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業認証推進我國新聞教育質保改革
摘 要:以美國專業認証為參照,我國開展新聞學專業認証在契合高等教育發展、嚴格專業准入、解決人才培養瓶頸以及提升國際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結果導向”和“質量持續改進”的核心理念,通過設立認証組織、完善認証標准、改進認証方法,以促進中國特色新聞學專業認証體系的建立,推動我國新聞教育質量保障改革和人才培養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聞學﹔專業認証﹔質量保障﹔ACEJMC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2-0147-02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快雙一流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而“專業認証”作為國際主流的質量保障機制對於改革傳統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2017年5月,教育部高教評估中心對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展開了新聞學試點專業認証,標志著我國專業認証工作向人文社科領域的拓展。如何以專業認証為契機,構建高效的教育質量保障機制、探索創新的新聞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我們迫切思考的問題。
一、新聞學專業認証的界定
專業認証是由專業性(professional)認証機構對專業性教育學院及專業性教育計劃(program)實施的專門性(specialized)認証。認証機構組織學界業界專家根據一定標准考量教育機構專業設置、課程規劃、教學、師資、資源設備等,以此確保人才培養符合專業要求。主要涉及工程、醫學、法律等與人民生命、安全、衛生、財產相關的專業。
新聞學專業認証即由認証機構對教育機構新聞專業培養計劃和培養能力進行專業性評估。新聞學專業認証不是評優而是摸底,凡是達到認証標准,即可通過認証,是對教育機構人才培養合格性的檢查和評價。認証實施主體主要涉及高校系統、行業專家以及社會相關利益者三個方面,具體包括新聞院校、綜合性大學新聞學院(系)、教育界人士、新聞業界人士、用人單位、學生等。專業認証作為一種外部質量干預和監督機制,旨在保証未來的新聞學專業學生獲得質量可靠的、與其職業發展密切聯系的專業教育。
二、美國新聞學專業認証簡介
1.美國新聞學專業認証概況。高等教育專業認証始於美國。目前,美國新聞與傳播教育的權威認証機構是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認証委員會(The Accrediting Council on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s,簡稱ACEJMC)。它由15個美國頂尖水平和規模的新聞教育協會和行業協會構成,這些組織的代表組成認証委員會決策專業認証是否通過。目前,委員會共25名成員,包括正副主席2位、學界代表11位、業界代表10位及2名公共成員,分別來自報紙、廣電、廣告、攝影、公關、專業社團和新聞傳播教育界。
美國新聞專業認証包括目標管理與行政、課程與教學、多樣性與包容性等九項標准,每項標准下又設定具體指標及所需証明材料等。認証標准體現出ACEJMC對新聞教育的理解和價值引導,比如強調學生在專業技能基礎上的通才教育、強調師生多樣化等。截止2017年8月,通過ACEJMC認証的新聞與傳播教育項目共涉及118所 [1]學校,約佔美國新聞傳播教育的25%。包括哥倫比亞新聞研究生院、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等著名院系。經ACEJMC認証的符合新聞教育標准的學校和專業通常被公眾認為擁有相當程度的教育水准。
2.美國新聞學專業認証特點。認証機構的民間性。ACEJMC民間的獨立第三方性質有利於保証認証的客觀性和權威性。ACEJMC能盡量公開公正公平的對各院校新聞專業進行客觀評判,從而建立社會權威度和認可度。在內部組織建構上也能最大程度的實現民主分權,使得業界、教育界以及公共社會各方聲音都得到均衡表達。另外,這也意味著專業教育機構參與認証是自下而上的自願行為,這種學校對認証的自適應過程有利於促進學校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監督。
認証標准的包容性。出於對各教育機構獨特性的尊重,ACEJMC對專業課程、教學計劃不作具體規定,而是重點審核高校專業自我設定培養目標與教學實踐以及學生學習成果之間的達成度和符合度,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的一體化反向設計。這給各高校的專業教學設計提供了很大的自主空間,可以充分整合自身優勢資源開展特色化教學。
認証機制的持續性。ACEJMC認証不是一個短期行為,而形成長效機制。認証通過有效期為6年,並設定有效期內定期抽查評估制度。這種認証效力的“非終身性”促使其專業教育的持續改進,形成質量監控機制。
三、我國開展新聞學專業認証的現實意義
我國的新聞學專業認証工作處於試點階段,共有三所高校參與試點工作(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認証工作的開展對於現行體制下我國新聞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契合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的最新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2030行動框架》提出“確保全納、公平的優質教育”的目標。其中“全納”“公平”體現了教育的廣度,“優質”體現了教育的深度。優質教育作為公民教育權利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新要求。在國內,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2.7% [2],正處於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向普及化階段的過渡。在此背景下,雙一流建設的啟動成為廣度發展基礎上深度發展的戰略導向,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創建需要一流專業來支撐。
2.嚴把新聞專業教育的准入門檻。目前,國內設有新聞學專業的高校307所 [3],包括新增的綜合性大學、專升本的地方性院校。辦學主體多元化以及院校數量的劇增,使得很多高校在師資隊伍、課程組建、教學資源並不完善的情況下就盲目上馬或擴展專業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新聞學專業認証作為合格性評價,不僅對高校新增新聞專業開展初始認証,也對完成一個辦學周期以上的新聞專業教學質量進行再認証。這就有利於對新聞專業開辦和發展給與嚴格把關,為學生專業選擇、用人單位擇優選才等提供依據。
3.解決新聞人才培養的瓶頸問題。教育部自2004年起對全國高校開展了“水平評估”“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這些評估都以學校為對象解決高校共性問題。而新聞學專業在人才培養理念、黨和人民需求、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等都有其特殊要求。因此,通過專業認証規范化、針對性的評估新聞學專業教育,有助於新聞學專業的各項質量標准的建立,確保新聞學專業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問題解決,從而保証未來新聞人才的培養質量。
4.實現專業國際化交流的必經之路。由於意識形態差異,我國新聞學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在國際化方面存在不足。既局限了對國際前沿理論的認識視野,也極大影響了我國在全球新聞傳播教育體系中的話語空間。國際上實施專業認証的一個內在動力即實現國際互認。雖然現階段我們無法實施新聞學國際互認,但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專業認証體系,構架交流與對話的新維度,有利於新聞學專業融入國際新聞教育,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
四、我國新聞學專業認証的實施與思考
基於教育部前期開展工程教育等專業認証的實踐經驗,並結合本次我院試點工作體會,筆者認為,積極創建具有中國特色又符合國際理念的新聞學專業認証體系對於推進我國新聞教育質保改革具有積極作用。
1.樹立先進的認証理念。作為國際主流的質量保障機制,專業認証倡導三大核心教育理念:一是“以學生為中心”。即培養目標的制定、專業教學的設計和實施要以全體學生為對象,並將學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作為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二是“結果導向”。即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展開和評估是以畢業生最終獲得的學習成果為導向。從問題出發,從實際需求出發進行反向設計,實現課程環節和資源配置的最優化。三是“質量持續改進”。即以培養目標為依據,對課程設置、教學條件、教學運行、教學成效等各個環節實施動態化、持續性的評估,並對教學問題進行持續跟蹤,不斷推動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2.建立專業的認証組織。按照“管辦評分離”精神,新聞學專業認証的實施應積極聯動政府、學校以及社會三方,建立第三方機構為主體的外部質量保障機制。筆者認為,在高教評估中心帶領完成試點工作后,應借鑒國外經驗,以授權委托或籌建專業認証協會實現分權機制。專門認証組織的建立,有利於形成專業化、常態化的管理監督機制,促進新聞學專業認証工作的穩步推進﹔其第三方的背景更容易將教育者、學生與業界、用人單位、其他組織以及國際機構進行對接,充分關照相關利益者的多方需求。目前,我國中國工程教育類已經組建了由教育部主導的“專業認証協會”開展具體認証工作。
3.完善專業的認証標准。根據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規劃,專業認証與院校評估是支撐整個質量保障體系的兩大支柱。在具體定位中,院校評估側重分類指導(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而專業認証則側重分級指導(三級體系)。目前,教育部推進的理農人文社科專業認証均為第三級(最高級)認証。因此,應按照“以評促強,追求卓越”的精神,建立與國際同級同類專業相符合的“第三級”認証標准,並逐步完善分級認証標准。在具體標准上,應學習美國“抓大放小”的原則。如ACEJMC為保証新聞教育“通才”的價值取向,規定學生必須修讀72個非新聞傳播專業課程學分,佔學生總學分60% [4],但對具體課程的設置和選擇不作硬性規定。這種帶有明顯導向性的比值要求能使得在實際教學設計中將專業認証的要求落地,切實保証專業教育質量和方向,同時又體現了對各個高校新聞專業特色化發展的尊重。
4.採取科學的認証方法。專業認証採取自評報告和專家現場考察相結合的形式,強調數據、材料、事實對報告的支撐性、明示性。這種方式能較好的實現認証指標的統一,保証認証的信度和效度。但在實施中,過於倚重數據和效果的評價方式與人文學科本身內容抽象、影響內化的模糊性特點存在沖突。比如此次試點單位在計算課程達成度時,需要將所有課程試卷或作業進行指標點分解,計算每道題對於培養目標和畢業能力指標的貢獻值,而實際上,即使是試卷考試,新聞學課程的很多知識技能都是綜合性的,是融會貫通的,如果按純量化計算,反而不夠科學合理。筆者認為,結合新聞學等人文專業的特點,在強調狀態數據分析先行的基礎上,應努力實現“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過程評價”與“效果評價”相結合,“事實判斷” 與“價值判斷” 相結合的認証方法,更加可靠准確。
參考文獻:
[1] 項目通過數量[EB/OL].http://www.acejmc.org/accreditation/faq.
[2] 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moe.edu.cn/jyb_sjzl/sjzl_fztjgb/.
[3] 全國新聞傳播類專業布點1080個 在校本科生23萬[EB/OL].
[4] http://media.sohu.com/20131018/n388467179.shtml.
[5] 白淨.美國新聞與傳播教育改革及創新[J].新聞記者,2015(7):81.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