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四劇聯播,角色褒貶不一 張嘉譯:中年演員的爆發

杜邁南
2017年11月30日04:13 |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小字號
原標題:張嘉譯 中年演員的爆發

  《獵場》

  《我的!體育老師》

  《生逢燦爛的日子》

  繼收獲不俗口碑的劇版《白鹿原》之后,中年大叔張嘉譯近期四劇聯播,實現霸屏。從剛剛收官的《急診科醫生》,到正在熱播的《生逢燦爛的日子》《我的!體育老師》以及《獵場》,張嘉譯四部新劇的角色形象和性格差異都不小,完成了一位“中年演員的爆發”。

  《急診科醫生》

  壁咚王珞丹沒有CP感

  張嘉譯此次刷屏是從鄭曉龍執導的《急診科醫生》這部醫療劇開始的,雖然該劇的口碑未如預期,但連續稱霸收視冠軍的戰績仍然相當搶眼。其實醫生的角色對於張嘉譯並不陌生,他之前主演的《心術》至今仍被不少觀眾視為醫療劇的經典。

  在《急診科醫生》中,張嘉譯飾演離異的主任醫師何建一,除了大量的急診室的搶救戲碼,他還與王珞丹飾演的海歸醫生江曉琪上演忘年戀,更玩起了時髦的“壁咚戲碼”。

  再演醫療題材,張嘉譯可謂駕輕就熟,演技也依舊炸裂,但他與女主角王珞丹的感情戲卻引發不少觀眾吐槽。雖然張嘉譯本人覺得與王珞丹合作沒有任何障礙,並稱贊對方是特別聰慧的演員。但是,拋開演技不談,張嘉譯與王珞丹沒有CP感或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獵場》

  接地氣生活化最擅長

  比起談情說愛,張嘉譯最擅長的還是接地氣,比較生活化的角色。在湖南衛視熱播的《獵場》中,客串出演的張嘉譯雖然戲份不多,但無論是角色定位還是表演都無可挑剔。

  張嘉譯飾演的曲閩京是一位擁有非常高的專業技能的學者,娶了著名作家的女兒后,總想証明自己,希望在仕途上有所突破。劇中的張嘉譯有妻有女,非常生活化,會下廚做飯,也會因情緒不佳對女兒吼,多數時間裡還是政府工作人員的形象,拎著手提包去查資料。不少網友評價:這才是張嘉譯生活劇中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為胡歌飾演的鄭秋冬第一個要“獵”的人,張嘉譯與胡歌有著不少對手戲,兩人從誤解到猜忌,到最后的惺惺相惜,摩擦出很多火花。整部劇的劇情也在張嘉譯出場后漸入佳境,慢慢進入正題。

  《我的!體育老師》

  腰有傷竟演體育老師

  如果說張嘉譯與王珞丹沒有CP感,他在《我的體育老師》中與王曉晨組成情侶檔則更讓人覺得尷尬。

  該劇講述了王曉晨飾演的一個90后,嫁給了和80后離婚的70后體育老師張嘉譯,並且給00后和10后當后媽的故事。雖然王曉晨表示自己在看到這個劇本之后,想象中的男主就是張嘉譯,而且自認兩個人搭戲完全沒有尷尬,非常入戲。但對很多觀眾而言,兩人站在一起實在太像“父女”,並沒有激起多少愛情的火花。

  不僅如此,張嘉譯在劇中體育老師的角色定位也受到質疑,一些觀眾指出,腰部有傷的張嘉譯連走路都有點“駝背”,更別說要像體育老師一樣做大幅度的體育運動了。不過對於喜歡挑戰自己,喜歡嘗試不同角色的張嘉譯,呈現出自己不同的另一面或許是他的最大目的。

  有了這樣幾次經歷之后,張嘉譯自己也承認,一把年紀了,演這樣的角色確實挺有壓力,所以以后類似這樣跟年輕人談戀愛的戲他再也不想演了。

  《生逢燦爛的日子》

  角色有共鳴演得過癮

  在東方衛視熱播的《生逢燦爛的日子》是張嘉譯此次刷屏的最后一部作品,該劇講述的是70后的成長故事。

  張嘉譯飾演的郭小海是個在“折騰”中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是鄰裡間公認的搗蛋鬼,成年后依舊“叛逆”,成為那個時代的第一批個體戶。張嘉譯評價郭小海是個性情中人,而這位北京“純爺們兒”身上帶著一股“勁兒”,讓他塑造起來非常過癮。

  出生在相同的年代、年輕時對於理想相同的拼搏與堅持,對於張嘉譯來說,這都是郭小海這個角色吸引他的地方。共同的成長經歷和年代背景,讓身為70后的張嘉譯演起戲來得心應手。所以即便他在劇中與車曉也有一段年齡差距不小的戀愛,但兩個人性格上的反差反倒讓這對看上去很有CP感。

  不過比起感情戲,他與劇中幾位兄弟的同台飆戲更加精彩。尤其是時隔十七年,張嘉譯和姜武再次出演兄弟,兩人之間不僅默契依舊,彼此的演技經過時間的沉澱也愈發純熟。

  ■娛記酷評

  張嘉譯刷屏的背后

  中年演員需要機會

  在新生代層出不窮,“小鮮肉”備受追捧的當下,早已是中年大叔的張嘉譯能夠四劇刷屏,無疑是對其自身影響力的肯定。他在四部作品中角色各異,就算最后的評價褒貶不一,也是他演技精湛的有力証明。或者說,張嘉譯已經不再需要証明自己了。

  張嘉譯四部劇同期開播,這是投資方與播出平台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因為多少都會對各自的收視有影響,會分流掉一部分觀眾。從觀眾角度,雖然四劇霸屏,但因為幾部劇的風格差異不小,因此對張嘉譯目前的整體評價還都算正面。多劇霸屏確實能在短時間內積聚人氣,但也有引發觀眾審美疲勞的風險,之前的“老干部”靳東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過,這種狀況恐怕是張嘉譯自己也不能左右的,因為往深了說,四劇聯播,體現的是眼下電視劇產業一個極其嚴峻的問題:新人演員層出不窮,但有演技、有號召力的中年男演員奇缺。

  就像有評論所說,放眼如今的影視圈,像張嘉譯這種形象、演技都能駕馭的中年演員,其實不少,比如張國立、陳寶國、吳秀波、王志文、孫紅雷等。但無奈的是,在這批男演員中,要麼減產得厲害,要麼就將更多心思放在電影和綜藝上。能夠如勞模張嘉譯這樣一年拍多部劇集的,有且隻有他一個吧。

  在信報記者看來,其實電視圈中並不缺好演員,他們不缺演技,缺的更多是機會。年輕的新人演員需要機會,人到中年的演員更加需要。所以希望制作公司和投資方們除了緊盯著那些流量演員和人氣演員的同時,也多給其他演員些表現自己的機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