視角分享普通人故事﹔商定分音樂、家庭、影視、旅游、金融、教育等6個主題……此后,確定專訪、聯系嘉賓、設計腳本、撰寫台詞、組織拍攝、審看樣片,多部門合作涵蓋流程的每個細節。

  制作過程中,政文部發揮長期從事香港報道的專業優勢,在部主任率領下,一位具有豐富新媒體制作經驗的編輯負責策劃、統籌項目,具有豐富香港報道經驗的資深記者參與腳本設計、嘉賓訪談、畫面剪輯等程序,內容上出謀劃策,字句上通篇把關,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既避免出現任何政治性和技術性的差錯,又確保紀錄片立意深刻、細節生動。同時,新媒體中心發揮新媒體產品制作與分發的經驗,牽頭傳播策劃、播出渠道等﹔香港分社發揮在前方的地緣和人脈優勢,積極聯絡採訪對象。各負其責,保証了產品制作的高水准和零差錯。

  更值得一提的是,報紙採寫流程與紀錄片制作流程是有機統一的,政文部主導制作的微紀錄片,“倒灌”至政文部負責編輯的人民日報香港回歸20周年特刊,內容協調、對接順暢,輕鬆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無縫銜接。

  培養專業隊伍,支持和鼓勵採編人員走專業化道路

  當然,專業優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此次人民日報圓滿完成香港回歸20周年報道,效果引人注目,“亮劍”背后是多年“磨劍”之功。

  記者要成為專家還是雜家,人們看法不盡相同,但新聞媒體需要一支具有專業素養的採編隊伍卻是共識。因為無論是快速報道突發新聞,還是長期跟蹤調查報道,記者的專業素養都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專業素養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培養。就媒體人自身來說,具備新聞傳播理念、知識和技能外,還要了解或熟知某些領域的專業知識。說易行難,新聞事件此起彼伏,媒體人要隨熱點而動,容易淺嘗輒止。一種看法認為,一名記者從“新手”成長為“老手”大約需要1∼5年,從“老手”成長為專家型記者,需要15年∼20年。堅守在某領域尤其是冷領域長期觀察、報道、研究,對媒體人個人是巨大考驗。

  相對於新興媒體,傳統媒體經多年發展,已經養成一套採編人員培養體系,擁有一支具有各方面專業知識的記者隊伍,這是傳統媒體的核心競爭力。英國《金融時報》為應對競爭將前四版都定位為評論及深度報道,認為報紙新聞比網站至少晚12個小時,“必須以意見見長”,制作具有更高價值的“意義新聞”。 但“意義新聞”需要有一支具有專業素養的採編隊伍作后盾、作基礎。珍惜並善用手中的專業記者隊伍,讓核心競爭力發揮更大作用,是傳統媒體突破各種新傳播方式沖擊的關鍵。

  傳統媒體要在培養和激勵機制中支持和鼓勵採編人員走專業化道路。年輕記者有朝氣、有活力,老記者有經驗、有厚度,媒體在人才培養上要兼顧兩種長處。如果僅看重沖殺一線時的速度,看不到豐富閱歷背后的敏銳,資深記者轉軌、轉型就會成為普遍現象,培養專家型記者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新聞媒體要珍惜記者長期報道某領域累積的知識和經驗,尤其要為肯坐冷凳、堅守非熱點領域的記者提供保障和激勵。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傳播者”的時代,各種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受眾容易被“快”和“怪”吸引,但社會需要真實和精品。在這種氛圍下,克制“快”和“怪”的誘惑,倡導求真和求精的信息傳播,需要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記者擔當主力軍,用客觀、准確、專業的報道,去偽存真,正本清源,引導輿論,創造一個向上向善、風清氣正、健康有序的信息社會。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