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主題紀錄片井噴 年輕人中興起“匠人熱”

《國家寶藏》中王凱帶觀眾賞寶
《我在故宮修文物》海報
林志玲加盟《了不起的匠人》
李亞鵬
許亞軍
柯藍 明星們在《百心百匠》中體驗匠人生活
隨著去年《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走紅,一批以“匠人”為主題的紀錄片開始井噴式出現:講述景德鎮瓷器制作人的《手造中國》、以中醫藥傳承人為主角的《本草中國》、從北到南尋找199名手藝人的《尋找手藝》、探尋亞洲各地手工藝人的《了不起的匠人》、明星向“非遺”傳人拜師學藝的《百心百匠》……
當下的匠人紀錄片出現了很有趣的現象:台播不敵網播、明星不敵匠人、開啟新買買買模式……這類紀錄片不約而同地變得更年輕、更有趣。
A
網播已成主力
以往的紀錄片受眾多為中老年觀眾,但匠人紀錄片的主打觀眾卻是活躍在網絡上的年輕人。因此,網絡已經成為匠人紀錄片的主要播放陣地。
匠人紀錄片的“網紅始祖”《我在故宮修文物》,2016年1月在CCTV-9首播時並未得到太多反響,同年2月登陸B站后迅速走紅,目前在B站上已經有接近300萬的播放量,總彈幕數高達7萬條﹔而近期炙手可熱的國家文物節目《國家寶藏》,其電視播出頻道央視綜藝特地在B站開設官方賬號,第一期節目上線不到一周就取得了播放量108萬、彈幕數12萬的好成績。
目前,《尋找手藝》、《手造中國》、《大國工匠》、《指尖上的傳承》等眾多匠人紀錄片已經成為B站紀錄片的重要分支。此外,優酷網站獨播的《了不起的匠人》不僅播放量破億,更反向輸入到電視台:今年2月,第一季《了不起的匠人》在湖北衛視和黑龍江衛視播出。
與網絡的火熱相比,衛視平台上的匠人紀錄片收視卻頗呈弱勢:根據CSM52城收視數據,湖南衛視的《百心百匠》收視率穩定在0.3%﹔北京衛視周日晚間黃金檔播出的《非凡匠心》,收視率也不過0.7%至0.8%。
對匠人紀錄片而言,網播的優勢十分明顯。比如《了不起的匠人》走每集12-15分鐘的短小精致路線,播出形式更靈活﹔《尋找手藝》由三個外行人拍攝,雖然不專業,卻因其質朴而贏得觀眾喜愛。
B
明星不敵素人
《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的故宮鐘表修復師王津、《尋找手藝》裡做油紙傘的坎溫老人、《百心百匠》中堅持古法造紙的張逢學一家……這兩年,匠人紀錄片讓一批手工匠人成為新“網紅”。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名人明星加入到匠人紀錄片的拍攝中。不過,跟素人嘉賓走紅形成對比的是,名人效應在匠人紀錄片上似乎並不奏效。一方面是因為匠人紀錄片邀請的嘉賓大多不是流量擔當﹔另一方面,紀錄片觀眾與真人秀觀眾是兩個不同的群體,對名人的態度迥異。比如制作風格偏向綜藝節目的《非凡匠心》,制造了張鐵林、王剛、張國立“鐵三角”再聚首,張國立對妻子鄧婕示愛等眾多話題,但對收視的拉動作用並不明顯﹔《了不起的匠人》中,林志玲的軟糯旁白也被觀眾批評“讓人出戲”。
觀眾對名人態度的變化,也悄悄改變了紀錄片拍攝中對名人的“使用方法”。最近熱播的《百心百匠》讓李亞鵬、李泉、柯藍、孫楠等名人跟民間非遺匠人拜師學藝,身體力行體驗傳統技藝的魅力。節目把更多鏡頭給到“非遺”匠人,而名人們則放下光環、朴素出鏡:李亞鵬跟西安造紙匠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孫楠不帶助手,隻身進藏跟唐卡匠人學藝……《百心百匠》發起人孫冕對節目的定位非常清晰:“名人不是明星,真正的明星是他們面前那些蒼老的匠人。”對於這種設定,節目組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早就不願意為說教式的宣傳買單了,真實的體驗感才能帶來由心底生出的認同和敬重。”
C
活化傳統工藝
匠人紀錄片的走紅,也為這些默默堅守的匠人帶來了新的生機。傳統技藝大多面臨共同的問題:產品賣不出去,匠人難以維生,也因此越來越少人願意傳承。多部匠人紀錄片已經開始嘗試聯合更多資源,除了呈現傳統技藝的魅力,還在幕后盡力幫助傳統技藝“活”起來。
《百心百匠》背后有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團成員:收藏家馬未都和他的觀復博物館、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等。制片人朱坤表示:“節目請馬未都老師從收藏和歷史的角度對手藝進行點評﹔北大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則會從學術高度分析問題,比如為什麼傳統文化如今出現不適應症。”
李亞鵬也帶著他的“書院中國”傳承人資助項目進入節目。他在節目中拜訪的西安造紙匠人一家就是“書院中國”項目的受益者:他們從三年前開始,就獲得了“書院中國”的資金支持。李亞鵬說:“從2002年拍完《笑傲江湖》開始,我就決定每年隻拍一部戲,剩下的時間我要去找我的人生方向。2010年左右,我選擇了書院中國資助非遺傳承人的項目,既然一個匠人可以窮其一生去做一件事情,我們也應該去幫助他一生,讓傳承人能夠安心於他的技藝。”
匠人紀錄片對傳統技藝的精致展現,也激起了不少人的購買欲。《尋找手藝》的導演張景透露,節目上線之后,他收到不少留言,表示希望購買坎溫老人的油紙傘。《了不起的匠人》的播放頁面旁邊就有節目中出現的手藝產品的購買鏈接,想要“剁手”的人隨時可以下手﹔《百心百匠》對夏布等傳統工藝進行“活化”,與設計師合作,將傳統工藝變得更時尚。有業內人士認為,匠人紀錄片正在把匠人精神和傳統技藝結合,打造一種更吸引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