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 烏鎮變身AI秀場

魏蔚
2017年12月04日06:29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烏鎮變身AI秀場

  以“發展數字經濟 促進開放共享”為主題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2月3日在浙江烏鎮開幕。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技術,AI成為今年互聯網大佬論劍的重點,如何正確看待AI?該通過什麼渠道實現AI?目前互聯網從業者在AI領域已取得哪些建樹?這些均被業界聚焦。

  為AI威脅論正名

  雖然AI已毫無疑問成為今年互聯網最大風口,但是多位互聯網大咖共議AI在今年尚屬首次。今年以來,被公認不太懂技術的阿裡在盡可能多的場景展示著自己的技術信仰,包括在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大會開幕式上再次對技術表示尊重,“我們要相信技術,我們要擁抱技術,我們不應該害怕技術會沖擊我們昨天的既得利益和沖擊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我們應該主動擁抱技術”。

  在馬雲看來,過去3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30年,我們將把機器變成人,但最終應該讓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未來30年,互聯網將不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互聯網是所有人的互聯網。如果說過去20年互聯網從無到有,那麼未來30年,互聯網將‘從有到無’,這個‘無’是無處不在的‘無’,沒有人能夠離開網絡而存在。另外對網絡空間、對數字經濟與其擔心,不如擔當。”

  事實上,業界對以AI為代表的未來科技的恐慌已久,早在阿爾法圍棋事件期間,人類對科技的控制力就被質疑,AI時代來臨后人類面臨的競爭也一直被高度關注。對此,馬雲以制造業為例,對未來進行了暢想。他認為未來30年,制造業不再是帶動就業的引擎,未來的制造業都將會是服務業,未來的服務業也必須是新型制造業。因為機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的工作,機器學習、AI一定會讓機器人取代很多人的就業,而人類將會從事更有創意、更有創造、更有體驗的工作,服務業一定會成為未來就業的主要來源。

  除馬雲外,首次參會的蘋果CEO蒂姆-庫克也對AI威脅論發表了觀點。庫克稱很多人都在談論AI,自己並不擔心機器人會像人一樣思考,卻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他認為科技是世界上最強有力的創造機遇,但確保科技富有人性是每個人的共同責任,這也是蘋果非常重視的一項責任,為此蘋果竭盡全力降低進入App生態圈的門檻。“我們必須為技術注入人性,將價值觀注入到技術中,實現對社會、對家庭更美好的承諾。”庫克如是說。

  根據IDC預測,認知系統和AI市場(包括硬件和服務)的行業規模將達到55%的復合年增長率。IDC表示,軟件應用將佔據180億美元,軟件平台為50億美元,而硬件和服務將佔據240億美元。而埃森哲則預測認為,到2020年AI市場規模將達4萬億美元,該市場將成指數級增長。

  AI實踐路徑比拼

  面對下一代科技圈競爭的入場券,互聯網企業釋放了前所未有的興趣。根據考恩集團數據,全球有81%的IT領導人正在投資或計劃投資人工智能。

  以騰訊為例,“過去一年,騰訊在新技術領域加碼投入,我們成立了公司級的AI Lab,並在美國西雅圖設立首個海外實驗室。”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介紹,“例如,大家在展廳看到的騰訊覓影項目,就是我們的第一個醫學影像AI產品。過去病人到醫院,做了CT、MRI檢查之后,基本上是依靠醫生的個人經驗來看片子,現在我們可以利用AI和大數據的能力,讓機器篩查和分析醫學影像,來輔助診斷。目前我們在食管癌、糖尿病、肺癌等領域,已經有非常好的研究成果。其中,食管癌篩查的准確率已經超過了傳統的篩查手段,我們正在跟更多的醫院進行合作”。

  馬化騰稱,過去一年,數字經濟是創新最快的經濟活動,全球互聯網公司都站在了風口上,獲得了高速發展,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中,7家科技公司裡有5家互聯網公司。對此,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表示認同,他認為,“發展數字經濟創新很關鍵,技術驅動也很關鍵,AI也是重要驅動力”。在他看來,AI並不是隻有大公司才能實現。“這是個開放的時代,每個公司都有機會,谷歌的AI開源,AI競爭也很激烈,谷歌的開放讓技術共享,快速推動各個國家和企業的發展。”雷軍說。

  在AI的實現上,小米也正在進行生態式合作發展。據了解,在11月28日召開的小米首屆IoT(物聯網)開發者大會上,小米與百度宣布將共建軟硬一體“IoT+AI”生態體系。據了解,小米的應用場景、智能硬件、大數據和智能設備生態鏈,與百度的AI技術、海量數據、 知識圖譜以及信息與服務生態將進行結合。

  據雷軍介紹,在2015年首次披露IoT戰略之后,小米已經完成當初的目標,目前小米IoT平台聯網設備已經超過了8500萬,接入設備超過800種,合作伙伴超過400家。在雷軍看來,小米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現在要開啟小米IoT戰略第二階段。為加快小米在IoT領域的進展,正式上線小米的IoT開發者網站。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則表示,在AI領域,目前百度整體戰略途徑是平台化、生態化。

  百度、阿裡、騰訊……幾乎所有的互聯網頭部公司均在尋找自己在AI領域的實現方式:建立開放平台、扶持技術創新、打造生態聯盟,在本輪角逐中,中國互聯網企業首次與美國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正如馬化騰所言,“過去,中國企業主要扮演新技術的跟隨者,但今天我們需要成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貢獻者,與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協同發展”。

  擴展落地場景

  在確定好實現路徑后,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加快擴展AI的落地場景,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中,14項成果中有關AI的佔據了5項,其中包括微軟小冰——情感計算人工智能、滴滴基於大數據的新一代移動出行平台、摩拜無樁智能共享單車、阿裡巴巴的ET大腦、百度的DuerOS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

  在以上公司中,百度與AI的連接最多,今年也是百度All in AI轉型的關鍵一年。李彥宏直言,互聯網目前有3個成長動力:算法、算力和數據。而未來中國互聯網發展主要的推動力就是AI,從金融到房產、教育、醫療等,能想到的產業都會因AI而發生變化,AI堪比工業革命。

  此次展示的DuerOS則是百度當前在AI領域最大的兩個產品之一。據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介紹,DuerOS是百度度秘事業部研發的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是百度全球領先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應用之一,借助百度的信息與服務構成的巨大生態DuerOS擁有海量數據,能通過自然語言完成對硬件的操作與對話交流, 為用戶提供完整的服務鏈條。作為一款開放式的操作系統, DuerOS通過雲端大腦時刻進行自動學習讓機器具備人類的語言能力。

  與百度的AI成果展示相比,滴滴的科技成果則相對具象。滴滴出行CEO程維向業界介紹了滴滴大腦,“為了解決叫車難的問題,滴滴大腦會實時分析每一個地點15分鐘以后的出行需求,准確率已經超過了85%,並提前調度交通工具滿足需求”。他進一步表示,滴滴大腦會實時了解每一次急剎、急拐彎,干預可能發生的車內沖突,並提醒后座乘客系安全帶。經過一年的努力,平台每1億英裡交通事故率下降了20%,后座系安全帶比例從2.5%上升到了10%。

  和滴滴的城市化布局類似,“ET大腦要做的就是在互聯網設施基礎上,能利用豐富的城市數據資源,對城市全局進行及時分析,有效調配公共資源。”阿裡巴巴CEO張勇說。他介紹,ET大腦有很多人工智能技術,它不僅是機器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單個的AI技術,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有機整體的實現和全局的突破。為此,阿裡巴巴花費了兩年時間,數百人的團隊在雲計算底層平台逐步搭建人工智能平台,其中包括計算平台、數據處理智能平台、應用平台等各項平台,最終與阿裡巴巴一貫的開放基因結合,讓人工智能的開放平台吸引更多參與者在其中創新發展,用數據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代科技革命已經來臨,中國互聯網公司已蓄勢待發。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