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華社記者伍岳:讓歷史與未來共舞

伍岳
2017年12月12日13:4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歷史與未來共舞

  編者按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剛剛落下帷幕,大會期間,全球媒體目光再次聚焦這座古鎮,在那裡,隨處可見中外記者忙碌的身影。關於大會的報道既是一場新聞盛宴,也是一個同行比拼的競技場。媒體人或是觀察烏鎮的變與不變﹔或是調試設備,進行大會直播﹔或是奔赴現場,“嘗鮮”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大會報道期間,媒體人隨時保持著蓄勢待發的狀態。而他們又看到了烏鎮的哪些與眾不同?關注點又分別是什麼?有何希冀?《傳媒面孔》走近採訪報道大會的一線媒體記者,聽聽他們為我們分享的採訪世界互聯網大會后的感受。

  12月3日—5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水鄉烏鎮如期舉行。作為新華社的記者,我有幸參與了此次大會的報道,從這個小鎮,窺探了未來世界互聯網發展的一隅。

  烏鎮,已經變成了充滿著創新與科技的智慧小鎮。

  烏鎮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給我這個第一次前來造訪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處可見的二維碼,掃描即可瀏覽小鎮游覽地圖﹔一鍵呼叫的搖櫓船和電瓶車,省卻了找不到車站的煩惱﹔覆蓋全鎮的免費Wi-Fi、進駐了所有商鋪的移動支付、“即拿即走”的無人超市﹔更不用提互聯網大會上參展企業帶來的那些“黑科技”……互聯網正在迅速地融入這座小鎮的基因,為每一個游客帶來科技發展的便利。

  烏鎮,還是那個粉牆黛瓦的夢裡水鄉。

  走在青石板巷,走在小橋流水的烏鎮街頭,你就會發現:這裡其實沒有變,還是那個令人魂縈夢牽的江南水鄉——一泓碧水蜿蜒纏綿地穿過小鎮,水面上幾支烏篷船隨波輕蕩﹔打魚的船家迎著日光修補漁網,旁邊圍著成群的鸕鹚不耐煩地抻著脖子梳理翅膀﹔鎮上的居民或埋頭修剪著自家門口的花花草草,或三五成群在一起閑聊品茶,好奇地打量著來往的游客……似乎千百年來,小鎮每天都是這樣生活。互聯網的進駐,並沒有改變這個小鎮的風貌和性格,小鎮依然保有著她古朴典雅的美麗。

  烏鎮,將傳統文化與未來科技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穿過琳琅滿目的機器人和互動展示間,有一個展台顯得格外簡單,隻有一個3D打印的兵馬俑立在一旁為它“站台”,這是首次參加互聯網大會的國家文物局搭建的展台。他們帶來的展品也非常簡單:將兵馬俑、莫高窟、故宮等文物古跡的實景制作成全景影像,人們通過電腦,用指尖就可以穿梭於這些文物古跡之間進行參觀游覽,甚至可以從更近的角度觀察這些文物。工作人員說,這個技術一方面讓游客參觀多了一種選項,另一方面也是在為這些珍貴的文物古跡建立電子檔案,方便將來進一步研究和保護。

  在我看來,這正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應有之義。互聯網在發展,技術在進步,應用在不斷創新,但他們都是一個越來越便捷的載體,而核心應該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傳統與創新、歷史與未來非但不會沖突,反而應是相得益彰,當他們融合在一起,厚重的傳統文化也可以跳出互聯網時代的輕快舞步,更容易為全世界所欣賞,也能更好地傳承延續下去。

  再看烏鎮,我相信,當初將烏鎮選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應當就有這樣的考慮。互聯網給烏鎮帶來了新的魅力,烏鎮同樣也為互聯網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內涵。“烏鎮的水,利萬物而不爭﹔烏鎮的橋,跨千年而通未來﹔再見烏鎮,勝似初見”,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思想激蕩、宏圖規劃正是乘著這水流出烏鎮,匯入大海,浸潤全世界﹔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創新發明、應用制造正是踏著這橋走入尋常百姓家,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福祉。在烏鎮,我感受到了科技同文化交織,傳統與未來共舞的可能。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