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網絡傳播》>>2017年第10期

奮斗與初心齊飛 夢想共黨旗一色——

專訪中國青年網總裁郝向宏

2018年01月18日14:20 | 來源:網絡傳播
小字號

【導語】政治為魂,使命為向,聚焦青年,策劃為先,原創為本,發力移動,瞄准爆點,全力傳播,是中國青年網做好十九大報道的關鍵

四個官方微博話題各有側重、多篇微信公號文章不斷刷屏、同一個話題多種形態、同一組報道多端傳播、深度採訪創造現象級話題、每天為十九大輿論場貢獻一個正能量熱點……十九大期間,中國青年網全力報道,讓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確深入青年內心,讓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成為網上最強音。

“效果是檢驗傳播的唯一標准,影響力是傳播正能量的最強引擎。”中國青年網總裁郝向宏在接受《網絡傳播》專訪時表示,政治為魂,使命為向,聚焦青年,策劃為先,原創為本,發力移動,瞄准爆點,全力傳播,是中國青年網做好十九大報道的關鍵。

效果穩中求進 協調發揮極致

《網絡傳播》:中國青年網如何對十九大報道謀篇布局?有什麼整體思路?

郝向宏:中國青年網按照中央網信辦和共青團中央關於黨的十九大網上宣傳引導的部署要求,分三個層次總體布局十九大報道:准確及時充分穩妥做好程序性報道﹔立足網站屬性、把握青年特點做好特色性報道﹔精心策劃話題,打造爆款傳播力現象級報道。關於整體思路我們有“五講”和“兩突破”:講政治、講導向、講青年、講傳播、講效果,在現象級報道上要有突破,在展現青年風採上要有突破。效果要求“穩中求進,有所作為”,具體做到“穩中有進,進中有亮,亮中有彩,彩中有爆”。

《網絡傳播》:如此重大的會議報道,中國青年網如何進行人力上的組織和部門之間的協調?

郝向宏:報道十九大,中國青年網隻有一名上會記者名額,但我們充分發揮上會記者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作用,全網投入報道。文字、圖片、視頻、渠道,都有專門的團隊全天候圍繞上會記者開展工作。我們的上會記者除了採寫工作以外,還負責根據后方策劃和報道需求,協調、邀約青年黨代表接受后方記者赴駐地採訪,或邀請到我們的演播室開展訪談。報道十九大,我們沒有對現有部門拆分重組,而是充分開展功能對接。總裁總編輯牽頭策劃選題話題、上會記者獲取關鍵資源素材、各職能部門配合落地分發。通過這種高效的組織協調,把策劃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把上會記者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把全網各部門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精心策劃話題 打造爆款產品

《網絡傳播》:大會期間,中國青年網推出了哪些策劃或產品以及重磅報道?實現了怎樣的傳播效果?

郝向宏:大會期間,中國青年網實現了每天為十九大輿論場貢獻一個正能量熱點的效果。官方微博開設4個話題,#初心鑄輝煌,青春最擔當# #小青打call十九大# #學習榜樣# #祖國,我在這裡愛你#,各有側重。圖片微博《開幕前十分鐘的人民大會堂》單條閱讀量3647萬﹔視頻《迪拜美女記者採訪十九大走紅 中文祝福“中國越來越好”》播放量破2000萬,微博閱讀量破3000萬﹔《80后基層黨代表聽十九大報告 點贊:這種大國氣度太棒了!》單條閱讀量突破1300萬,並引發代表所在城市——中山市的廣泛關注和大范圍報道,打造了一名80后黨代表正能量網紅。原創微博《十九大回聲|5年護送她走過35萬步,他們的故事比愛情更感人!》在閉幕會當天位列微博熱搜榜第四名,成為秒殺娛樂的正能量。十九大報道預熱階段,撰寫特色微文《從一大到十九大,黨說給青年的那些貼心話》被多個大號轉載﹔跟進十九大新聞發言人新聞發布會,撰寫《7天5大議程|黨的十九大會議細節首次公布》,被新華社、人民網、央視新聞等數十家大號轉載,被解放軍報、網易等客戶端推送﹔關注十九大報告,中國青年網第一個從掌聲入手撰寫微文展現報告反響,輕鬆突破10萬+﹔微文《一封青年的來信:習總書記站著講了三個多小時,我心疼了》點贊“三個多小時的背后是這五年來的風雨兼程”,展現青年投身新時代綻放青春夢想的風採,被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等官微轉發,各端閱讀量一天之內突破千萬。

《網絡傳播》:中國青年網在十九大報道中運用了哪些創新手段進行融合傳播?

郝向宏:同一話題多種形態,比如對閆文靜代表的報道,我們有消息、通訊、微文、圖片、長短視頻等形式。一組報道多端傳播,PC端、客戶端、微博、微信,適合在哪裡展現,我們就在哪裡刊發。所有內容多平台分發,頭條號、一點號、企鵝號、大魚號、百家號等都是我們展示代表風採、宣傳報告精神、傳播青年正能量的平台。中國青年網除了法人微博和微信賬號外,還有隸屬於各個部門的40多個微博和微信賬號,我們在十九大報道中,全部打通,充分調配,發揮了矩陣集群的優勢作用。我們還發現,微傳播加短視頻,是十九大報道中多個現象級傳播的關鍵環節。

把握青年特點 聚焦青年關注

《網絡傳播》:作為國內的青年主流網站,中國青年網在十九大報道中如何聚焦青年的關注,服務青年群體?

郝向宏:關於聚焦青年關注,我們緊緊抓住兩點。一是話題吸引力,二是傳播爆發力。也就是精心策劃能夠吸引青年關注的話題,並且選擇運用青年最喜愛的傳播方式。大會開幕后,我們先是發現了80后代表閆文靜,打造了“80后代表新網紅”﹔接著又發現了迪拜美女主持人馨玥,打造了“十九大外國記者新網紅”﹔還有“比愛情更感人”的國旗護衛隊的軍人,僅僅這三個人物的報道,就獲得了上億的閱讀量,有效地把青年的目光聚集到十九大上來。然后就是傳播方式,我們著重微端傳播,充分發揮短視頻的優勢,兩者結合,在微博上開設#初心鑄輝煌,青春最擔當# 等吸引青年關注的話題,著重傳播最能體現代表風採、最能反映青年心聲、最能吸引青年關注的短視頻,兩個話題的閱讀量均破億。此外,我們依托“中國人的故事”“青春勵志人物•中國夢踐行者”等現有的長期系列報道,策劃推出“新時代放飛夢想 新征程書寫華章”系列稿件,包含高校學生、青年志願者、大學生村官、企業青年等,關注的都是青年群體,展現的都是青年風貌﹔策劃推出的“夢想中國•十九大回聲”系列作品包括聚焦青年代表的《80后網紅!他靠什麼當選十九大代表?》等﹔關注各界青年的《5年人均收入漲了5倍,這個社區怎麼做到的?》等融媒體作品,刷屏朋友圈,引發廣大網民觀察這五年來身邊的變化。

《網絡傳播》:十九大報告八提互聯網,你對此有何感想?

郝向宏:第一,網絡強國戰略讓我們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站上了人類最新科技的潮頭。現在世界上講中國有“新四大發明”,有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就非常能說明這個問題。第二,網絡強國戰略永遠在路上,並將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發揮重大支撐引領作用。這點抓住了未來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規律。第三,引領億萬青年投身網絡強國戰略、打造群星璀璨的網絡領軍人才、培養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和領先世界的網絡科學家,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第四,全力建設正能量充沛的網絡文化,是青年增強“四個自信”、投身“四個偉大”的重要先導力量。

十九大報道融媒體產品鏈接

#小青打call十九大#

中國青年網在微博上開設的吸引青年關注的話題,主要結合前方記者報道,傳遞大會訊息,吸引青年為黨打call,閱讀量在大會開幕兩天即迅速破億。

黨代表專訪

中國青年網深度採訪充分報道台灣省籍黨代表盧麗安,採訪結束后40分鐘的採訪視頻傳回后方,各團隊分頭行動,加工剪輯制作審核分發有條不紊,很快圖文稿件《專訪盧麗安:沒有融入祖國的台灣夢是黃粱一夢》,青蜂俠短視頻《台灣省籍十九大黨代表盧麗安寄語兩岸青年:世界終歸是你們的》等作品就在各網刷屏,成為話題,打造了盧麗安這位“祖國夢想大業新網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