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12期

輿論引導是黨報宣傳的一項重要功能

栗  萍
2018年01月19日10:19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作為區域性的地方主流媒體,如何通過輿論來引導和影響社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是地市級黨報的功能和使命,也是提升其傳播力、影響力、權威性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黨報﹔策劃﹔輿論引導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2-0066-02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他在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好輿論引導。所謂輿論引導又稱輿論導向,即運用輿論操縱人們的意識、引導人們的意向、從而控制人們的行為,使他們按照社會管理者制定的路線、方針、規章從事社會活動的傳播行為。新聞媒體的使命就是通過輿論來引導和影響社會。

黨報作為區域性的地方主流媒體, 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鞏固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麼,如何通過輿論來引導和影響社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是地市級黨報的重要功能和使命,也是提升其傳播力、影響力、權威性的重要途徑。《信陽日報》始終不忘職責與使命,不斷探索、實踐,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2016年7月19日—20日,信陽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由於短時間內降雨量比較大,部分鄉鎮出現災情。一些自媒體迅速在社交網絡片面刊登個別路段、社區積水照片,引起大量轉發,在廣大群眾中一度造成恐慌。在這個特殊時期,報社一班人始終清醒地認識到黨報所肩負的重大責任和使命,積極、穩妥、負責地組織策劃和組織這次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充分發揮了地方主流媒體正確引導輿論的積極作用,旗幟鮮明、導向正確、引導有力,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可圈可點的經驗與做法。可以說,通過這次突發事件的專題報道,報社經受住了一次非常嚴峻的挑戰與考驗,打了一場漂亮的宣傳戰役。

一、精心策劃,快捷報道

7月19日夜近12點,信陽下起了瓢潑大雨,瞬間雨霧籠罩了整個市區,城區街面成了小河,一直到天亮,雨勢仍未減弱。7月20日早上一上班,信陽日報社立即組織召開編委會議,圍繞做好突降暴雨報道進行策劃。會上,大家統一了認識,認為當務之急是積極主動做好輿論引導,消除網上不實傳言,消除群眾的恐慌心理。會后,要聞採訪部、民生新聞部、攝影部記者冒著大雨,分頭行動,到各級防汛指揮部了解汛情,以及正在採取的應對措施。奔波一天的各路記者連夜趕寫稿件,並將稿件匯總成一篇紀實通訊。7月21日,在《信陽日報》一版倒頭題刊發了一篇題為《超前部署 上下聯動 我市積極有效應對7.19強降雨》的消息,對信陽市中心城區、各縣區積極採取措施,有序應對強降雨,盡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進行了全面反映。當日的民生新聞版也用了半個版,通過記者的筆和鏡頭,客觀地記錄了暴雨下城區排水情況、民警有序指揮交通情況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群眾的恐慌心理,有力地引導了輿論。隨著這些直觀、客觀的新聞報道在黨媒不同平台的快速傳播,一些引起群眾恐慌的不實傳言慢慢消失了。

事實証明,面對各種災情,黨報等主流媒體必須迅速利用自身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對災情加強輿論引導,在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及時准確、公開透明、開放有序地進行報道。同時,新聞工作者也隻有擔負起媒體的責任,從講政治的高度把握社會現象的性質和意義,客觀、准確、及時地傳播讀者想知道的事,強化新聞報道的指導性和引導性,才能在政府和群眾之間起到橋梁和疏通的作用,從而因勢利導,真正發揮出主流媒體在輿論引導方面的權威作用。

二、澄清謬誤,准確報道

輿論有是非之分,信息有優劣之別。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變化,使新聞傳播格局和社會輿論環境進入前所未有的多元生態,也給黨媒帶來新的變化、新的挑戰,黨報就應當理直氣壯地站出來,引導主流輿論,發揮好澄清事實、疏導情緒、穩定人心的作用。反之,則會增加讀者辨別是非的復雜性。

信陽舊城區由於建設年代久遠,地下排水系統老化,遇到強降雨時,很容易造成大面積積水,給群眾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不便。近年來,信陽各級各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將其當做改善民生、服務百姓的“十件實事”來抓,通過對地下排水管網的更新維護,以及內河的治理,老城區大部分地方的排水系統有了極大的改善,實現了極端天氣下的排水暢通。然而,大部分老百姓並不清楚這些變化,再加上互聯網時代信息來源廣泛,魚龍混珠,真假難辨,人們容易一葉障目,對災情進行無限放大,形成不滿情緒,影響黨和政府形象以及大局的穩定。所以,這次的報道如果得當,就可借此機會澄清不實傳言,消除群眾誤解。反之,則會加劇群眾與政府之間的矛盾。

編委會后,信陽日報要聞採訪部、民生新聞部、攝影部記者冒著大雨,到氣象局、水文監測站、容易積水社區街道等地深入採訪,了解情況,現場報道。記者現場傳回的除有文字外,還大量使用新聞圖片,使報道內容更顯客觀、准確,加之版面安排醒目、現場感強、說服力強,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客觀、真實地反映輿情,及時、正確地表達公眾輿論,既是一個媒體滿足受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聞工作者必須承擔的責任。這次報道,信陽日報堅持新聞真實性,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數字說話,客觀、准確、公正地報道災情,及時地澄清了謬誤,避免了流言泛濫,很好地掌握了輿論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增強了黨報的社會影響力。

事實証明,發揮好黨報的輿論引導作用,必須要強化精品意識,打造精品新聞。在採寫新聞稿件時,務必堅持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新聞來源必須准確,報道內容必須真實,分析評價必須客觀公正,切忌道聽途說,以訛傳訛,閉門造車。在編輯稿件時,務必嚴謹細致,逐字逐句編輯,既要把好文字關,又要把好導向關;既要注重稿件真實性,又要在此基礎上升華原創作品,精心做好標題,以點睛之題吸引讀者,切勿用偏離主題的標題誤導讀者。同時,通過新穎的版面語言,以讀者喜聞樂見的報道方式,架起黨報與讀者溝通和交流的平台,從致力於新聞作品的可讀到實現新聞報道的悅讀。

三、形成聲勢,多樣報道

當前,網絡媒體以其傳播的及時、快捷,以及文字、音頻和視頻等形式的多樣性,受到許多讀者歡迎。早在2014年,中央為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全力助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把“媒體融合”議題第一次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成為頂層設計的一環。當下媒體形勢的嚴峻性,急需黨報從思想觀念、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加快媒體融合,建設新型主流媒體,以更好地適應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需要,來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提高黨媒的社會影響力以及輿論引導能力。

有人說,檢驗媒體融合是否成功的兩條標准,其中之一的新聞融合,就是是否改變單向傳播模式,提高互動性,實現立體式、矩陣式、滾動式發布,提升傳播力,對某一個新聞事件,微博、微信、手機報、網頁與報紙及時聯動,根據各自的傳播特點,發揮各自的作用。新媒體側重於速度快,反映及時,告知人們發生了什麼﹔報紙則可以把新聞做大、做深,告知人們新聞事件發生的詳細原因、結果,來龍去脈。同一個新聞事件,以不同的報道形式出現,從而形成立體式宣傳,以滿足不同渠道受眾了解新聞事實的需求,提升黨報的傳播力。

近年來,信陽日報社圍繞“辦一流媒體、創一流業績、建一流隊伍、樹一流形象”的奮斗目標,充分發揮以日報為主體、晚報和新媒體為兩翼的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輿論、助推發展,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日漸增強。在對這次“7.19”強降雨的報道中,《信陽日報》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優勢,利用多年來在讀者中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多角度入手,多角度出擊,靈活運用消息、通訊、圖片等多種形式,通過記者一線深入採訪,現場了解雨情及各級採取的應對措施,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多平台發布,《信陽日報》《信陽晚報》、新媒體中心整合資源、整體作戰,形成輿論引導的強勢。信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發揮網絡媒體的優勢,第一時間制作出《抗洪救災,眾志成城》專題,在做好日常新聞發布的同時,還積極採用圖集、圖文等報道形式,第一時間報道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要批示、親自深入救災一線的動態新聞,抗洪救災前線的先進事跡和災區人民群眾自救的情況,為受眾提供更多新的動態的信息,以正視聽,不僅嚴密注意輿情監控,而且做到了網絡輿情的正確引導。這次報道,也是信陽日報社利用《信陽晚報》、新媒體進行“多兵團作戰”的又一次嘗試。

“7.19”強降雨報道的另一個亮點就是多體裁報道、多形式展示。這次報道除消息、通訊、圖片外,還有要聞版的重頭評論員文章,以及民生版的小短評,充分發揮了言論的旗幟作用。新聞是報紙的主體,言論是報紙的旗幟和靈魂,是報紙的觀點和立場,也是引導輿論的有力武器和檢驗一個媒體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標志。對黨報來說,言論是提升輿論引導力、增強報紙影響力核心要素之一﹔對讀者來說,言論具有釋疑、解惑、辨識、明理、動情、引領、聚力等導向作用。要想發揮好黨報的輿論引導作用,就要加強新聞言論寫作,發出主流媒體自己的聲音,發揮黨報言論在引領社會輿論中的獨特作用,提高黨報的傳播力和權威性,體現黨報評論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總之,地市級黨報在面對突發輿情時,必須始終堅持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始終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審時度勢,積極作為,主動發聲,自覺承擔輿論引導職責,充分發揮思想引領、輿論推動、精神激勵的作用,快捷、准確報道,多途徑、多形式報道,架起與讀者的溝通橋梁,為黨和政府解憂。

參考文獻:

[1] 鄭興東,陳仁風,蔡雯.報紙編輯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12-01.

[2] 范敬宜.總編輯手記[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0-11-01.

[3] 新聞學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組.新聞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