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網絡傳播》>>2017年第10期

換個視野看成就 換種方式聽大會——

專訪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

潘樹瓊
2018年01月18日14:20 | 來源:網絡傳播
小字號

【導語】新媒體傳播,就是要多為網友的需求想一想,多為網友的方便想一想,讓網絡新技術更早、更好地為網友服務、為傳播重大主題報道服務

“航拍中國”換個角度看成就,“進步青年光小明”攪熱微信表情包,“我為十九大打call”牽動國人心,“鋼水鑄黨徽”凝聚黨員情……打開光明網“新時代 新征程——黨的十九大融合報道”頁面,獨具特色的策劃扑面而來。

“在指導思想上,讓網友准確領會大會精神﹔在表達方式上,讓網友眼睛為之一亮﹔在用戶體驗上,讓網友愛不釋手。”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接受《網絡傳播》專訪時談及整體布局時三提“網友”,從指導思想、表達方式、用戶體驗三個層面,全力做好十九大報道。

理論“鎮艙石” 權威新解讀

《網絡傳播》:十九大開幕前,光明網推出了哪些特別策劃?

楊谷:在開幕前,我們發動全國的攝影記者,用無人機航拍,換個視野看成就﹔讓所有的十九大報道都變得“可聽”,用音視頻報道,換種方式聽大會精神﹔推出大會表情包、打call游戲等,讓網友在輕鬆的氛圍裡感受盛會氣氛。

《網絡傳播》:針對十九大的開幕以及會議期間的報道,有哪些亮點策劃?傳播效果如何?

楊谷:策劃“航拍中國”圖片展,前來梅地亞中心的上千名中外記者和150多萬觀眾參觀了展覽﹔推出“進步青年光小明”表情包,在微信、QQ等平台大力傳播﹔發布《我的紅色氣質》H5小游戲,超過650萬的微信用戶參與互動﹔策劃《我為十九大打call!》互動報道,吸引了510余萬網友為十九大打call。

《網絡傳播》:光明網的定位是“知識分子網上精神家園 權威思想理論文化網站”,在十九大報道中,光明網怎樣突顯理論網站這一定位?

楊谷:光明網發揮思想理論優勢,緊扣熱點、重點、亮點,推出權威全面的理論解讀。十九大報道中,光明網積極約請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龔雲等權威專家,從黨的建設、中國夢等多個角度對十九大進行預熱解讀,刊發《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系列組稿35篇﹔約請文化專家、學者就十八大以來文化工作成就進行總結梳理,推出《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系列預熱解讀稿件14篇。積極約請權威專家學者撰寫重磅解讀稿件18篇,刊發了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教育長韓慶祥,清華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等專家的理論文章,有效地發揮了理論解讀的“鎮艙石”作用。

航拍新技術 展示新成就

《網絡傳播》:光明網在這次報道中比較注重與網友互動,比如發起了“喜迎黨的十九大,航拍中國”征集活動,其創意如何產生?

楊谷:“航拍中國”是我們和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的成果。今年夏天,我們在策劃十九大報道時想到,能不能換一個角度看這五年來的輝煌成就?那就從空中看。無人機是這兩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如今,越來越多的攝影記者開始使用無人機拍照。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今年7月成立了無人機委員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無人機研究和應用方面是專家,所以我們聯合發起了“航拍中國”的征集活動。到9月底,征集了1萬多幅作品,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十九大前夕,我們選取了部分作品,以“喜迎黨的十九大•航拍中國”為主題舉辦攝影展,在北京國際攝影周展出。因為展出地點就在中華世紀壇的主廣場,所以當參加十九大報道的各國記者從新聞中心經過時,就能看到這些攝影作品。

《網絡傳播》:攝影展包括哪些主題內容?

楊谷:展覽由外交盛世、城市發展、經濟社會、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生態文明建設、國防科技、旅游產業等8個板塊組成,以航拍的視角集中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成就。這是光明網第一次用無人機攝影來報道輝煌成就,為黨的大會獻禮。這些照片有大氣度、大視野,令人一見難忘,喚起了廣大觀眾的自豪之情、愛國之情﹔這些氣勢恢弘的作品,是新聞攝影工作者向筑夢征程中的鏗鏘腳步致敬。這些作品的視角是全新的,從空中拍攝神州大地,而且有這麼大的規模,如果沒有這兩年來無人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光靠在飛機上做傳統的航拍,這是不可能的。這些作品充分體現了我們在運用新技術、展示新成就。

融合網先行 用戶是核心

《網絡傳播》:光明網延伸和發揮了《光明日報》的核心價值和傳統優勢,在與紙媒融合、創新報道上有哪些創新型產品?

楊谷:我們是《光明日報》媒體融合創新的技術引擎,互聯網技術創新日新月異,不少新技術、新傳播方式,都是光明網先行先試,很快就在整個報社的融媒體報道中得到推廣,比如,今年兩會期間的人工智能產品“小明AI兩會”和“鋼鐵俠”多信道直播雲台等。十九大期間,《光明日報》與騰訊合作推出的兩個重要產品《我的紅色氣質》H5小游戲和“進步青年光小明”表情包,光明網都是背后的創新力量。“進步青年光小明”表情包,在朋友圈熱轉﹔人工智能“小明”形象可愛俏皮又富有正能量,深受網友好評。光明網提供了卡通創意設計,含22個動作形象、8個面部表情。

《網絡傳播》:光明網在做好十九大這類重大主題報道上有何經驗和規律總結?

楊谷:用心做,用激情做,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傳播方式,努力提升用戶體驗,努力佔領網絡輿論陣地。以“聆聽十九大”為例,這是我們運用語音合成技術、提升用戶體驗的一次嘗試。會前,我們考慮到了上下班、休息中的手機用戶,他們也想及時了解十九大的最新精神、最新進展。我們做了研發,讓十九大報道的頁面都變成可聽的,手機用戶不需要下載任何App,就可以變看為聽,在地鐵上、走路時都可以聽,極大地方便了大家。新媒體傳播,就是要多為網友的需求想一想,多為網友的方便想一想,讓網絡新技術更早、更好地為網友服務、為傳播重大主題報道服務。

十九大報道融媒體產品鏈接

《我為十九大打call!》

該產品是一個體驗性的游戲作品。形式借鑒了當前流行的“打call”文化,設計了交互地圖,當網友在觀看十九大報道時,想表達自己對盛會的激動心情,就可以通過點擊地圖,為十九大打call。光明網在后台系統做了一個自動識別IP的小程序,能識別出網友所在省份,網友不需要輸入地理信息,就可以自動點亮網友所屬的省份地圖。參與人次越多,地圖上省份的顏色越深。目前已有510余萬網友為十九大打call。

《我為黨徽添光彩》

10月24日上午,黨的十九大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為了慶祝這一重大歷史時刻,光明融媒體推出《我為黨徽添光彩》H5。網友長按屏幕按鈕,可以體驗黨徽澆鑄過程,金燦燦的鋼水涌入模具,最終澆鑄成一枚閃閃發光的黨徽,這種“鋼水澆鑄黨徽”的形式,藝術化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經過96年 “百煉成鋼”的歷程。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