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制播風格較力青春劇 平實自在才是青春日常

《春風十裡,不如你》
《匆匆那年》(網劇版)
《你好,舊時光》
《最好的我們》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繼去年《最好的我們》之后,最近又有兩部畫風相似的青春網劇點燃了觀眾的熱情——《你好,舊時光》和《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目前分別在豆瓣拿下了8.5和7.7的高分。
有趣的是,近年青春劇板塊出現兩種不同制播風格:網台聯播的版權劇,依然走疼痛青春路線,愛情是主軸,男女主角隨時被虐﹔而網絡獨播的自制青春劇,則專注挖掘中學校園小事,描繪同學間的嬉笑怒罵以及愛情萌芽時的小情緒。
兩股力量的交鋒在2018年仍將繼續,各有優勢與弊端,不過,墮胎、出軌、多角戀這些被網友罵慘的爛俗情節,應該不再受落了。
發展
一波三折,雷人變回正常
內地最早的一部校園青春劇應是1990年播出的《十六歲的花季》,這部劇將父母與子女的代溝、教育制度、學生戀愛等問題搬上熒屏,吸引了各年齡層觀眾的喜愛,也引發社會大討論。隨后,1998年的《十七歲不哭》風靡全國,寫實的場景、劇情、台詞以及適齡演員的表演引發一代人對青春的探索與追憶,捧紅了新人郝蕾和李晨。這兩部經典青春劇,畫風清新、風格寫實,緊扣時代脈搏,堪稱“教科書式”青春劇。
但是《流星花園》走紅之后,內地青春劇受到台灣偶像劇影響,開始向青春偶像劇轉向:《十八歲的天空》劇情脫離實際,但因為角色個性鮮明,整體質量還算過得去﹔《紅蘋果樂園》山寨氣息重,但一波青澀新人也算給學生觀眾帶來了新鮮感﹔而《一起來看流星雨》的狗血劇情、尷尬台詞、雷人造型以及不忍直視的演技,則讓畫風徹底跑偏……
此后多年,內地電視劇板塊一直沒有像樣的校園青春劇出現。直到2014年,楊玏、何泓姍主演的網劇《匆匆那年》播出,青春劇的畫風才從“雷人”變回“正常”。而這部校園青春劇當時在一眾狗血青春片的夾擊下,顯得勢單力孤。
對決
從去年開始,校園青春劇開始回暖:重頭自制劇有《最好的我們》《一起同過窗》《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春風十裡,不如你》《你好,舊時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重頭版權劇主要有《微微一笑很傾城》《求婚大作戰》《夏至未至》《我們的少年時代》等。有意思的是,自制劇的豆瓣評分都在8分左右,而版權劇方面,除了《微微一笑很傾城》(6.3分),其他都不及格。
主角:新人VS老人
在主演陣容上,版權劇演員的咖位整體要高於自制劇。《最好的我們》播出前,劉昊然隻在《唐人街探案》混了個臉熟,而譚鬆韻能讓觀眾記住的角色也隻有《甄嬛傳》裡的“傻白甜”淳貴人,兩人最終靠這部劇爆紅。《一起同過窗》的主演李若嘉和應岱臻,知名度近乎素人。《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播出時,陳曉、李現都還沒迎來各自的代表作《那年花開月正圓》與《河神》。《你好,舊時光》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主演的知名度同樣不夠。《春風十裡,不如你》能邀到周冬雨和張一山,已算自制青春劇裡罕見陣容。這批主演多是中戲、北影科班出身,表演雖青澀,但基本功過硬,加上年紀與角色相近,表演頗受觀眾認可。
而版權劇方面的陣容要大牌得多。《微微一笑很傾城》的主角是絕對的流量擔當楊洋和鄭爽,該劇播出時,兩人頻頻上熱搜,粉絲拉動力可見一斑。《求婚大作戰》的主演同樣是高話題度的“小綿羊”張藝興和“小耳朵”陳都靈﹔《夏至未至》的主演是陳學冬和鄭爽﹔《我們的少年時代》為TFBOYS成員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璽量身打造。不過這批主演中,不少演員的演技遭到觀眾批評。
區別也體現在主演年齡上,自制劇的選角更符合學生形象。最近播出的兩部自制劇中,《你好,舊時光》的李蘭迪和張新成都是95后,李蘭迪正在讀高中,而張新成正在中戲讀大四﹔《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的胡一天今年24歲,而沈月隻有20歲,符合從學生時期演到工作時期的年齡跨度。而版權劇演員的年齡就有些尷尬,例如《夏至未至》中陳學冬和鄭爽演高中生,被指“不像”。
平台:超短VS超長
自制劇的制作周期短平快,能跟上時下最流行的青春校園熱點,導演以青年新銳導演為主,集數通常不超過30集﹔版權劇的投資量偏大,制作周期長,通常會選擇有拍劇經驗的導演執導,集數飆到40集以上是常有之事。
不同的制作方式,后果也不同。自制劇的收視人數雖然沒版權劇多,但通常能依靠緊湊的劇情吸引觀眾,並發揮互聯網傳播的主場優勢﹔而版權劇依靠網台聯播吸引大批觀眾,但受資本影響,劇集常被灌水,一旦口碑不好,后果是災難性的。
劇情內容方面同樣差異較大。最近兩年,自制劇開始回歸20年前青春校園劇的模式,還原普通高中生、大學生的真實校園生活——聽周杰倫的歌、玩CS、做作業、騎車或搭公交回家……80后、90后的真實青春並沒有太多“疼痛感”,大多是平實而自在的,升學壓力往往掩蓋了他們叛逆的渴望。《最好的我們》裡,還原了上課、運動、一起去玩耍的高中生活,余淮直到畢業都沒跟耿耿表白﹔《你好,舊時光》將余周周和林楊的愛情朦朧感,融在社團活動、家庭教育、師生互動、節假日出游之中﹔《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校園部分,用運動會、戲劇表演、考試、競選班干部等細致刻畫,証明了一件事——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年不多情。但這些情感表達都是自然而克制的。
相比自制劇對於校園生活“細致到毛孔”的描繪,版權劇的“戲劇張力”則要強得多。《夏至未至》裡集結了三角戀、陷害、誤會等情節﹔《微微一笑很傾城》大談愛情缺乏真實感﹔《我們的少年時代》聚焦棒球隊的故事,但劇一開播,就有人質疑:“國內有棒球場的學校有幾所?”
觀眾對於青春劇“狗血梗”已經厭惡至極,自制劇《春風十裡,不如你》出現了三角戀,觀眾也是不能忍的,導致該劇后期口碑受到影響。
趨勢
網台PK,明年還將繼續
自制青春校園劇打破了以往青春劇談情說愛、狂撒狗血的老舊套路,展示了青少年在求學階段對於世界的觀感——迷茫、困惑、激情、掙扎、成長、傷感……同時也關注了學生與家長、老師的關系,思考國內教育的優勢與不足。如果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便是這類劇集大多隻做到了對於“小清新”的表達,還原真實有余,但深度不足,缺乏點睛台詞。即便是思考了教育問題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劇,對於社會話題的探討也是淺嘗輒止,批判性不夠充分。
明年,青春題材在三大視頻網站都有不小的比例:愛奇藝佔比達25%,有《誰的青春不迷茫》《泡沫之夏》《以你為名的青春》《我在未來等你》等劇﹔騰訊視頻佔比達20%,有《暗戀橘生淮南》《班長殿下》《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等﹔優酷佔比也達到20%,有《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等。版權劇方面依然是大咖雲集,有鹿晗、關曉彤主演的《甜蜜暴擊》,佟大為、劉詩詩主演的《如果可以這樣愛》,馬天宇、鄭爽主演的《悲傷逆流成河》等劇。網台PK,還將繼續上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