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DC漫威的中國電影票房之爭 誰會成為最大贏家?

盧揚 鄧杏子
2017年11月24日07:36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DC、漫威的中國電影票房之爭

  登陸院線7天后,DC旗下漫改電影《正義聯盟》的票房已經達到了4.3億元,DC電影在國內的累計票房也超過24億元。但這一成績與漫威近百億元的票房相去甚遠,而近年來漫威宇宙在中國市場的熱度愈發火熱,相比之下,2013年才真正露面的DC擴展宇宙顯然慢了半拍,但DC也並非沒有優勢,蝙蝠俠、超人在國內的認知度仍然較高。而樂觀的是,超級英雄總是不缺市場,兩相爭鋒下,誰會成為最大贏家?

  票房

  先行者漫威力壓DC

  11月是屬於超級英雄的,繼漫威《雷神3:諸神黃昏》拿下7.2億元票房后,11月17日,DC《正義聯盟》正式登陸全國院線,作為DC擴展宇宙的第五部影片,出品方華納也將影片全球宣傳的首站定在北京,並且聚集六大主演現身首映式,顯示出華納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的重視。

  貓眼數據顯示,目前《正義聯盟》在國內的票房已經突破4億元。而截至目前,已經登陸國內院線的DC電影中,累計票房也超過了24億元。但這一成績與漫威相比仍然相去甚遠。DC的擴展宇宙一直到2013年《超人:鋼鐵之軀》的上映才正式開啟,比漫威晚了五年。

  而漫威宇宙在中國市場的熱度也愈發火熱。2008年,漫威電影宇宙首部影片《鋼鐵俠》在國內上映,隨后綠巨人浩克、雷神托爾、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以及復仇者聯盟等超級英雄團體也相繼被搬上大熒幕,頻頻引發觀影熱潮。貓眼數據顯示,在國內上映的漫威電影宇宙系列影片已經有17部,累計票房近100億元。

  資本

  與國內巨頭公司合作

  電影票房屢獲追捧,中國觀眾在漫威、DC電影的海外票房中的比重也越來越高。無論是DC還是漫威,都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並頻頻與中國資本合作。

  今年7月,漫威的母公司迪士尼與網易集團達成合作。未來雙方還將合作打造國內首部漫威超級英雄漫畫。DC也同樣著手超級英雄漫畫在中國市場的普及,DC娛樂互動與動畫副總裁Ames Kirshen曾公開表示已經找到了北京出版公司開始DC漫畫的出版。

  此外,超級英雄電影背后的出品方也出現了中國資本的身影。今年上映的影片《神奇女俠》背后的出品方中,就有萬達電影和騰訊影業,而借助萬達電影的院線資源以及騰訊在宣發、互聯網渠道等方面的優勢,《神奇女俠》上映首日拿下36%的市場排片佔比,貓眼數據顯示,影片最終票房達6.1億元。

  漫威《鋼鐵俠3》也選擇與印紀傳媒合作,最終票房高達7.54億元,遠高於此前漫威在國內上映的影片。“國內的影視市場和觀眾都漸趨成熟,加上當前年輕的觀影群體在娛樂選擇上有更多個性化需求,缺乏中國資本的加持,漫威、DC想在國內迅速打開市場並不容易。”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認為。

  IP

  核心IP影響力不分上下

  自1939年馬丁·古德曼創建時代漫畫(漫威前身),1934年馬爾科姆·維勒·尼科爾森創立國家聯合出版公司(DC前身),在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兩大漫畫公司的競爭領域已經從漫畫伸向電影、電視劇、動畫、衍生品等領域。

  而DC和漫威能夠快速在全球范圍內擴張離不開漫畫這一核心。漫威品牌與發展部亞洲副總裁司馬博曾在公開採訪中坦言,“如果說電影是漫威的臉面的話,那麼漫畫就是我們的心臟和造血器”。目前已經商業化的漫威超級英雄只是8000多個角色中的一部分,黑豹、鐵拳等角色將更多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盡管DC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慢了半拍,但DC並非沒有自己的優勢,早在上世紀,DC旗下超人、蝙蝠俠等超級英雄就已經被引進國內。而近年來的超人、蝙蝠俠系列電影在國內仍有著不可小覷的票房吸金力。

  “漫威宇宙在國內的關注度在不斷上升,漫威電影合家歡的喜劇風格也正逐漸獲得觀眾青睞。相比之下,DC雖然野心很大,但定位上卻並不清晰,《正義聯盟》的票房成績也並不盡如人意,對於DC而言,打開中國市場仍需要加強對故事的打造。”饒曙光認為。而樂觀的是,超級英雄目前在中國仍不缺市場,兩大漫畫公司的交鋒遠遠沒有結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