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我國新聞史研究的創新路徑
來源:《青年記者》2017年9月上
口述歷史被譽為“傾聽過去的聲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如民間傳說與口頭傳說——從官府採風到史跡實考——歌謠採集與民俗故事等﹔但口述歷史作為一門現代學科產生於美國。著名美國口述歷史學家唐納德·裡奇將口述歷史定義為以錄音訪談的方式搜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①1980年代開始,西方口述史學傳入中國,並在港台現代口述歷史的啟發下,中國現代口述歷史正式起步。2004年12月,中華口述歷史會成立,標志著“口述歷史”作為歷史學的一門新興分支學科在中國大陸迅速興起。口述歷史的興起,不僅標志著當代史學研究的視野從單純的文獻求証轉向社會、民間資料的發掘,出現了關注社會下層、“自下而上看歷史”的新視角,而且意味著歷史學研究觀念的轉換和研究方法的更新,為歷史解釋的多樣性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②在當代史學研究方興未艾的口述歷史潮流中,新聞傳播學研究者熱切關注和積極運用口述歷史方法,突破原來的研究路徑,不斷獲得新的研究成果。
口述歷史與新聞史研究的契合性
口述歷史成為當代中國新聞史學術創新的新路徑,最主要的原因是口述歷史與新聞史研究存在著很大程度的契合性。新聞學界常用“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來形容新聞與歷史的密切關系。確實,新聞和歷史的各自“時差”,恰如兩列相向而行的列車,方向總是相反﹔歷史用史料展現過去與昨天,新聞卻總是盯著現在和今天。但是,也有研究者認為歷史與新聞也有五個相同點。(1)素材相同:歷史與新聞都是處理與人有關的事物。(2)求真的本質相同:歷史與新聞都必須求真,不能虛假。(3)效用相同:人類生存在時間的和空間的環境中,歷史幫助我們了解時間的環境,新聞幫助我們了解空間的環境。(4)四度空間相同:長闊高是空間,此三度空間加上運行的時間為四度空間,歷史與新聞,均在四度空間之中。只是新聞走在前頭,歷史走在后頭。(5)主觀性相同:雖然歷史與新聞都要求客觀,但處理新聞與處理歷史,都很難避免個人的思想、利益、信仰等方面的影響。③口述歷史則將新聞與歷史鏈接起來,通過對當下存世人物的口述訪談獲取口述資料,彌補歷史資料的缺失,補充歷史研究之不足。這就為當代新聞史研究者自覺運用口述歷史方法提供了學理支撐。
同時,具有新聞傳播學背景的新聞史研究者從事口述歷史研究具有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因為口述歷史與新聞採訪也具有很大程度的契合性。口述歷史追求歷史的真相,新聞採訪探求新聞的真相。口述歷史與新聞採訪存在相似之處,表現在:第一,人物關系相似。對於訪談中這一對人物,口述歷史界稱為“訪談者”和“受訪者”,新聞界稱為“採訪者”和“被採訪對象”。名詞不同,角色卻極為相似:一個設計問題、提出問題,一個回答問題﹔一個主動,一個被動。口述歷史訪談與新聞採訪都嚴重依賴採訪對象的話語。第二,獲取信息手段相似。二者都以忠實記錄為最高標准,都認為正在書寫歷史或記錄歷史,都試圖顛覆人們已經形成的固有認識,向讀者揭示一個原本不被知曉的真相。因此,它們在獲取信息的手段上有很大相似性,都採取了面對面訪談、資料搜索等方式。口述歷史的訪談者也是“發問專家”,也要事先精心准備,羅列問題提綱。他們也要取得受訪者的信任,讓受訪者以坦誠的態度講真話。二者都要與採訪對象進行溝通,打破彼此間的陌生感。新聞採訪要對信息核實,口述歷史訪談也要去偽存真。第三,職業倫理道德相似。二者都要求尊重受訪者、保護受訪者個人隱私或其他利益不受侵害。口述歷史工作者在與受訪者簽訂的協議中明確標出哪些內容是目前不能發表的以及發表的時限,並承諾在一定情況下隱匿受訪者姓名。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口述歷史協會都有詳細的工作手冊,其中的重要內容是訪談者對受訪者應盡的義務。新聞採訪也遵循類似規則,如果被採訪對象不願意公布某事要尊重對方的選擇,在法制報道中要保護未成年人。④
口述歷史與新聞採訪也存在諸多不同,如價值標准、採訪行為、信息處理方式、費用支付方式等﹔但由於兩者存在著較多的相似性,口述歷史方法經常被新聞史研究者所採用。當然,口述歷史對於新聞史研究者提出了較高要求,要求研究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史學功底和文化素養,特別是要經過嚴格的訓練,以確保採集的資料能夠作為開展研究的“信史良材”。
當代新聞史研究者的口述歷史實踐
歷史親歷者的口述歷史是發掘、訂正歷史事實的重要依據。當下口述歷史正在隨著現當代新聞人的離世愈發困難,其研究進程也愈加緊迫。中國新聞史學家方漢奇教授在新聞史研究中注重運用口述歷史方法搜集新聞研究資料。他曾經說過:讓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証人直接講述歷史,既彌補了文獻史料的不足,又可以校正可能出現的認識誤差。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新聞史的記錄不是特別完整,而一些與此直接相關的人除了不會寫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而沒有把事實留存的打算,而且這樣的人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減少的。為此,他以“搶救”的意識和行動,採訪了許多當事人,掌握了許多“一手材料”,不僅使史的內容更翔實、更寬泛,而且多了認識的視角和對待問題的看法。他嘗試用口述歷史方法搜集新聞史研究資料,他曾經四次訪談羅章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認為“一些早期參加革命報刊工作的老同志和長期從事新聞工作的老報人,年事已高,要趁他們還健在的時候,把那些蘊藏在他們記憶中的寶貴資料挖掘搶救出來”。⑤
1997年,北京青年報開設欄目《口述實錄》。新世紀以來,我國電視開始引入“口述歷史”新聞訪談方式,形成“電視傳播與口述史的跨界之作”口述歷史節目。2002年開始,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進行中國當代電影史的“口述歷史”資料積累,他在《電影傳奇》中採用了許多見証人的獨白。后來,他又進行了《我的抗戰》口述歷史記錄。2005年,香港鳳凰衛視推出《口述歷史》欄目,強調“搶救記憶,反省歷史”。同年,上海電視台推出《紀事》欄目。時至今日,新聞傳媒出現許多打上“口述歷史”標簽的作品。這些口述歷史節目受到了越來越多受眾的青睞,其原因有三:一是口述歷史節目涉及的人和事,多數是過去人們了解較少的,帶有一定的“揭秘”性質,當事人生動的口述敘述,既滿足了人們的探秘心理,也有助於人們了解歷史的真相﹔二是對歷史細節的回顧及描述非常注重,歷史的豐富性和鮮活性得到了彰顯,從而將干巴枯燥的歷史還原成有血有肉的歷史﹔三是這些口述歷史節目,語言生動活潑,圖文並茂,符合一般民眾的閱讀興趣,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從而吸引了讀者的眼球。⑥
在新聞業界重視口述歷史節目的同時,新聞史研究者也不斷運用口述歷史研究方法開展研究。2006年7月,林溪聲博士在《國際新聞界》發表文章《口述史——新聞史研究的一種新路徑》。她認為口述歷史運用到新聞史研究有四方面意義:第一,可以擴展歷史敘述權,打破新聞史敘述的一元性和壟斷性﹔第二,口述史可以把新聞史研究推廣到普通民眾之中﹔第三,口述歷史完整地再現社會發展軌跡,豐富新聞史研究的緯度﹔第四,口述歷史能生動地表現出個人或群體的歷史意識和心理。她呼吁: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中國新聞史上亟待搶救的特殊人物陸續離世,這些當事人、親歷者的口述史料也隨之徹底消失,搶救和保存這些口述史料就是當下一項時不待我的重要工作。⑦
2010年,天津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陳娜博士申請的《當代杰出新聞學者口述實錄研究》獲得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成為第一個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中國新聞史口述歷史項目。她以當代杰出新聞學者的口述歷史為切入口,通過他們的人生閱歷、心路歷程、治學經驗以及對中國新聞學的建樹與思考等,具體、生動、實際地展現中國特色新聞學的發展軌跡與理論脈絡,一方面勾勒中國特色新聞學發展的歷史脈絡、傳統沿革、理論血脈、學術精神,為學界與學人提供一幅有聲有色、活靈活現的中國新聞學“流變圖”,為中國新聞學的基礎理論提供一種立體而豐滿的思想資源和現實參照﹔一方面梳理其中錯綜復雜的學術傳統,勾連縱橫交錯的學術版圖,為青年學子繼往開來、推陳出新提供一幅立體、有機、鮮活的“路線圖”,不失為一種新聞學術史研究書寫方式的創新嘗試。⑧她在《新聞愛好者》雜志開設專欄“對話學者”,每月刊登一位學者專訪,已經完成了當代數十位杰出新聞學者口述歷史研究成果。
口述歷史教學也在新聞傳播學領域得到發展。2012年2月27日,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它是隸屬於中國傳媒大學的科研與教學的二級機構,專門從事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學術研究,以及傳播、交流工作。11月12日,崔永元正式辭去中央電視台工作,轉入中國傳媒大學任教,從事口述歷史教學,專門講述《口述歷史概論》。
同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王潤澤教授申請項目“中國當代新聞界人物的口述史研究”,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新聞傳播學類一般課題立項資助。她組織新聞學院師生成立口述歷史團隊——中國人民大學口述歷史工作坊積極開展中國新聞史的口述歷史研究活動,並取得豐碩成果。她在中國新聞史學會會刊《新聞春秋》開設“口述歷史”專欄,先后刊登《漫談范長江辦報》《憶30年前人民廣播的尋根之旅》《〈為您服務〉與中國第一個節目主持人》《農村報道必須實事求是——陳大斌訪談》《花兒為什麼這麼紅——張嚴平口述實錄》等研究成果。同年10月,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錢江出版《戰火染紅青春歲月——人民日報口述史第一部(革命戰爭部分)》。它是1949年10月1日前曾在人民日報工作過的60位前輩的口述文稿合集,從不同側面記述了他們在革命戰爭歲月裡投身革命、參與人民日報工作的過程。每篇口述均經整理者認真核對,並經過口述者本人審定。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傳播研究所唐緒軍研究員評價說:人民日報口述史第一卷的出版,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程。它記載了新中國成立之前參與人民日報工作的一代老報人的親身經歷,為當代中國新聞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⑨
2013年,暨南大學南方傳媒研究院成立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筆者組建了以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碩博學生為骨干的口述歷史研究小組,對首屆廣東省新聞終身榮譽獎獲得者進行口述歷史訪談。他們分別是香港大公報社原社長楊奇、中國新聞社廣東分社原社長張寶鏘、南方日報社原總編輯張琮、南方日報社原社長范以錦、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高級編輯孫孔華、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原副台長李宏圖、廣州市廣播電視台原副台長羅遠峰、羊城晚報社高級記者劉婉玲、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原副台長余碧君、廣州日報社原副總編輯黃景仁、深圳報業集團原總編輯陳錫添、羊城晚報社體育部原主任蘇少泉、廣東電視台高級記者王玉龍、南方日報社原社長劉陶、羊城晚報社原總編輯關國棟、羊城晚報社原社長馬鎮坤、南方日報社原社長李孟昱、深圳報業集團原社長吳鬆營等18位老一輩新聞工作者。他們當中最年長的是張寶鏘(1919-),最年輕的是范以錦(1946-)。2014年1月,我們將口述歷史成果匯編成《廣東傳媒風雲人物訪談錄》出版。
2015年,有研究者總結認為新聞史研究中“口述史研究內容擴展”。北京體育大學薛文婷採寫的《體媒人物:新中國體育新聞傳播口述史》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以口述資料為主要方式,收錄了50位體育新聞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填補了我國口述史研究中體育新聞史的空白。暨南大學南方傳媒研究院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任曹軻帶領團隊(羅永新,吳自力)啟動南方報業人物口述歷史研究項目,同年出版《南北交互:南方報業社長總編輯口述史》。次年,他們的口述歷史研究成果《薪火相傳:南方報業社長總編輯口述史》問世。
2016年創刊的《教育傳媒研究》雜志,開設口述歷史專欄。10月,《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6)》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該年鑒對新聞傳播教育界年齡偏大、思考深入、觀點鮮明的前輩,採取專訪的手段進行搶救性記錄。如對中國人民大學何梓華、中國傳媒大學趙玉明、蘭州大學劉樹田、暨南大學吳文虎、中國傳媒大學曹璐、武漢大學吳高福、四川大學邱沛篁、復旦大學童兵、武漢大學羅以澄、復旦大學李良榮、華中科技大學程世壽等11位已不在院長、主任崗位的老院長、主任做了口述史研究。11月7日至13日,口述歷史國際周和“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在中國傳媒大學啟動,研討會主題為“傳承·傳播——口述歷史的教育與普及”,受到了學界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史中心發起主辦的“口述歷史在中國”全國巡講,自2017年1月10日在南京大學舉辦首場講座后,相繼走進同濟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心邀請的多位老師以主題講座、學生作品評析、項目座談會和實務工作坊等多種形式,為廣大在校師生和社會口述歷史愛好者講述了內容豐富的口述史知識,分享了可操作性強的口述史實踐經驗,使口述歷史更加貼近高校與社會。
結 語
盡管口述歷史逐漸成為當代中國新聞史學術創新的新路徑,方興未艾,碩果累累﹔但整體而言,當代中國新聞史口述歷史研究仍然處於相對落后的狀態。當代中國新聞口述歷史研究,呈現出各自為戰、雜亂無章的局面,不僅缺乏一套關於口述歷史採訪、出版、研究的規范、章程和工作規程,而且從事口述歷史訪談及整理者缺乏必要的口述歷史知識培訓。制定工作規范,是做好口述歷史研究的基礎和保障。建立中國特色新聞學口述歷史體系,任重而道遠。研究者如果沒有奉獻精神,沒有對歷史負責和對后人負責的精神,是難以做好新聞口述歷史工作的。
【本文為“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新聞輿論思想研究”課題(編號:GD16TW14-1)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