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華日報迎來創刊80周年

經典作品傳承紅色基因——聽親歷者講述記錄時代見証歷史的幕后故事

2018年01月11日08:48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經典作品,傳承紅色基因 —— 聽親歷者講述記錄時代見証歷史的幕后故事

80年前的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張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新華日報誕生。創刊於抗日烽火中的這張報紙,始終傳承紅色基因,擔當黨和政府喉舌,反映人民群眾心聲,記錄時代見証歷史,凝聚億萬群眾投身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中國新聞史上寫下光輝一頁。

以思想為筆,以激情作墨。改革開放40年來,新華日報立足江蘇,勇當思想解放的先行者、時代脈動的記錄者,以黨報特有的力量推動江蘇改革開放事業向高峰攀登、向縱深發展、向未來進發。

勇立時代潮頭 助力國家發展

回望改革開放40年,沒有現成道路可走,也不存在有利無弊、有得無失的現成方案。江蘇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更需權衡利弊得失。為助力引擎良好運轉,新華日報這40年來一直勇立潮頭,報道經驗,澄清疑難,推動進步,為打造引擎的良好“工況”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農民首先嘗試從不合理的束縛中掙脫出來,創造出鄉鎮企業這一全新經濟細胞。就在這樣的民間力量處於涓涓細流匯成江河的前夜,新華日報在全國省級黨報中率先關注、推動這一“新經濟現象”。在當時的無錫縣、江陰縣,鄉鎮企業的紅火全國聞名。曾任新華日報社無錫記者站站長的江錫民記得,那時駐站記者經常騎車、擠中巴趕往鄉間,採寫出《無錫總結推廣堰橋“一包三改”經驗》《無錫鄉鎮企業“三分天下有其二”》等記錄歷史瞬間的鮮活新聞。今天的“眼鏡之鄉”丹陽天下聞名,而早在1987年新華日報就發表《一個產業怎樣在一個縣全面崛起?》的報道“解剖麻雀”。上世紀90年代,新華日報又敏感抓住鄉鎮企業公司化改制的契機,率先報道《上市公司崛起“江陰板塊”》的新氣象。

“作為駐站記者,我們不僅是時代變遷的見証者和記錄者,更是時代前進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江錫民的感慨,也是許多新華人的感慨。

蘇南一直是我省乃至全國經濟發展的引擎,新華日報給予與之匹配的報道力度:《蘇錫常:關於結構調整的對話系列報道》《實踐后的回答——宜興市鄉企產權制度改革熱點問題透視》等報道是個中翹楚。同時,新華日報也未忽視蘇中蘇北,《大江隔斷了什麼——南通人在自我反思中奮起》《“建設中的江陰長江大橋”系列報道》《揚州經驗的特殊導向意義》等力作,傾注了新華日報對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熱情。

好的報道不僅是歷史的“記錄儀”,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監測器”。《舍孔雀而取鳳尾》《市場飽和,機遇何在》《企業擴張:謹防“低成本”錯覺》《來自一個大型企業的警報》等稿件,體現了黨報為黨委政府當參謀、為企業發展明方向的智庫作用。這種作用,在聚焦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系列稿件上得到集中彰顯。

經濟新常態下,蘇南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的挑戰,轉型升級關鍵期的發展新路在哪?2014年10月,蘇南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獲批。當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時要求蘇南切實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把創新抓出成效。報社敏銳抓住這一重大題材,立即展開行動。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后新華日報抓的第一個重大戰役性報道。我們認為,黨報不僅要成為時代發展的記錄者、見証者,還要努力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智囊。”新華日報社副總編輯顧雷鳴介紹,報社12名記者分三個採訪組遍訪蘇南五市,圍繞示范區應當怎麼建、達到什麼目標、解決什麼問題,與高新園區和創新型企業負責人、市縣領導干部、專家學者深入交流,用時1個多月採寫出6篇重頭報道。報道一經刊出,引起不小的社會反響,時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還專門指示辦公廳有關同志,在起草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文件時認真研讀這組報道。

“重大戰役性報道向來是新華日報的強項。”顧雷鳴表示,未來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一好傳統,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大局、聚焦前沿,進一步加強重大主題報道,發揮好黨報主功能。

記錄歷史風雲 引領風氣之先

新華日報在江蘇出版以來的歷史,是展現江蘇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重要節點的歷史,也是從傳播角度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歷史。回首40年,中國改革開放每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腳印,江蘇發展的每一個實踐階段,都淋漓著新華日報旗幟鮮明、獨立思考的墨跡。

改革開放對農村意味著一次重大的歷史機遇。1980年前,上塘是淮陰地區出了名的窮地方,1980年卻突然獲得大豐收。為啥豐收?1980年除夕,新華日報社淮陰記者站記者劉錚“私訪”上塘,約了9個新郎召開座談會,大家齊贊“好形勢是‘大包干’帶來的”。當時對“包產到戶”有不同看法,上塘是偷偷搞的。劉錚認准這條路子是對的,隨后在新華日報發表《九個新郎話新春》,早於1981年人民日報那篇著名的《春到上塘》。

“涉深水者得蛟龍。為了跑新聞,我闖了幾次禁區。”劉錚說,記者站從此盯上上塘,一年多裡陸續發表5篇稿件報道上塘“大包干”成果,充分反映農村生產關系調整后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這樣聆聽時代聲音的報道層出不窮。上世紀80年代末,蘇南鄉鎮企業迅速崛起,農村青年對傳統農業已不感興趣。在此背景下,金壇種糧大戶丁金光家致富后,三個兒子竟然還打光棍,這引起記者周世康和同事的注意,一篇從側面反映農業向現代化轉化迫切性的通訊《“富光棍”之謎》由此而生。周世康回憶,這篇報道不僅在全國和省好新聞評比中獲獎,還被改編為電影《你愛我嗎?》,成為濃墨重彩的時代印記。

歷史將會記載下這樣一些充溢著改革激情與理性的經典報道:《拋棄一種僵化的思維方式》,討論改革措施推廣前是否必先究其姓“社”還是姓“資”﹔《告別短缺:歷史性跨越》,從解決買方市場問題,看社會主義中國成功消除短缺的歷史性成就……

這些報道,為全省上下思想解放吹進一股春風。今年距人民日報首次提出“昆山之路”過去正好30年,《昆山之路》一書作者楊守鬆,是“昆山之路”一文採訪的促成者和出爐的見証者。“1990年前后,全國都很消沉,搞經濟的不敢搞經濟了,搞改革的不敢搞改革了。”他說,“昆山之路”表面上是經濟,實際是重塑文化、是變革思路、是營造氛圍。在猶豫彷徨的大背景下,新華日報一直同步跟進報道,始終沒有缺位。用今天的話說,起到了傳播正能量的作用。

1992年春,針對社會上一股否定改革開放的歪風,時任新華日報社總編輯劉向東率隊採寫《加快開放在蘇州》4篇長篇報道。在全國第一個發聲,和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高度契合,用蘇州對外開放的千百個事實,有力論証講話的英明正確。回顧當年,劉向東強調,黨報是新聞輿論主力軍,必須吹響改革開放進軍號。他和報社同仁緊緊圍繞外向型經濟這一時代主題,深入到生動實踐中去,撰寫《“老鄉”聯“老外” “老鄉”變“老外”》等報道,在當時把思想解放的號角吹得更加響亮。

在改革浪潮中不斷思索,用筆頭記錄時代發展,用思想刻畫江蘇蛻變,是一代代新華人放在肩頭的責任。1995年,時任新華日報社副總編輯的周世康參與採寫長篇通訊《托起明天的大廈》,介紹張家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一起抓的經驗,有力論証“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重要性。隨后刊載的一系列報道,對張家港精神全省推廣、走向全國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關注全局,主題重大,意義深遠,這些都是新華日報的傳統基因,也是省委機關報應有的定位。”周世康認為,“身為黨報記者,要時刻把新聞眼光聚焦於‘前沿、重大、鮮活’的新聞事件上,要有全局視野和歷史感,這樣的報道才能更好地發揮黨報的輿論引導作用。”

深入火熱生活 講好江蘇故事

80年來,一代代新華日報記者深入火熱生活,發現、傾聽並講好一個個故事。《老台胞尋女奇遇記》《金牌背后的問題》《南京長江大橋,你究竟怎麼啦?》《阜寧一副縣長“辭官”應聘民營企業引起反響》……記者們放飛創作的翅膀,用腳步丈量豐沃的大地,釋放感時憂國的人文情懷,創作出一篇篇有筋骨、有溫度的精品力作。

1991年夏,一場百年不遇的洪災襲擊江蘇。報道抗洪救災立即成為壓倒一切的任務。在險象環生的洪澤湖大堤上、湖水中、破圩點,新華人與抗洪隊伍同進同出,他們採寫的通訊《洪澤湖不會忘記》高度凝煉時代主題——共產黨人做中流砥柱,人民群眾就能筑起抗洪的鐵壁銅牆。

“在赴前線報道組名單裡沒找到名字,我當場就急了。”當時25歲的記者顧新東主動請纓上前線。因為不能耽誤救災,記者就跳進水裡同打樁群眾邊干邊採。救災期間,新華日報記者共發回稿件1600多篇130萬字,報社農村處、總編辦獲評“省抗洪救災先進集體”,紀廣盛、周世康、周躍敏等30位記者被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正是有這樣的記者團隊,80年來,新華日報社經受住了每一次重大事件的檢驗。

2014年夏,第二屆青奧會在南京舉行。讓很多媒體人回味至今的是,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發起的“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新聞行動,把天南海北的媒體人凝聚在一起並肩作戰。“那是一場極具突破性的採訪行動,我們聚集全國217家各種形態的媒體,在青奧會宣傳報道上打了個漂亮仗。”時任新華日報社文體部副主任孫慶介紹,這次行動打破媒體形態、區域乃至國界限制,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該如何深度融合提供了樣本。

當好記錄者和觀察者,強大的創造力和執行力一直在新華人血液裡涌動。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是2014年的大事,新華日報推出“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日本尋証”系列報道。參與記者陳炳山說,作為主祭地南京的主流媒體,新華日報既要拿出有特色的報道,又不能局限於南京一地、江蘇一省。通過赴日廣泛採訪,用日本証據和研究揭示日軍暴行,傳遞日本民間愛好和平的聲音,這組“轉換視角”的精心策劃,在海內外中文讀者中被大量轉載,還被翻譯成多種文字,通過報網端在海外廣為傳播。

既有中國媒體的擔當,也有全球化的國際視野。2016年5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緊扣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倡議和我省決策部署,推出雲走“一帶一路”大型新聞行動。9組骨干記者綜合運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多種方式“虛擬出境採訪”,採訪“一帶一路”沿線19個代表性國家,以21個整版重磅展示江蘇與這些國家地區的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成果。

自誕生起,新華日報始終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一張張報紙不斷累積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我們的記錄步伐將薪火相傳。

本報記者 陳月飛 林元沁 倪方方 陳明慧 董 晨

本版統籌 任鬆筠 王曉映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