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日報:你演得差,我不會演就不能評價?

牛春梅
2017年12月01日05:3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你演得差,我不會演就不能評價?

  “你行你上!”這四個字看上去普通,但“殺傷力”可不小,因此被廣泛使用於反駁各種質疑。

  前兩天,青年演員關曉彤接受採訪時,被問到“現在外界對於青年演員的演技討論也很多,你有感受到壓力嗎?”關曉彤在回答中提到:“現在每天在網上整天diss(網絡用語:攻擊)這個diss那個的那些人,他們每天做成什麼樣還不知道呢,干嘛還質疑別人呢?”這就是典型的“你行你上”式回答,意思大概就是,你自己都不怎麼樣,哪有什麼資格評價我們。

  不過“你行你上”也是有軟肋的,天涯論壇曾經出過一句名句:“我評價個電冰箱,還得自己能制冷嗎?”這兩句話的對壘看似可笑,其實背后是很嚴肅的對評論准入門檻的不同觀念和不同認識。

  前者認為,除非在這件事上你做得比我好你才能評價我,后者則是認為做事的人和評論的人各司其職,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制冷是電冰箱的專業技能,而評論電冰箱的好壞則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對它的專業技能是否完善提出意見。雖然消費者不能制冷,但知道什麼是冷什麼是熱,能夠體驗出冰箱制冷性能的好壞。

  對於青年演員或是文藝作品的評論亦是如此。演員的專業是表演,對他們的要求就是把戲演好,而評論者則是文化產品的受眾或是消費者,需要借助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判斷一個作品的好壞,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客觀的眼睛、耳朵和評論相關專業知識,而不需要會演戲,更不需要演得比被評價者更好。就如同冰箱不知道自己到底冷不冷,演員們對自己的作品也往往會因為投入了心血而無法客觀地看待,評論者則需要扮演清醒的“旁觀者”。

  演藝圈的“冰箱們”如此自信,其實也凸顯出當下文藝評論的窘境。文藝評論原本扮演鏡子的角色,讓文化藝術產品在鏡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能夠盡快地糾正過來。但如今的文藝評論在很多時候仿佛變成了美顏相機,加上了柔光,加上粉嫩嫩的“阿寶色”,再不好的作品隻要有人情和紅包加持,也能夸得天花亂墜。而且,“冰箱們”還可以組織“水軍”來左右評論,大水襲來都是一片贊美之聲,真正的評論宛若水中浮萍被沖得不見了蹤影。

  其實,真正的文藝評論是“刀子嘴豆腐心”,說你不好是為了讓你變得更好﹔如果文藝評論都變成了美顏相機,用虛幻的“盛世美顏”糊弄青年演員,但糊弄得了觀眾嗎?一次錯誤不糾正,下一次就會走得更歪,誰又能永遠停留在美顏相機營造的世界裡呢?倘使走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地雞毛,那時后悔大概就晚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