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盧佳靜
2018年01月19日14:00 | 來源:中國台灣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惠州博羅縣羅陽鎮觀背村。(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攝)

  “路窄屋破、人雜車多、垃圾滿地、污水橫流”,觀背村這個典型的“城中村”歷經三年多時間的改造,化繭成蝶,如今已是充滿文藝氣息的“壁畫村”“文化村”“先進村”,一躍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典型。

  18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站)活動媒體團一行來到惠州博羅縣羅陽鎮觀背村,深入探訪昔日“落后村”的一場蛻變。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由豬舍改造成的村文化長廊。(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攝)

  “哎喲,那個村子可不能去呦,安保又差,流浪漢又多,晚上摩的根本不敢進村……”觀背村未改造之前,人們對它是如此排斥,觀背村村委支部委員王村娣告訴記者,觀背村是個千年古村,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208戶、1025人。

  “如果我們的孩子在這種臟亂差的環境中成長,你們想想會怎樣!”現為羅陽街道辦主任陳湘的一席話戳中村民的內心。2014年9月被選派到觀背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陳湘在多次與村干部交談、與村民談心,摸清觀背村具體情況后,帶領村民開啟了一場變革性的新農村建設征程。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觀背村“一畝三分地”講習所。(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攝)

  轉變思想 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

  “農村干部有兩個問題,一是思想,一是思路。”陳湘告訴記者,“如何把村裡有限的資源提質提升,或者通過一個平台、產業把它向外推廣,然后再把社會上的錢、才、物引進來,非常關鍵。”陳湘初到村時發現,村干部“等要靠”的思想很嚴重,面對修路資金缺口,村干部希望找人幫忙、解決資金問題。

  但陳湘不以為然,經過多次和村干部交流、談心,一點點解開村干部的心結,以身作則帶領村干部建立闖出一番事業的決心和信心。

  以前村“兩委”班子不團結,還被上級列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通過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普遍駐點聯系群眾工作,每周村“兩委”干部和駐點工作團隊都召開聯席會議,一方面提升了村干部自身的素質,另一方面也推進了村中各項事務的開展。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觀背村小朋友在學習武術。(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攝)

  “走出去,請進來”探索觀背發展之路

  觀背村背靠東江,坐落於博羅縣城羅陽街道中部,東接博羅文化廣場、縣廣播電視台,南靠東江大橋,西向佳兆業博羅新城、縣行政服務中心,北鄰廣汕公路、廣惠高速。便捷的交通設施通達穗、深、莞、惠等地,地緣優勢突出。

  “我們城市中盡管擁有很多的‘家’,譬如說畫家、作家、音樂家、書法家,然而大多協會都沒有自己的‘家’,能否把他們吸引到本村,建立他們自己的‘家’呢?”結合觀背村的地緣優勢,陳湘萌生了“引協會駐村”的想法。“如果利用藝術家們的智慧,在本村打造出別具一格的協會交流驛站該多好啊!”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觀背村舊宅改造的休憩場所。(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攝)

  於是,陳湘與一些協會商量是否可以到本村租一些院落並予以改造。2015年,嶺南葫蘆絲音樂的開創者、著名葫蘆絲藝術家李鑫雨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陳湘,並被“帶”進了觀背村。在感受到觀背村淳朴的民風和獨有的鄉愁田園風光后,李鑫雨毅然決定在觀背村開啟葫蘆絲公益普及教學及葫蘆絲文化的傳播、推廣事業。

  “引進”初顯成效后,越來越多的協會進駐該村。據悉,觀背村第一期吸引了社會團體和民間協會33家入駐﹔第二期,已有意向簽約進駐的社會團體和民間協會約50家。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目前全村壁畫有500多幅,均是由全國各地的畫家義務畫出來的。(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攝)

  藝術搭載平台 小村舊貌換新顏

  如今,走入觀背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壁畫。據悉,目前全村壁畫有500多幅,均是由全國各地的畫家義務畫出來的,其內容涵蓋法德共治、中華傳統美德、客家文化、歷史故事等。

  一座荒廢的老宅,現在也有了它自己的名字“一畝三分地”,這是陳湘與他的團隊最早打造出的辦公場所。也是從這“一畝三分地”開始,陳湘帶領團隊打造了觀背村的文化部落。

  2015年,“扣娘有布”進駐文化部落,以展示民族服飾、品味珠寶、默讀老物件等形式,為觀背村發展民俗風情文化增色添彩。除此之外,還有“驢吧”“雅苑”“創享家”等特色鮮明又具觀賞價值的場所。

【網絡媒體走轉改】觀背村的“蛻變記”:新時代新農村的新模型

 

  觀背村舊宅改造的休憩場所。(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 攝)

  在求變中,觀背村選擇了“走出去,請進來”的新農村發展之路,召集各文化圈層的人士,尤其是各文化團體的負責人,群策群力,共圖發展。通過挖掘自身優勢,整合社會團體和民間協會的資源,匯聚以文化為主題、藝術為載體的發展平台,打造出了一個文化與藝術共享的部落。

  觀背村在新農村建設中保留了自己獨有的鄉愁田園風光的氣息,也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條可供參考的未來發展道路。現在,人們走入觀背村,看到的是一條條干淨的鄉道和一幅幅精美的壁畫,聽到的是一陣陣歡聲笑語和一句句良言善語,感悟到的是新農村建設所帶來的幸福和希望。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