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12期

以“中年油膩”為例解讀網民群體狂歡現象

黃  敏
2018年01月19日10:2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馮唐微博上一篇名為《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的文章,讓“中年油膩”一詞走紅網絡空間,一時間讓中年男性群體走進網民視野中,營銷號、網絡大V、網民多方參與,推動話題走向高潮,隨后“中年油膩男”“中年庸俗女”等標准出爐,討論的群體逐漸擴散到中年群體外,形成了網民群體狂歡的現象。本文擬從心理學的角度著手,分析出現網民群體狂歡的心理原因,並由此反思這一現象。

關鍵詞:“中年油膩”﹔網民群體﹔狂歡現象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2-0109-02

安德魯·基恩曾在《網民的狂歡:基於互聯網弊端的反思》中提到一個有力的論述:勿沉醉於民主理想,卻扼殺了專業主流媒體存在的價值。[1]媒介的變革導致信息接收、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變化,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的便捷性、迅速性和及時性,讓網民群體能夠更加及時、快速地參與網絡生活環境中,而在相對自由的網絡空間環境中,由於缺少把關人的監管,部分網民群體的理性缺失,容易被一些敏感信息刺激,進而形成網民群體狂歡的現象。

一、“中年油膩”由來

近期,知名作家馮唐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的文章,一時間讓步入中年的男性集中出現網絡空間上,引發了網民熱烈討論和瘋狂轉發。截至2017年10月30日,該篇文章轉評數達1.2萬+,點贊數達1萬+。[2]“中年男”“油膩”等詞刷爆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網民紛紛羅列自己心中“中年油膩男”的標准,並出現了諸如《油膩中年男的2000個表征》等的一系列文章,一瞬間,網民群體在網絡空間掀起繼“保溫杯”后,關於“中年油膩”男性的討論熱潮。

(一)營銷號借勢炒作話題走熱

當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在認識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固定、模式的看法,並且把這種觀點、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一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征或屬性,而忽視個體存在的差異時,就形成了對某一事物或物體的刻板印象。基於刻板印象的影響,大多數網民對“中年男性”的群體形象定義為“肥胖”“油膩”“猥瑣”等。如微信公眾號“保險八卦女”發文《保險是檢驗中年油膩男(女)的最好標准》,“智聯招聘”發文《那些油膩的中年男人,不過是未來的你》等,讓話題在很短的時間內掀起了一定的網絡熱度。

(二)網絡大V參與話題討論

網絡大V作為網絡空間中意見領袖,其言論容易影響網民的看法、態度。大多數的網絡大V本身就屬於中年人,且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通過調侃、戲謔的話語方式,列舉“油膩男”“庸俗女”的各種標准,掀起話題討論。話題的趣味性激起網民參與話題討論的欲望,調動網民的參與熱情,同樣地也提高話題的熱度。如擁有114萬粉絲的@老徐時評發微博,稱“這下男女齊啦,油膩、庸俗中年男女各20條,看看你身上有沒有?”短時間內,該條微博獲得474條轉發量,125條評論量。[3]在評論中,不少網民將這些標准作為參照物,審視自身,也提高網民的參與度,推動話題走熱。

(三)戲謔性、娛樂化推動話題走向高潮

“中年油膩”在馮唐的微博中本意是指人到中年切莫放棄收拾自己,抱著學習的心態去感知新鮮事物,學會善待生活善待他人。而在網民群體積極參與下,話題從中年男性危機的討論,演變為“中年庸俗女”標准,甚至逐漸擴散到中年群體以外,導致“中年油膩”演變成一場網絡狂歡。“中年油膩男”“中年庸俗女”的標准出爐激發了網民的代入感,推動話題走向高潮。

這樣,由“中年油膩”引發的一場網民群體狂歡走紅網絡。

二、網民群體出現狂歡現象的心理分析

當網絡上出現無數網民為某一事件和現象,發起群體性討論或者爭議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一事件的行為或者現象與網民自身的興趣愛好、個人的情感因素、認知傾向選擇性等等的心理需求相契合的作用下,產生的結果。K·勒溫(Kurt Lewin)認為,個人的一切行為(包括心理活動)是隨其本身與所處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的。每一次網絡集體狂歡現象下的網民都會有一種因“自我”倍增而產生的興奮感,集體興奮力量異常強大,刺激和推動著網民不自覺地加入到集體意識中去並樂此不疲地深陷其中。[4]

(一)從眾心理

無論是網絡空間,還是在現實的環境中,當處於在群體傳播的過程中,無論是心理暗示、情緒感染,還是其他情感同一化,都能夠逐漸地形成群體的意識,並且對個體的態度、認知、看法以及行為產生影響。“有意識的人格消失,無意識的人格得勢,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傳染作用而轉向一個共同的方向。”[5]從這個理解上說,當個人融入群體,成為群體生活中的一份子時,其心理和行為也會逐漸趨於相同。在網絡空間中的集體狂歡,由於海量的信息、多元化的選擇,在事件發生后,因為網絡媒介的議程設置對議題進行了選擇,容易形成一種統一的意見,受沉默螺旋理論的影響,與統一意見不相符的雜音或者異議,就會逐漸被淹沒,甚至到沉默,沒有一點點雜音出現在網絡空間中。而作為旁觀者的其他網民,由於是在事件或者現象發展的過程中參與進來的,不能直接了解事情的全貌,就會被被網絡空間表現的主流輿論聲音感染、認同,並加入到同質信息的傳播中。這種群體一致化的現象,可以被稱作群體極化,而極化產生的馬太效應,讓群體傳播過程中,個體的思想情感發生變化,逐漸弱化,或者消失,最后趨同於這個群體,產生符合網絡狂歡現象下群體要求的某一行為和態度,逐步地趨同於群體同質化,增進與強化了集體狂歡現象。“中年油膩”最開始只是一則微博貼文中產生,主要解釋中年男性生活遇到的危機,但是當參與的網民開始聚集后,網絡空間評論逐漸形成對中年男性的討論,列舉“中年油膩男”的特征,最后演變成為集體聚焦中年危機問題的關注,讓網民群體集體關注這一現象,從而產生狂歡。

(二)集體無意識

大多數情況下,網民關注網絡上的熱點事件或某一狂歡事件,很多時候,都是以一種“路過”“看客”“旁觀者”的心態,或是一種僅僅是因為當前“無聊”的狀態,而在網絡空間中觀望,是一種瀏覽、看看,或者被稱作刷屏的一種狀態。而當網民開始參與熱點事件的時候,他們就會去了解事件,就會被事件的主流聲音去引導,這樣,網民就成為集體行為的一員,就已經是成為“無意識”的行動者,他們在網絡評論中評論、互動、轉發,甚至線下討論。在“中年油膩”狂歡中,原文上是一種方式介紹,即如何避免中年危機,而在事件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演變成網民對“中年油膩”男性特征的探討。

(三)娛樂心理

任何一場狂歡的背后,都有娛樂的成分所在。在人們的潛意識中,都有對娛樂的追求,而狂歡的本質,也可以理解為娛樂,是一種大眾性、戲劇性的,是具有娛樂的功能。在集體狂歡事件中,網民的情緒是缺乏理智思考,更多的受到網絡空間環境的影響,容易被同一化的情感因素暗示、感染甚至是煽動蠱惑。當網絡空間中,群體網民的情感在逐步地形成、積累,並達到一定程度后,通常情況下,網民容易出現狂熱的舉動。在“中年油膩”狂歡中,隨著網民的積極參與,一場關於中年危機的話題逐漸由中年群體向外擴散,形成也開始有人反“中年油膩”,逐漸形成兩個群體的互動,而評論的內容更多也是調侃、戲謔。如知名段子手“留幾手”曾發文表示,“油膩了又能咋的?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我樂意干啥干啥,礙著誰事了?人到中年,就得隨性,洒脫。該吃吃該喝喝,喜歡盤手串就盤起來,有點肚子沒事。”

三、關於狂歡現象的反思

從“保溫杯”到“中年油膩”,掀起一股對中年人群體的關注,進而形成一種全民參與,辨識所謂的“中年油膩”的標准。這些狂歡現象的背后,帶來一些反思。

一是網民需求在發生變化。網絡空間信息多元化,網民獲取信息不僅僅只是為了滿足信息知曉的層面,一定程度上,參與網絡空間的討論,更多地是結合自己現實社會需求,提出的精神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樣地,無論是現實環境,還是網絡空間,民眾的需求與關注不僅僅局限於滿足需求理論中最基礎的物質生活的滿足,更多的是美好生活向往。“中年油膩”的火熱,一方面是當下中年男性群體的形象體現,另一方面也有這一群體對自己生活現狀的嘲諷,甚至是折射出自己渴望擺脫現實困擾的心態。

二是網絡空間傳播方式的變革為狂歡現象提供了技術支撐。網絡普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帶來了傳播的巨大變革,傳播渠道多樣化,信息多元化,傳播效度強化等等。讓某一現象能在網絡空間上快速形成話題討論,從而抓取網民“眼球”。

三是網絡空間中要求網民更進一步增強網絡素養。雖然網絡空間形成了自由網絡交流場域,網民可以“自由”發言,“人人都是記者”,可以制造話題,形成熱門話題,但是若對某一現象中虛假信息和不實言論不加思索的傳播,容易引發“群體極化”,影響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 安德魯·基恩.網民的狂歡:關於互聯網弊端的反思[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2] 馮唐: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EB/OL].https://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67335584902428,2017-10-27.

[3] “中年油膩”是怎麼一步步引起輿論狂歡的[DB/OL].http://www. sohu.com/a/ 201322725_114751,2017-10-31.

[4] 劉慧瀛:網絡集體狂歡現象下的網民心理動力 [EB/OL].http:// 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206896/225175/14980639.html,2011-06-23.

[5]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18.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