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脫貧致富路上的新小崗

2018年01月17日10:19 | 來源:央廣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脫貧致富路上的新小崗

  央廣網滁州1月17日消息(記者劉一荻)曾經默默無聞、貧窮落后的小崗村因為一張按著18個鮮紅手印的土地承包責任書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是1987年的冬天,小崗村18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實施農業“大包干”,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對於當事人之一、今年已經70多歲的嚴金昌和關友江來講,那個夜晚依然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從貧困泥淖中掙脫,到一夜跨過溫飽線,再到如今全村人民齊心協力謀致富,現在的小崗村正以嶄新的姿態奔向美好的未來。

  從溫飽邁向致富的新小崗

  就是在這個被稱之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崗村,卻是“一夜跨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進過富裕門”。雖然家家戶戶不再為吃上一口飯而發愁,可真正的生活水平卻離小康水平仍有差距。

  曾經的小崗村,低矮破舊的茅草屋 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2004年2月,來自安徽省財政廳的年輕黨員干部沈浩來到了小崗村擔任第一書記。在他任職的六年中,小崗村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有數據顯示,2016年,小崗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169元,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80萬元,比上年增加10萬元,成為了鳳陽縣,乃至安徽農村中的佼佼者。

  回顧改革開放40年,嚴金昌作為見証者更是對小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在眼裡:“1978年為了吃飽肚子,我們搞了大包干。十八大之后,我們的村容、村貌、道路和綠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放眼望去,現在的小崗村是整齊劃一的簡約徽派建筑,硬化后的道路寬敞平整,白色的塑料大棚承載著村民的致富夢……

  如今的小崗村村貌 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現如今,小崗村的土地流轉正在加速,種糧大戶、養殖大戶、蔬菜種植大戶等不斷涌現。嚴金昌也將家中全部的30畝土地以每畝800元進行了流轉,“這樣農民收入不減少,而且勞動力解放了,我們還可以去工廠打工,還會得到一部分的工錢,這樣就實現了雙贏。”

  嚴金昌的七個孩子中有三個經營農家樂,一個開了間超市,另外一個開了澡堂,“他們現在小日子過的都不錯,每家都有一輛私家車”,嚴金昌高興地告訴記者。

  對於未來,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告訴記者,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推進招商引資、解決相關遺留問題建成5A級景區、宣傳好小崗文化、實現全面小康,“到2020年小崗村將變成一個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村民幸福的新小崗。”

  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左一)和關友江 許夢宇 攝

  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依然鮮活

  不僅僅是嚴金昌,村裡不斷涌現的種糧大戶、養殖大戶更是為中國的脫貧致富貢獻了小崗新思路。

  1979年出生的殷玉榮是小崗村的養豬大戶,家中的50頭母豬和上千頭剛出生的小豬崽都需要她的悉心照顧。

  殷玉榮在水泥廠打過工、送過快遞,也跑過運輸,月收入不算高,她心裡總憋著一口氣:“我不甘心於隻在家帶小孩、打工,總想自己做點什麼,闖出點名堂。”在不被家人看好的情況下,2012年,殷玉榮開始了自己的養豬生涯。然而困難很快“找上了門”:“我當時認為養豬好入門,然而后來才發現養豬完全不是自己當時想象的樣子,養豬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技術含量比較高。”第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很多豬“中招”,急得殷玉榮團團轉:“豬生病后我拿著針、藥,就是不敢往豬身上扎(打針治病)”。她請教了家裡曾經養過豬的親戚,模仿學習他們給豬打針的動作,“光針頭就打壞了十多個。”

  “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小崗精神在殷玉榮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逐漸摸索出了各種養豬規律,豬苗的成活率大大提升。

  殷玉榮的轉機出現在2015年,這一年她的淨利約四萬。這幾萬元錢帶給殷玉榮的不僅是生活條件的改善,更是對她養殖事業的一份肯定和鼓勵,“就像掙了三、四十萬一樣開心!” 現如今,殷玉榮已經有了非常穩定的客戶和銷售渠道,豬苗和豬肉銷往鳳陽定遠合肥等地。

  2016年,殷玉榮迎來了養殖事業的全面開花,賺了五六十萬。她向記者坦言:“不敢相信。”

  “確實挺辛苦的,每天早上要五六點鐘起床,准備豬飼料、打掃豬圈,這些可能一天要重復做上很多次,母豬下崽的時候可能一夜沒法睡覺,需要看著,”但她告訴記者,養豬給她帶去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財富,現在自己的生活也變得非常的充實,日子也不像以前過得混沌了。

  殷玉榮告訴記者,自己現在的養豬場很快將要面臨搬遷、新建,而她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再建就要進行規模化改造和養殖,一切都需要專業化,自己不能再這樣瞎干了。”

  雇幾個工人、轉行做管理,殷玉榮還打算成立自己的品牌,走出自己的特色,“自己再干干好,擴大生產的同時帶動鄉親一起養豬致富!”

  曾經在致富道路上掙扎不前的小崗村如今“改頭換面”:低矮破舊的土坯房變成了政府統一規劃的簡約徽派建筑,坑坑窪窪的路面變成了現在平整的水泥馬路,村裡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整潔優美,這一切都在講述著現在小崗村奔向美好未來的新故事。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