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11期

“互聯網+”背景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模式研究

趙娜
2017年12月13日13:24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當今,互聯網思維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過程中,互聯網思維也改變著原來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對“互聯網+”形態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進行分析,針對在“互聯網+”背景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模式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要創新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以促進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播音主持﹔教學模式﹔改革思路

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不斷地變化,“互聯網語言”的傳播模式也由此產生,利用互聯網在語言傳播中的作用,可以提升語言軟實力,增強語言的影響力。播音與主持藝術教學是口耳教學,主要是以有聲語言作為創作手段,所以對於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來說,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來增強語言的影響力,培養出專業的播音與主持藝術人才,無疑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互聯網+”背景下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要求

在“互聯網+”的環境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就業方向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局限於電台、電視台,而是更多地向互聯網方向發展。同時,對於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要求也有了更多的變化。

(一)豐富的“語智”,熟練的“語技”

在“互聯網+”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的影響力以及可見度越來越高,對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對文化素質的要求表現得尤為突出。見字出聲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已不再受歡迎,受眾更喜歡有觀點、有內涵、有特色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受眾現在接收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接收的信息也涉及面廣,受眾在眾多信息中想聽到適合自己的信息,或是針對某些信息的觀點和態度,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具有豐富的“語智”和熟練的“語技”。所謂“語智”,就是在語言表達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智慧,是思維的一種體現﹔“語技”就是語言表達的技能、技巧。播音員、主持人隻有不斷擴大知識面,鍛煉思維的靈活度,增強動態語境的適應能力,才能更好地勝任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

(二)全面綜合的編輯能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的發展開始依附於新媒體。比如電台,以往都隻出聲音,但現在各大電台都借助新媒體進行網上視頻同步直播等。這些都要求播音員、主持人不僅會播音、主持,還要會採訪、寫作、編輯,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節目編輯技巧等,隻有成為綜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媒體發展的需要。

二、“互聯網+”背景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模式現存的問題

地方院校如何才能培養出適應媒體需要的播音員和主持人才,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從現在的教學模式來看,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實踐環境陳舊

目前,全國大部分開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高校依舊還在延續“大課小課”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看起來是將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但實際從學生學習的效果來看,並不是很理想。學生一般在大課上學習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在小課上進行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大一大二基本是基礎知識講練,大三是模擬廣播、電視,進行錄音上鏡訓練。但是這種教學方法過於單一,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創造性、創新性。另外,課程設置大都參照中國傳媒大學所開設的課程,例如普通話語音、播音發聲學、播音創作基礎等基礎課程,也有很多高校開設有影視配音、化妝形體、表演等課程,但還是缺乏與新媒體專業相關的課程。對於廣播播音、電視播音、影視配音等課程,大都需要在一個模擬的環境中進行訓練,很多學校的實踐環境陳舊,與電台、電視台實際工作環境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很難感受到真實的工作環境,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同時,現在很多高校因為未開設與新媒體相關的課程,所以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新媒體的專業技術,到了工作崗位后,還需要很長時間去學習並適應。

(二)缺乏創新的培養思路

現在廣播電視都在走頻道專業化、欄目細分化的發展道路,所制作出的節目具有明顯的專業特色。例如:湖南衛視主要以娛樂節目為主,安徽衛視主要以播放電視劇為主,浙江衛視以大型公益選秀節目為主等,還有專業的法制節目、體育節目、釣魚節目等,這些都要求主持人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與節目相適應的主持風格。而作為培養播音人才的高校,現在教授的大都是專業基礎課程,很少有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長及新興傳媒方向的培養,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千篇一律,缺乏創新、創造,很難形成自己的主持風格。

(三)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教師的教學水平不僅影響一個專業的發展,更影響著學生的發展。隨著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對於專業教師的需求也隨之增多。但由於專業的特殊性,導致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嚴重不足。為了滿足教學需要,就出現了復雜的教師構成,具體表現在:一是現在很多專業教師都是研究生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任教,雖然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缺少媒體工作的實踐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理論教學多於實踐教學﹔二是聘請本省、市電台、電視台的播音員、主持人進行教學,他們雖然實踐經驗豐富,但是理論教學能力欠缺﹔三是聘請專業的老教師,老教師雖然理論教學經驗和實踐教學經驗都相對豐富,但是新媒體發展速度太快,很多專業前沿知識和技能,老教師不能很好地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與現實環境脫節的問題。

(四)缺少“即興”訓練

即興口語在播音與主持藝術語言表達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是播音員、主持人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如今是全民直播時代,這對於播音員、主持人來說,即興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是播音員、主持人的核心競爭力。現在媒體並不缺會念稿的播音員、主持人,缺少的是即興口語表達能力強的播音員、主持人。從目前眾多高校開設的課程來看,即興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課程較為欠缺,學生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很難滿足在互聯網背景下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需求。

(五)學生綜合素質偏低

對於報考地方院校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學生來說,一部分是因為個人愛好選擇報考,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課要求相對較低,很多學生都是通過藝術類招生考試進入大學的。正是因為文化課成績要求相對較低,所以招來的學生大都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學習自覺性較差、學習不認真、學習毅力不強等問題,這都影響了播音與主持專業的教學效果。

三、“互聯網+”背景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模式發展的新思路

針對目前地方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新思路:

(一)改變教學模式,提升實踐環境

地方高校有很強的地域特點,培養出的大學生也主要是為地方服務,對於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來說,就是為地方媒體培養人才,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培養專業人才時要根據地方發展需要,並結合“互聯網+”背景下的傳媒形勢,改變教學模式,重新制訂教學方案。平頂山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在教學模式上大膽創新,採用慕課教學(即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方式進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學生在線上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學習,線下老師進行實踐指導,並通過慕課學習平台布置作業。同時,學院也與當地電台、電視台進行合作,定期組織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進行實地觀摩學習,讓學生親身感受播音員、主持人的實際工作狀態。除此之外,學院還與大河網共建“新媒體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暨“大河傳媒學院”,學院老師可以到大河網挂職鍛煉,優秀畢業生也可以到大河網實習就業,大河網也經常派出業務骨干到學校開辦講座,開設實用性與學術性兼具的課程,與師生共同交流,這種“校台、校企”合作方式實現了雙方的共贏。

(二)立足學生實際,拓寬培養思路

在當前傳媒形勢下,媒體都需要有個性、有創意的傳媒工作者。對於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來說,也應該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不同的興趣小組,例如可以將聲音條件不錯並對播音感興趣的學生分為一組,教師對其著重進行播音相關知識輔導,小組成員之間還可以進行專業交流﹔對於那些思維活躍、即興口語表達較強的學生,可以對其著重加強即興主持方面的訓練。同時,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各種比賽,如“齊越朗誦藝術節暨全國大學生朗誦大會”、“夏青杯”朗誦大賽等,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

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是當前地方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重要任務之一。針對當前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第一,可以讓專職教師到新媒體或者學校建立的實習基地進行挂職鍛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真正結合起來。第二,可以定期派專職教師到高水平專業院校進修,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第三,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之間可以通過互相聽評課、組織教研活動等方式探討教學方法、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便於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與內容,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學,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第四,聘請高水平院校優秀教師及媒體優秀播音員、主持人擔任客座教授或進行定期講座。平頂山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研室每學期都派一名專職教師到相關媒體進行挂職鍛煉,還定期邀請中國傳媒大學優秀教師,河南省內優秀播音員、主持人進行學術講座,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四)加強即興口語表達訓練

從播到說的轉變一直以來都是即興口語訓練的一大難點,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即興口語表達能力?首先,應該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先選擇一些話題,讓學生對話題進行分析,確定觀點,並在短時間內進行構思,然后在課堂上直接表述出來。其次,加強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訓練。在訓練時,要求學生在進行評述時不能泛泛而談,要將事件進行系統化分析,找出與事件相關的重要信息,剔除與事件無關的信息,准確地將核心內容表述清楚。多次訓練后,可以提高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

(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互聯網+”的提出及應用使得傳統媒體向新媒

體及全媒體時代邁進,對媒體工作者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與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效的教學環節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說新聞,然后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教師再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還可要求學生多看一些與專業相關的經典書籍,撰寫讀書筆記,這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也有很好的效果。

(六)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評價體系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有效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成長。現在高校學生的考試成績一般都是由學生的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構成。我們可以首先將平時成績進行細化。例如課前說新聞、模擬主持、讀書筆記都可以算是平時成績的組成部分。其次還可以舉辦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相關的第二課堂活動。例如播音主持專業匯報演出、朗誦沙龍、新年新詩會等,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平台,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也可作為評價體系中的一部分。再次就是在畢業論文上進行改革。現在很多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都將原有的畢業論文改成了畢業設計,因為畢業設計可以全面考查學生在主持、即興口語表達、副語言表達等專業領域的基本素質。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平時所學的理論知識、專業知識與技能綜合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為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要不斷完善培養模式,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媒體需要的優秀播音主持專業人才。

[本文為平頂山市社科規劃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60190)﹔平頂山學院青年基金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PXYQNJJ2016004)]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