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孝禮文化的傳播與社會價值
——以央視“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為例
【摘要】孝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央視通過舉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展現了如親親為仁、善事父母、孝老愛親、報本反始等孝文化的內涵,同時,節目通過主持人設置、音樂歌舞渲染、頒獎嘉賓選擇等方面表現了對傳統孝文化的重視。
【關鍵詞】最美孝心少年﹔孝文化﹔節目設置﹔社會影響
央視2016年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動“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已成功落下帷幕。本次活動不僅給人們帶來愉悅的審美享受,也將中國傳統孝文化進行了廣泛的傳播。除了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外,還將傳統孝文化根植在觀眾內心,對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將以本次頒獎晚會為例,談談中國傳統孝文化在節目中的體現,以及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一、孝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孝”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說文解字》中就有對孝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証明孝的內涵之一就是善事父母。孝文化最早起源於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經過歷史的發展,孝文化開始表現為“善事父母”的內涵。這一時期主要集中在西周,表現為“親親為仁”的特征,具有濃厚的情感色彩。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立足於人的心理情感,把“孝”倫理化。儒家思想強調人本主義,秉持實踐精神,把人的情感、觀念、儀式消融在以血緣為基礎的現實世界中,滿足人們日常的倫理心理,提出以孝為本位的“仁”的價值觀。儒家提出孝是符合人倫情感的道德義務,其表現不僅是能養,更重要的是敬親,把孝融入人的性格之中,從奉行孝道來達到泛愛眾的目的。同時,延續孝與政治的聯系,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觀點,極大地豐富了孝的內涵,將孝禮文化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最美孝心少年所體現的孝的內涵
2016年央視大型公益活動“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共選出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分別是:悉心照料93歲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應志,堅持多年帶著年幼弟弟妹妹上學的余雖,獨自照顧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增肥捐髓救母的李佳,給漸凍症舅舅帶去溫暖和希望的周蕊,為精神分裂母親唱歌進入《音樂大師課》的向小康,和繼母共同撐起六口之家的堅強女孩遲凱琳,跑遍深山為爺爺採藥的“小大人”張釗,替父母分憂照顧年邁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鵬。我們將孝的內涵與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結合,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親親為仁,善事父母。
“傳統孝文化的核心內涵是家庭倫理,孝首先倡導的就是孝敬、奉養自己的父母。”[1]然而孝道要求我們對父母不只是“能養”,更重要的是“色難”,也就是說對待父母不能只是贍養,更要對父母誠心誠意、和顏悅色。
正如苗族姑娘向小康所做的那樣,她不僅照顧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的母親,為家裡分憂,而且在精神上也鼓勵母親。喜愛唱歌的她帶著對母親的愛,參加歌唱比賽,最終進入《音樂大師課》節目。向小康用歌唱鼓勵著自己的母親,而這份孝心也成為向小康不斷向前的力量。
捐髓救父的曹胤鵬,8歲的他展現了不同於他年齡的堅強與擔當,本來是老師和父母眼裡名副其實的“混世魔王”,卻在為患了白血病的父親捐獻骨髓的事情上表現得異常懂事。為了給爸爸捐骨髓,曹胤鵬抽過很多次血,本來特別怕疼的他從來都不哭,還安慰媽媽說“不疼”。曹胤鵬說:“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爸爸現在病了,我一定要救他。”曹胤鵬對父母的孝心,正是親親為仁的具體體現。
還有為母親捐獻骨髓的李佳,身為女孩,她不惜增肥20斤來救母親,這種為了母親而做出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李佳對母親熱烈的愛。
這些都是子女為了父母而展示出的人倫親情的力量,體現了親親為仁、善事父母的內涵。
(二)孝老愛親,寬大和諧。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孝的另一種內涵,即在孝敬自己的長輩時,要把這份孝心推及到其他老人身上﹔愛護比自己小的親人時,也要愛護其他比自己小的人。這種推己及人、大公無私的愛也是孝的內涵之一。
悉心照料93歲奶奶及年少的妹妹和患小兒麻痺症哥哥的田應志承擔了父母應盡的義務﹔失去母親,小小年紀帶著年幼弟弟妹妹上學的余雖也同樣盡力幫家裡承擔一些責任﹔獨自操持家務、照顧奶奶的任芳芳用愛詮釋著“孝老愛親”的內涵,寒風中為奶奶洗衣做飯,夏天不停地用扇子為奶奶驅走炎熱,家庭困難的她曾徒步3小時幫奶奶買藥。這些事跡都體現著她對親人的愛,也是孝的體現。除了這些對有著直系血緣關系的親人的愛,另一位最美孝心少年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所表現出來的無私的愛,更是孝親精神的更深層體現。
2009年,遲凱琳的父母出了車禍,母親去世,父親殘疾。之后爺爺又小腦萎縮癱瘓在床,奶奶也在這時查出了膀胱癌,支撐家庭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了7歲的遲凱琳身上。在一家人面臨沉重負擔時,繼母來到了凱琳的家裡,為這個六口之家帶來了一些笑容。凱琳帶著對生母的愛接受了繼母,並與繼母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和繼母一起承擔家務。在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上,凱琳終於開口叫了繼母一聲媽媽。凱琳不僅為家庭承擔了責任,同時她也把對生母的孝心延續到繼母身上,這種大公無私的愛也體現了孝的內涵。
(三)報本反始,精神傳承。
“正如人們已經注意到的,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報本反始’是一個深具儒家特色的觀念。它所表達的是一種受恩思報、得功思源的感恩戴德之情”[2]。《禮記·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報本反始也。”這裡的回報是一種愛,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種情感的傳承、精神的傳承。
出生於軍人家庭的姜沅昊從小就跟普通家庭裡的孩子不同。父母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回不了家,姜沅昊是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的。而不幸的是,外婆患上了帕金森症。本來已放棄彈鋼琴的姜沅昊偶然發現外婆喜愛聽他彈琴,為了外婆,他又重新彈起了鋼琴。姜沅昊的這種孝心不僅是他發自內心的對外婆的愛,更是他對外婆的感念與回報。
還有一直照顧漸凍症舅舅,為舅舅帶來希望的周蕊。在舅舅生病前,是舅舅教她打籃球,給她溫暖與力量,舅舅生病后她不斷地鼓勵舅舅,讓舅舅懷著再次打籃球的希望而樂觀地生活。這不僅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的傳承,更是熱愛生活的精神的傳承。
跑遍深山為爺爺採藥的張釗,雖然生活艱苦,可他依然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自強自立,這不僅是他對爺爺的孝心體現,更是儒家文化中自強不息的精神體現。
三、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設置
傳播學家丹尼爾·戴揚和伊萊休·卡茨認為,“媒介儀式”是指“那些宣稱具有歷史意義的,宣揚和解的、頌揚進取精神的以及以崇敬的態度制作、播出的電視節目”[3]。“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作為盛大的媒介儀式,通過主持人、音樂歌舞表演、頒獎嘉賓這些具體的節目元素,向觀眾傳達孝親觀念,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價值。
(一)主持人
儀式的舉行需要主持人來做引導者,向觀眾傳遞信息,並讓節目順利進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的主持人是白岩鬆和歐陽夏丹,兩人都有較強的職業素養和濃郁的人文情懷。白岩鬆更多展現的是他活躍現場氣氛的能力與他的幽默睿智。如白岩鬆在與最美孝心少年李佳交談時,就展現了他的幽默。李佳的父母雖然因特殊情況暫時離異,但兩個人的感情依然很好,李佳常說自己有種當“電燈泡”的尷尬。李佳上台領獎時,白岩鬆在台上問李佳當“電燈泡”的感覺怎麼樣,一下子就讓李佳放鬆了下來,現場的氣氛也頓時活躍起來。而歐陽夏丹相比白岩鬆,側重的是與獲獎少年們進行更深一層的溝通。通過與獲獎者簡潔的對話,提煉出更加深刻的道理。
主持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上,兩位主持人各司其職,不僅引導晚會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他們用話語傳遞信息,用情緒感染觀眾,把頒獎晚會的核心精神“孝”傳遞給了大眾。
(二)音樂、歌舞與朗誦
儀式的進行離不開歌舞和音樂,歌舞和音樂不僅豐富了儀式內容,還起到了渲染氛圍、調動情感的作用。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中,一共有兩個歌舞類節目《媽媽的懷抱》《眾裡尋你》,一個朗誦類節目《孝心的輪回》和一個音樂劇節目《孝心少年》。
《媽媽的懷抱》《眾裡尋你》在節目一首一尾中呈現,烘托了孝親主題,渲染了晚會的氣氛。但最具特色的節目則是根據在“全國中學生孝心主題作品征集”活動中獲獎作品改編而成的節目:音樂劇《孝心少年》和由著名藝術家張筠英朗誦的《孝心的輪回》,兩個節目朴素動人地反映了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
(三)頒獎嘉賓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邀請了航天英雄楊利偉、著名表演藝術家呂中、著名作家任衛新,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主持人李修平、鞠萍、劉純燕,以及往屆最美孝心少年獲獎者作為頒獎嘉賓。除了往屆獲獎者,其余頒獎嘉賓都是社會各界的知名人士,他們來頒獎顯示了各界人士對弘揚孝文化的重視。同時,節目組通過頒獎的形式,激勵年輕學子向優秀人士及最美孝心少年獲獎者學習,把孝文化傳承下去。
四、最美孝心少年中孝文化的社會影響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不僅成功地使孝文化廣泛傳播,也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讓觀眾接受了一次心靈洗禮的同時,也將孝的觀念根植在觀眾心裡,進而對整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總結來說,孝文化的社會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道德教育
孝文化的社會影響首先表現在道德教育上。通過孝文化的浸潤使青少年把仁愛之心推己及人,從而擁有豁達的內心,達到厚德載物的境界。而通過最美孝心少年評選活動,向社會推出十位孝心榜樣,引導青少年向他們學習。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4]孝是德之本,推行孝道觀念能夠教育民眾。這就是傳播孝文化的理論基礎。《論語》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孝悌是為人處世的基礎,通過道德的教化,使民心向善,從而淨化心靈,不做惡事。這符合中國傳統道德觀念,更為人所接受。
進一步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6]。成為君子,進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麼奉行孝道則成為中國人情感與責任的起點,成為奮發努力的不竭精神動力,深入到民族的集體無意識中。
(二)和睦家庭
孝的另一個社會影響就是對個體家庭的和諧起著重要作用。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是國家的基礎,奉行孝道對家庭和睦具有重要意義。孝道觀念的推行加深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維系,從而建立起一個父慈子孝的個體家庭。這正符合中國人傳統觀念裡對“家和萬事興”的追求。
(三)和諧社會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7]孝悌的意義不僅在於個人的教化,而且是要以個人的情感認同為基礎,把家庭、社會的利益建立在個體之上,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一致,尊重集體利益,希望營造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8]的社會氛圍,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的作用。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幾千年來,它對我們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作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是面向以中小學生為主的大型公益類節目。它不僅弘揚了中國傳統孝文化,更使孝文化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
通過舉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首先,弘揚了優秀的傳統孝文化,使青少年對孝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感受到傳播孝文化的重要性﹔其次,為青少年樹立了道德標杆,通過節目使青少年更好地繼承傳統孝文化﹔再次,使孝文化得到了更好的發揚,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通過對孝文化的學習和繼承,能更好地把自身打造為優秀的青年人,為孝文化的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文為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研究”(項目編號16BXW044)的階段性成果]
(張兵娟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蘇安寧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6級戲劇與影視學碩士生)
參考文獻:
[1]計志宏.中國傳統孝文化的內涵特征及社會功能[J].前沿,2010(10).
[2]李翔海.從“孝”看禮樂文明的現代意義[J].中國儒學,2014(00).
[3]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媒介事件:歷史的現場直播[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14-40.
[4]孝經[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6:1.
[5]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15:9.
[6]孝經[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6:1.
[7]孝經[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6:1.
[8]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5:9.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