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行動》還原中俄列車大劫案 真實案件改編

由夏雨、姚芊羽、張志堅等人主演的懸疑刑偵電視劇《莫斯科行動》已在浙江衛視開播。該劇改編自1993年中俄列車大劫案的真實案件。該劇的導演張睿曾執導《余罪》,這一次《莫斯科行動》的真實性和傳奇性,都讓他非常感興趣。
真實國際案件改編
1993年,國內興起“淘金熱”,一些中國人以低價在國內購買商品,到俄羅斯高價轉賣,賺取差價,這樣的人被稱為“倒爺”。《莫斯科行動》根據1993年的中俄列車大劫案改編。
1993年5月27日,在北京開往莫斯科的國際列車上,十幾名歹徒持瓦斯槍、電警棍、長刀等對車廂內的旅客實施搶劫。5月31日,列車到達俄羅斯,以牛奔為首的匪徒又上了車,再次洗劫、傷害旅客。從5月26日至31日,共有多伙匪徒搶劫旅客財物,3名婦女被強奸、輪奸,多人被打傷、刺傷。我國警方派出以程亞力為首的專案小組,遠赴俄羅斯,在異國開展了一場曲折驚險的追緝之旅。
對於接拍這部戲,導演張睿表示:“這個案件不是我選的,是公安部和制作方共同選定的。那麼打動我的首先是它的紀實性,第二它的影響力,第三它的傳奇性。這個真實的事件讓我聽完就覺得很傳奇,當時就決定拍這個戲。我們劇中絕大部分的情節設置都是還原事實,我們在這個基礎上作了一些戲劇加工。”
雖然已經通過《刑警隊長》《余罪》積累很多刑偵劇拍攝的經驗,但張睿透露在拍攝《莫斯科行動》這樣的跨國劇時還是遭遇了困難,“跨國拍攝難點就在於第一是溝通問題,俄羅斯人說英語的不多,所以我們溝通隻能靠翻譯。第二個難點就是大家工作習慣差異很大。比如說他們對於我們雙組拍攝、工作時間、工作強度都不太適應,但是他們一直在盡力配合我們。包括天氣,到拍攝后期天氣很冷,又開始下大雪,這些都是比較難的地方。”
9個原型警察合並為5人
1993年,當時中俄尚未正式警務建交,時任北京鐵路公安局副處長的程亞力帶領的專案小組,隻能在莫斯科喬裝為“倒爺”,在語言不通、行動受限的情況下打探劫匪團伙的線索,尋求案件突破。
張睿透露,在拍攝前對這些原型人物進行了採訪和了解,最終將參與破案的9個警察濃縮為劇中的5個警察形象,“我們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是尊重真實性。對於幾個警察的原型,我們都有深入的採訪和了解。參與案件的九位警察我們濃縮到了五個人身上,然后添加了宋琳這樣一個角色。因為九個人太多了,在性格功能方面有一些合並。反派角色我們其實接觸不多,因為那時沒有什麼影像資料留下來,很多重要的反派人物現在已經不在世了,所以我們隻能通過一些文獻資料去了解。”
張睿表示真實的才是最有力量的,“在真實的基礎上改編沒有什麼太多的難度。我們只是增加了很多當年身在其中的辦案人員感受到、但是又不確定的世界矛盾沖突,我們做戲劇化沖突。比如說,案件當時其實涉及到俄羅斯黑手黨,但破案的警察當時也不清楚這些人在事件背后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所以我們在這些方面都做了一些藝術加工。”
人物原型一開始不看好夏雨
劇中,由夏雨飾演的警方秘密行動隊隊長陳爾力,原型是時任北京鐵路公安局副處長的程亞力。因為中國警察在俄羅斯境內沒有執法權,劇中陳爾力為了能打入劫匪內部,借機“入獄”智斗劫匪頭子朱三兒,他勇斗劫匪的果敢個性,一路在“夾縫”中步步為營的堅定信念,還有將犯罪分子抓捕歸案的睿智機警,都被夏雨演繹得淋漓盡致。除了破案的緊張感,夏雨將陳爾力的“倒爺”形象也拿捏得十分到位。
但人物原型程亞力一開始並不看好夏雨,他擔心對方是奶油小生不像警察。直到探班時,看到夏雨排練動作戲時手骨折受傷后只是簡單包扎就繼續排練,就感覺他從精神和氣質上是符合警察形象的。很多網友戲稱張睿找夏雨是覺得他和《余罪》裡的張一山長得像,導演張睿表示兩者沒有關系,“我覺得四十歲左右,既會演戲又很有質感,然后又願意拍電視劇的演員,選擇本身就不是很多,所以我們很快就想到了夏雨,跟一山沒有關系。”但張睿也表示拍攝過程中確實有恍惚的時候,“我在剛開始拍《莫斯科行動》的時候,也有點恍惚,但是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他們倆完全不一樣,從年齡閱歷到表現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別,但他倆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演員,不然我也不會找他們。” 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