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IP電影熱漸漸回歸理性 原創新故事好看同樣受歡迎

2017年12月27日07:05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IP電影熱 漸漸回歸理性

  《妖貓傳》

  《追捕》

  《泡芙小姐》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麻煩家族》

  《解憂雜貨店》

  前幾年,在泛娛樂化大潮下,各種IP熱潮如火如荼,影視制作公司爭相採購熱門IP版權、翻拍制作影視作品。近年來,電影市場IP熱雖依然盛行,但創作者與觀眾都逐漸回歸理性,更為看重內容本身,也因此,越來越多“零IP”的電影作品也開始擁有不俗的市場反響。可以說,影視IP固然擁有一定粉絲基礎,但僅靠IP本身並不足以吸引觀眾,隨著市場日趨理性,觀眾對於IP改編作品的質量要求也日益提高。

  電影IP熱度不減,動作類型片大熱

  由鄧超、阮經天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正在熱映。然而,這部電影距離李易峰、廖凡主演的另一版本《心理罪》上映還不到半年時間。很多觀眾對這兩部電影的關系雲裡霧裡,事實上《心理罪》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是根據雷米小說《心理罪》不同章節改編的兩部完全不同的影片。也就是說,同樣一個備受讀者喜愛的IP,再次出現了版權被分別賣給不同影視機構的情況。這樣的“左右互搏”,上一次出現在2015年兩部“鬼吹燈”電影《尋龍訣》和《九層妖塔》正面相遇的時候。

  另一部正在熱映的電影《妖貓傳》同樣改編自魔幻文學小說家夢枕獏的《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而本周五即將登場的《解憂雜貨店》《前任3:再見前任》同樣脫胎自知名IP。其中,《解憂雜貨店》以東野圭吾知名小說加上王俊凱、迪麗熱巴等流量明星本身的IP效應,還未上映就已備受粉絲關注。

  由此可見,盡管之前關於“IP”退燒的聲音不絕於耳,但不可否認的是,IP市場仍是一塊巨大寶藏,從當初的趨之若鹜到后來的聞之色變,業內人士對於IP開發回歸理性,且積極找尋更為科學的開發方法。

  IP電影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然而,這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依然明顯。

  例如,類型化嚴重。當一種題材的改編作品火爆,接下來便是蜂擁而至的同類作品,而網絡文學的批量化生產也加速了這一現象。據統計,在今年上映的電影中,《戰狼2》以56.83億元的票房收入高居IP電影乃至中國電影榜首,《速度與激情8》緊隨其后,在它們的帶領下“動作類電影”成為今年觀眾最喜歡的IP類型。業內人士預估,明年勢必會有更多同類影片出爐。

  其次,如何克服本土化水土不服的情況,同樣是不少IP電影所面對的困境。如今不少IP電影的故事都來自外國,然而,如果不在本國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改編,無法和觀眾產生共鳴,則注定隻能是一部失敗的影視作品。

  前不久上映的《追捕》改編自日本小說《涉過憤怒的河》。早在1976年,日本導演佐藤純彌就曾執導拍攝過電影《追捕》,並成為一代觀眾心中的經典電影。然而,吳宇森在改編時沒有與時俱進,導致劇情與現代觀眾無法產生共鳴。

  而在今年上演的中國版電視劇《深夜食堂》被吐槽氣氛被破壞,人物形象別扭,令觀眾大呼“毀原作”。同樣,黃磊執導的《麻煩家族》改編自日本導演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在上映之后,被觀眾詬病電影情節是對日本版的生搬硬套,甚至連笑點和台詞都直譯得一模一樣,完全忽視了本土化的改編,有網友直言:“照搬原版,我為什麼不去看原版呢?”

  在原作的基礎上更要注意本土化

  在經歷過不少失敗案例之后,越來越多的創作者也更加注重本土化的改編。

  《解憂雜貨店》的編劇團隊把原著中的情節、人物、事件都進行了修改,改成一個純中國的故事,主角從三男變為二男一女,披頭士也改為了杰克遜。

  “日本人有自己的文化、社會環境和人物狀態,如果生搬硬套放在中國的故事裡,確實會水土不服,但我們電影的核還是《解憂雜貨店》的核。”編劇之一的宋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中國版的時間線和原著不同,因此覺得杰克遜對中國觀眾來說更熟悉。導演韓杰則強調,改編這部電影並沒有遇到太多困難,自己非常明確電影要堅持講中國式的情感。

  盡管《妖貓傳》的原著小說已經擁有很強的觀眾基礎,但陳凱歌與編劇王蕙玲在處理劇本時依然下足工夫:“我們花了幾百個小時在一起,討論的問題最主要是結構。一個是三十年前、五十年前,唐玄宗、楊玉環、高力士、阿部寬這個時空,另外一個時空是空海、白樂天,怎麼樣能夠使得這兩個時空交織在一起,怎麼樣使得所有的人物都不淪為打醬油的?”

  當然,想要做出本土化的修改也不是一件易事。吳宇森就曾透露,在拍攝《追捕》時,老版的電影堅決不肯出讓重拍版權,因此國內團隊隻能購買原著小說《涉過憤怒的河》的改編權。而《嫌疑人X的獻身》的編劇之一黃海透露,在改編《嫌疑人X的獻身》的時候,每一個字、每一個關鍵情節、每一句台詞的修改,都要經過東野圭吾先生本人確認。原著方的嚴格,也給了IP影視化改編一定的難度。

  觀眾對IP依賴度降低,“零IP”也能受歡迎

  從前,不少創作者之所以花大價錢購買超級IP,看中的是其強大的粉絲基礎,寄望他們能為改編后的作品買單。

  然而,隨著市場日漸成熟,觀眾逐漸理性,大眾對於IP的依賴度也逐漸下降。今年上映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以強IP+流量陣容吸引觀眾,然而最終結果表明,如果影片質量不佳,觀眾對IP、“小鮮肉”的熱情隻能“無感”,至於影片各種美輪美奐、五彩繽紛的特效場面,自帶柔光效果的美顏,在故事不足的情況下也隻能淪為笑談。

  相比之下,以前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特別不受關注的其他非好萊塢電影,2017年均出現了爆款,比如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泰國電影《天才槍手》等,都在中國市場取得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更讓人欣喜的是,這些電影均是“零IP”的全新原創故事,這也給中國的同業者提個醒,隻有真正擁有一個好故事,才是吸引觀眾的有效利器。(記者 黃岸)

  相關鏈接:

  《泡芙小姐》

  張歆藝自導自演

  在IP基礎上創作新故事

  張歆藝自導自演的電影《泡芙小姐》將於2018年2月9日公映。前日,張歆藝亮相華南師范大學與學生交流,電影主題曲的演唱者“小泡芙”也驚喜亮相。

  改編自知名動畫IP

  電影《泡芙小姐》講述海歸女孩泡芙、外賣小哥顧上驚險刺激的愛情故事。張歆藝表示這部電影展示了新時代女性為愛勇往直前的愛情態度。作為首部導演作品,她希望觀眾看完電影能夠喚起對愛情的向往。

  影片改編自在網上受到熱捧的知名動畫IP,泡芙小姐這一形象也成為網上對於獨立女性的代名詞。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張歆藝表示,雖然電影改編自知名IP,但這次在劇本上做了調整,加入了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原創故事。

  談到時下的IP熱,張歆藝表示,第一次當導演,肯定會挑選自己比較契合的題材來做,“我能夠hold住的題材就是愛情。”她透露,剛開始制片人找她當導演時,自己也一度非常猶豫,沒想到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制片人說,他就想找一個特別相信愛情,而且沐浴在愛情裡的人來導這部電影。” 張歆藝認為,正是這句話打進了自己心坎裡,讓她真正走上導演之路:“我確實就是一個相信愛情的人,而且特別能理解編劇想要表達的愛情觀。泡芙小姐貌美如花,從小受父母寵愛,條件很好,但她想要的是一份自己認可的感情。”這一點與她自己的愛情觀不謀而合。

  如今的她更享受“平靜帶來的喜悅”:“兩個人待在一起可以聊聊天,卻互不打擾。”張歆藝說,現在的她與袁弘因為各自工作忙碌更像“網友”狀態,一年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兩人卻能給彼此特別強烈的安全感:“好的感情狀態是彼此不自覺地去為對方做一些非常良性的改變。”

  拍電影讓我感覺夢想成真

  “這部片子的主創都比我年長,作為300來人的團隊核心,我其實有壓力的,但我就是用誠意打動他們。”

  張歆藝說,做完導演之后,自己更珍惜演員的工作,未來也仍會以演員工作為重心。但這一次當導演的經驗也給了自己非常難忘的成就感:“當你看到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為你工作,幫助你成就你的夢想,而你想象中的那個電影的畫面真的拍出來時,真的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

  對於首部導演作品即將接受觀眾檢閱,張歆藝信心滿滿:“這片子一看就是我拍的東西,我在拍攝電影時老問自己快不快樂,我特別快樂!”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