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10期

試論媒介融合時代城市台電視新聞編輯的流程再造

婁曙紅

2017年12月12日11:02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在新媒體的沖擊面前,傳統廣電媒體的內容生產必須加速變革。在新聞節目直播常態化的今天,真實感、現場感和接近性是城市電視台新聞節目最重要的優勢。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探討中國城市電視台新聞節目的變革與創新,重點分析電視新聞編輯在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流程再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媒介融合﹔城市電視台﹔電視新聞編輯﹔流程再造

隨著廣播電視網、電信網和互聯網的全面推進,媒介融合不斷深入發展,新興媒體加快了電視節目觀眾的分流,電視原創性內容的生產變得越發重要,城市電視台新聞傳播也正在突破地域的限制,受眾群體變得更為廣泛。無論是新聞節目還是市場表現,城市電視台“新聞立台”的理念正在被重新審視。雖然在大型電視節目制作和傳播的廣泛度上不佔優勢,但由於城市電視台天然的地緣優勢、心理接近優勢,除了擔負黨和政府的重大宣傳報道、合理引導社會輿論的任務之外,地方受眾對城市電視台的新聞依賴性依然存在,且對於內容的可看性和編排的科學性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電視新聞的內容生產和表達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課題。

一、媒介融合時代對城市台電視新聞的沖擊

20世紀80年代,美國一部分學者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表示不同媒介之間將會出現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在技術力量的推動下,國內的媒介融合涉及了新聞的生產、編輯和傳播以及效果反饋的各個層面。

關於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定義,戴雷(Dailey)和戈登(Gordon)認為“新聞機構的媒介融合呈現為一種連續性,起初表現為聯動,接著是克隆、合作和內容共享,最后才是真正的融合”。[1]而學者戈登認為,媒介融合體現在產權、策略、結構、信息收集和敘事五個層面上。[2]目前,媒介融合的發展對新聞生產賦予了新的特征,電視記者、新媒體記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2016年,河南廣電在國內率先試水大象融媒“新聞島”,採用了以“新聞指揮台”為核心的放射型全開放式辦公格局,將不同媒介整合在一個大廳內,以實現新聞採編的雙向互動配合。“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多端傳播”的中央新聞廚房,讓大象融媒的每一名記者變身成為集攝像、攝影、寫作、編輯於一身的“全媒體”記者。

“電視新聞是運用畫面與聲音符號體系以及電視媒體的綜合手段傳播的新聞,是電視屏幕上各類新聞體裁、各種新聞節目的總稱。”[3]對於大部分城市電視台而言,作為立台之本的新聞節目需要在內容、編排等方面不斷創新形式。因此,新聞編輯就成了連接記者、傳統節目內容與新媒體內容二次生產的樞紐。在電視新聞編輯階段,除了記者採集的素材外,新聞編輯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收集相關的視頻、圖片、網友評論等內容,以豐富新聞表現手段與節目形態。與此同步的是,城市台電視新聞尤其是地方性民生新聞的鏡頭語言、敘事風格也越來越向新媒體形態靠攏。由於媒體的地緣優勢,城市電視台的新聞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網絡渠道傳播的形態則更加靈活,更加符合受眾對於新媒體傳播的要求,一個好的新聞題材,甚至能在全國網絡范圍內引起傳播效應。

因此,媒介形態的融合帶來的是內容的深度融合,電視新聞的生產與編排正在向一種嶄新的形態轉變,城市台電視新聞編輯也要遵循這一規律,用融合、多平台傳播的理念去執行電視新聞編輯任務。

二、電視新聞編輯的融合理念:現場感與真實感

由於信息傳播渠道眾多,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受眾反而更傾向於選擇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傳播渠道獲取信息,受眾的注意力反而變得尤為稀缺。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電視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縱觀新聞生產的流程,幾乎所有內容生產的主動權依然掌握在傳統媒體的記者和編輯手裡。新媒體的多樣化、及時性非電視新聞所能企及,但現場感與真實感正是城市電視台電視新聞的優勢所在。特別是新聞直播,當新聞發生在自家門口的時候,受眾往往會高度關注,接近感與參與感十分強烈。近年來電視媒體與多種新媒體形態的融合,實現了手機直播、手機連線等多種多樣的新聞表現形態,讓觀眾重新認知了電視直播的獨特魅力。

在傳統的地方性電視新聞敘事中,觀眾能夠看到精心編排的新聞消息與故事,同時也能感受到新聞的編輯意識。新聞編輯在最大限度還原事實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安排記者現場直播、敘事過程設置懸念等方式,找到新聞的亮點所在,從而吸引受眾“看下去”。直播形態的現場敘事體現出來的現場感與真實感是其他媒體無法實現的,對於城市台來說也是多元化媒體格局中獨特的優勢所在。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城市電視台都實現了電視新聞的日常化直播。TVU等手機電視連線直播軟件的興起,讓一部4G手機就能滿足直播信號的傳輸需求,省去了中間制作環節,大大提高了電視新聞的時效性,讓前方記者能夠隨時隨地開啟直播,通過新聞編輯將新聞第一現場傳遞給電視觀眾,迅速掌握新聞事件的話語權。

三、時效性、權威性與互動性的“編輯重構”

新聞的時效性不再局限於“第一時間到達”。“新媒體技術讓非職業傳播者加入到新聞的生產中來,新聞的‘時效性’被不斷重新定義。”[4]相對於傳統新聞生產的渠道,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來源更為廣泛,傳統媒體的新聞記者更傾向於借助微信、微博、視頻網站、各類論壇等網絡信息傳播平台來獲取新聞線索。各級政府宣傳機構或企事業單位也往往將新聞線索第一時間發布在網絡上,進而獲取傳統媒體記者的關注及深度跟進。新聞編輯則可以利用這樣的特點,將記者搜集到的素材進行有效編排,找好第一落點與第二落點,讓新聞變得更有深度、更有看點。

權威性仍然是“第一媒體”的專屬標簽。倫納德•唐尼和邁克爾•舒森指出,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我們需要的不僅是信息,還有新聞對於公眾議程和普通受眾的判斷趨向的引導”。[5]相比新媒體自由、靈活的信息傳播方式,傳統媒體在許多重大事件的發布上受到主管部門、節目制作、播出時間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失去了一部分年輕的受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受眾來說,在媒體多元化時代,虛假信息不可避免,信息的源頭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自身獨特的編輯規律,城市台電視新聞發布的信息都是經過相關授權、記者實地採訪調查等方式証實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毋庸置疑。雖然社會形態的轉型對電視新聞的公信力有所影響,但是受眾在網絡等新媒體平台上獲取自己感興趣的消息后,往往會等待傳統媒體的新聞發布來証實。特別是在重大事件、活動等方面,城市電視台等傳統媒體的權威性是作為“第一媒體”的專屬標簽,新聞編輯應該利用好這一天然屬性,增加新聞的可看性與權威感。

電視新聞缺乏與觀眾的溝通與互動,對於城市電視台來說,這點尤為重要,然而媒介融合發展彌補了這一缺點,甚至讓新聞變成了雙向傳播。電視新聞媒體可以通過網頁、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信息發布平台獲取受眾對節目的反饋,編輯據此調整節目內容與編排走向,甚至能夠挖掘更多新聞背后的線索。因此,新媒體平台兼具了新聞傳播、信息反饋、素材線索征集與補充等功能,能成為電視新聞編輯進行創新的重要互動平台,將新聞做得更加“好看”。

四、從線性報道到“矩陣式新聞”的超文本性

相對來說,電視新聞的話語空間較為封閉,即便互動方式無比豐富,“獨白式”的新聞傳播對於城市台電視新聞來說仍是主流方式,“受眾對電視新聞的收視是不可逆且不可選擇的,而且具有瞬時性和非對稱性,它已無法滿足新時期電視用戶的信息需求”。[6]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電視新聞必須有更加豐富的內容形式與傳播方式。對於新聞編輯來說,隻有將電視文本引入一個相對開放的話語空間,讓更多的受眾參與新聞傳播,才能將新聞效果發揮到最大化。

媒介融合打破了既有的傳播格局,提升了信息的傳播效率,但原創新聞的生產效率卻幾乎止步不前。雖然媒體行業的准入門檻越來越低,但高質量、專業化的系列報道、深度報道、調查新聞等新聞作品往往隻能通過專業記者來完成,新媒體只是轉發,扮演著信息傳播者的角色。“表面看來,新聞節目是新聞事件呈現的唯一文本,事實上在整個信息體系中,它隻不過是一個信息鏈接的‘中轉站’,以其為‘源點’,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鏈接到網絡、報刊等媒介上,尋找自己所需要的背景資料、最新動態等。”[7]對於城市電視台新聞節目來說,新媒體給新聞編輯提供了足夠多的素材整合的來源。新聞編輯可以在新聞節目播出之后,加入多個相應的背景鏈接,賦予傳統線性報道“超文本性”的特點,進而形成矩陣式信息群,從而有助於受眾從多方面了解新聞信息。

五、新聞編輯與電視受眾的傳播“流程再造”

習慣於對新聞進行評論和轉發,新媒體用戶的閱讀習慣也在影響著電視新聞。對於城市電視台來說,評論是市民參與新聞傳播甚至是新聞生產的主要方式。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形成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戶原創內容)、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指專業生產內容)和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指職業生產內容)等多元並存的新信源結構。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對網絡評論等公眾話語越發重視,視角和選材范圍更為廣闊,新聞編輯不僅要會改稿、編排節目,還要會在新媒體上發布特定形式的新聞內容,與受眾進行互動溝通,其角色正在更多地向信息整合者和新聞把關人轉變。

對於受眾來講,作為新聞的接受者,他們更多地也在扮演內容的提供者和信息的傳播者角色,“全民記者”時代正在來臨。2010年5月,杭州電視台推出了一款名為“掌視無限”的手機客戶端軟件,市民可以通過該軟件上傳自己認為具有價值的視頻短片至《新聞60分》欄目后台。在移動信息傳輸的支持下,《新聞60分》就可以隨時將市民提供的視頻作為新聞內容進行播放,這標志著電視觀眾完成了從接受者到新聞源的角色轉變。

數字技術的不斷變革,加速了電視新聞的批量化生產與信息共享,極大地提高了電視新聞編輯的資源整合能力,“重採輕編”的時代已一去不返。各頻道、欄目的電視新聞編輯可以根據節目資源和受眾反饋,整合聯動,建立中央廚房式的大編輯部架構,調整素材分配與報道方案,實現新聞“訂單式”生產,將新聞節目編排得更加科學合理,以獲取最佳的傳播效果。同時,將新聞制作個性化、立體化、深度化,利用專業記者的優勢,挖掘盡可能多的新聞素材,根據不同的傳播平台,制作不同形式的新聞產品,並實現不同傳播平台的信息互聯互通。(作者單位:新鄉廣播電視台)

參考文獻:

[1]DaileyL.,MurphyS.,Heather H.J.(2005),“The Convergence Continuum:A Model for Study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a Newsrooms”[J].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3(3).

[2]Gordon,R.(2003).[EB/OL]“Convergence Defined”.http://www.ojr.Org/ojr/business/1068686368.php.

[3]吳信訓.新編廣播電視新聞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4]周亭.從“廣播”到“寬帶”:媒介融合時代電視新聞生產的流程再造[J].現代傳播,2012(1).

[5]倫納德·唐尼,邁克爾·舒森.美國新聞業重構[J],楊曉白,譯.青年記者,2009(12).

[6]何志武.重構:“三網融合”對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

[7]孟建,董軍.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新聞的嬗變與發展[J].國際新聞界,2013(2).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