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主持人形象 再造時政新聞優勢
——基於深圳衛視的創新探索
摘要:在推進媒體融合、提升電視時政新聞影響力的過程中,主持人形象傳播的作用至關重要。本文結合深圳衛視的創新實踐,從時事評論員培育、與受眾互動、外宣平台打造等方面探討了主持人形象的重塑路徑。
關鍵詞:主持人形象﹔時政新聞﹔深圳衛視
傳媒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深刻變革,媒體格局日新月異,以手機等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儼然已成為資訊傳播的主平台。進入新時代,面對輿論環境、傳播方式、競爭態勢的深刻變化,廣播電視媒體如要保持主流媒體地位,傳播主流聲音,必須創新理念、內容,強化媒體融合意識,提升呈現效果,以維護傳統電視受眾、拓展新媒體用戶。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以下簡稱“深圳廣電集團”)旗下深圳衛視以“新聞立台”為目標,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重塑節目主持人的傳播形象為切入口,在新媒體語境下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一、從資訊傳播到觀點傳播,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
隨著手機用戶和手機網民規模提升,廣電媒體亟需適應市場新規和用戶選擇,在新聞生產方面尋求突破,鞏固輿論文化陣地。
深圳衛視旨在強化意識形態領域的主流媒體,力圖在新媒體的“眾聲喧嘩”中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深圳衛視高度重視導向引領,推陳出新,打造高度,結合廣電節目主持人特點,用鮮明觀點承載引領功能,用創新形式增強引領實效。
2013年,深圳衛視在時政新聞欄目《深視新聞》中開辟時評《余治國觀察》,在全國省級衛視時政欄目中首開先河,率先引入專職時事評論員,率先在主檔時政新聞節目中推出用評論員名字命名的常態化新聞評論板塊。截至2017年11月,《余治國觀察》播出近200期,逐漸發展成為有關國家、廣東省特別是涉及深圳的重大政策、發展理念和決定的解讀平台。在這一平台上,主持人堅定不移唱響主旋律,直面問題,主動設置議題,闡發新思想、新理念,明辨是非、澄清謬誤。“重要新聞發生看《余治國觀察》怎麼說、說什麼”漸成觀眾的收視心理常態。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余治國觀察》濃墨重彩推出九期特別報道——《盛會觀察》,分別以“新時代深圳的使命擔當和歷史機遇”“中國開放新格局昭示深圳新機遇”“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征程需要新作為”等為主題,伴隨中國進入“十九大時間”,以深圳的視角全程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和《余治國觀察》相仿,截至目前,深圳衛視已培養和打造了5名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的時政評論員,分別在時政新聞評論、國際時事評論、國內熱點事件評論中樹立品牌、贏得口碑。
二、同頻共振“我說你說”,主動設置議題傳播正能量
美國媒介研究學者安德魯·尼克森認為,媒介融合的實質是“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在戰略上、操作上、文化上的聯盟。”①當受眾收視習慣發生巨大改變,可以自由選擇收看節目、控制內容播放進度時,碎片化收視迫使“流利的廢話”與“無內容的串聯”式主持人必然被選擇性跳過。觀眾對於內容的需要不僅僅局限於節目本身,還逐漸延伸至每個主持人的話語空間。在此背景下的主持人不僅僅要有良好的吐字發音、語言表達,而且對於某行業、某學科、某領域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分析與運用能力成為持續發聲、拓展話語空間的必要條件之一。
2017年初,深圳衛視又推出高端訪談類節目——《瑋瑋道來》,衛視時政新聞主播龐瑋將以往“播報式”的主持風格轉為和採訪嘉賓“你說我說”,深入嘉賓工作現場,專訪深圳各區區委書記、各委辦局負責人。
“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在一體化環境下,由傳統宣傳思維轉變為引導思維、對話思維、服務思維”,“平台、渠道、數據等與內容一樣重要”。②借用新媒體技術,《瑋瑋道來》充分運用航拍、虛擬現實技術等手段,令訪談內容更深入到位,全面報道深圳政府部門的工作全貌和工作特點,個性化展現了政府機關部門負責人的執政理念和個人風格,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2017年3月20日,深圳廣電集團在“壹深圳”客戶端及官微上,推出時事評論節目《熱點一壺察》:一張圓桌、一壺熱茶、一個話題,營造“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聊天氛圍,將當下最熱話題收入囊中,激活深圳廣電集團主持人、評論員資源,於碰撞交流中進行理性思辨。主持人、評論員們在《熱點一壺察》節目中說,用戶可以在手機屏上“說”。欄目不僅提供節目上的內容輸出,同時還為受眾定制一系列的專屬服務,例如線上直播互動以及線下分享會等,與用戶展開現場問答、開放式聊天等等。線下線上互動,使主持人們成為“網紅”,與用戶一起同頻共振,通過話題傳播正能量該節目,欄目全網播放量多次達到百萬級。
三、創新外宣平台,以優質的內容生產講好深圳故事
“聯接中外、溝通世界”,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新形勢下新聞工作者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出的努力方向和明確要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講好中國故事,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政治要求,也是國際傳播的最佳途徑。
深圳衛視主動使主持人群體從“專業型”主持人向“專家型網紅”轉變。新媒體信息來源的實時、海量、多元等特點要求主持人角色必須突破單一的傳遞者功能。權威性的甄別、解讀,有信息量的精准傳達變成贏得受眾認可和信服的“標配”。2016年10月,深圳衛視推出《深圳灣會客廳》這一訪談欄目,由中英文雙語主持人、出鏡記者何嘉琪每期邀請一位到訪深圳的政、商、科技界重量級嘉賓,進行面對面訪談。通過嘉賓暢談深圳印象,講述對深圳各領域發展現狀和未來的見解,為深圳的建設獻策,同時對外展現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良好城市形象。
作為深圳衛視新拓展的品牌節目,《深圳灣會客廳》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的20余期中,陸續專訪了眾多前來深圳訪問、游歷的世界各地高端人士,僅諾貝爾獎得主就有12位。這些訪談在關鍵時點佔領輿論引導制高點,成功地講述了深圳故事,開播以來影響力日益提升,成為一個向世界展現深圳的靚麗“窗口”。
另外,《直播港澳台》作為深圳衛視的拳頭產品,承擔著更為重要的外宣功能。2017年上半年,從全國71城的收視數據來看,在電視開機率下降的情況下,日播節目《直播港澳台》的收視率絕對值仍保持在第5位。節目團隊在2017年上半年派出主持人、記者採訪多場國內外大事件,進一步放大了深圳衛視的聲音和觀點。
與此同時,“港澳台團隊”系列節目專門開辟新媒體編輯崗位,承擔每天的新媒體原創和傳統電視節目的新媒體分發任務。2017年上半年,僅在今日頭條號播放閱讀量已經超過十億。單條累計播放閱讀量高達一千萬以上。針對重大事件如“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7年中美元首首次會晤、李克強出訪大洋洲和歐洲、香格裡拉峰會等報道,欄目現有新媒體平台第一時間安排專人進行分發,打通了輿論場,擴大了傳播效果。例如中美元首海湖庄園會晤前后,新媒體編輯與駐美主持人實時對接,現場報道一經發回國內,就由編輯包裝后即刻在網上推出,實現24小時全覆蓋,后方編輯部又及時在第二落點上跟進。在歡迎晚宴后一個小時,新媒體編輯就完成了晚宴過程的全觀察,以及特朗普現場同期聲的處理。(作者單位: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
四、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廣電主持人要主動“有所為”,以節目為中心,不斷樹立精品意識,成為媒體融合的推動者與實踐者。直面媒介形態的深刻變革,化挑戰為機遇,擎旗引領,再造電視時政新聞新優勢。
注釋:
①張麗,徐志武.媒介融合背景下大眾期刊的整合策略[J].傳媒,2015(12).
②金莉萍.顛覆與重構:新聞融合傳播的策略與路徑[J].現代傳播,2016(01).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