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彩色動態甲骨文表情包 帶著遠古記憶走紅網絡

張禎希
2018年01月26日07:41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贊”,用甲骨文怎麼寫?

  從龜甲獸骨到手機屏幕,遠古文字與流行表達的跨時代聯袂引發網友點贊。圖為甲骨文“贊”(左)和“美”。(均陳楠供圖)

  ▲從龜甲獸骨到手機屏幕,遠古文字與流行表達的跨時代聯袂引發網友點贊。圖為甲骨文“贊”(左)和“美”。(均陳楠供圖)

  ▲帶著甲骨文元素的創意設計融入當下生活。

  一組甲骨文表情包正走紅網絡。古老的甲骨文被搭配上各種色彩,做出卡通化的局部動態效果,演繹出“女神”“贊”“上天”等網絡流行語。從龜甲獸骨到手機屏幕,遠古文字與流行表達的跨時代聯袂,引發網友驚呼:“快收藏,甲骨文竟然這麼有趣”,也讓人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時尚潛能。

  表情包的設計者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教授。他從1999年開始致力於甲骨文與藝術創作的結合,甲骨文成了他多年來馳騁設計圈的一張文化名片。去年由他設計的“漢儀陳體甲骨文”藝術字庫全面上線。時下這套俏皮活潑的甲骨文表情包,正是基於字庫基礎上“二次創作”的衍生設計作品,瞄准的是年輕一代。

  “讓傳統與現代擦出火花,是設計領域的一大趨勢。甲骨文既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符號,又是符合當今設計潮流的創意字符。”在陳楠看來,這些鐫刻中華文化基因的最古老文字就像一塊塊高質量的“文化原石”,想讓它們在當代大眾生活中熠熠生輝,不僅需要學術性研究性的開鑿,更需要創意、科技領域對其藝術化、數字化的打磨。

  讓商朝“照相機”中一張張精美照片呼應當下生活

  陳楠1995年畢業留校任教23年來,教設計也做設計,而“美術字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在興趣與專業的雙重驅使下,甲骨文成了他專攻的設計領域,在甲骨文表情包之前,他做過甲骨文小動畫、甲骨文明信片等設計,就連自己工作室的標識用的也是一串甲骨文。用最年輕、最有活力的方式設計傳統文化,是陳楠從事設計行業的一個小目標。

  讓甲骨文進軍表情包領域,是為了讓古老文字搭上最時尚、最年輕的“社交快車”,同樣也出於網絡時代符號化傳播回潮的考慮。陳楠說:“甲骨文體系就像一台商朝的照相機,我們的先民將目光觸及的萬事萬物化為龜甲上形象的文字符號,透過這些質朴的圖案,一幅幅千年前的生活畫卷向我們緩緩展開。而現在,不少輸入法中能直接打出顏文字,各類表情包更是層出不窮,這恰恰是圖像化傳播的某種回歸,是甲骨文登上時尚前沿地帶的巨大契機。”

  絕不選用網絡用語中一些格調不高、低俗的詞匯,是陳楠在表情包創作中給自己設下的底線。與網絡流行語“混搭”,主角仍然是甲骨文之美,揭秘的是甲骨文的造字原理,這讓表情包更像是一個個寓教於樂的甲骨文字推廣教材,靠精巧的設計感與文化含量圈粉年輕用戶。“上天”一詞中,組成“上”字的兩條橫線微微彎起,如同一架飛船,“天”字又如同一個小人﹔動態表情中,“小人兒”跳上“飛船”向上飛去,是對詞意的形象演繹,又讓人們迅速記住了這兩個文字的甲骨文寫法。在流行語之前,陳楠還設計過一套“生肖表情包”,這可以被視作童趣版“認字教材”:鼠、牛、虎、兔等甲骨文字符旁,畫著與字形相似的動物卡通圖像,象形字的由來一目了然。

  親手繪制甲骨文字庫,讓古文字活在當下

  甲骨文表情包一朝走紅網絡,這背后其實是貫穿近20年的甲骨文藝術創作的研究設計積累。1999年啟動“數字化甲骨文”設計計劃。陳楠採用更適合當下審美的流暢線條的直線體與幾何審美,手寫出了一個個視覺風格統一的甲骨文字,並從2016年開始與字庫公司合作,將這些文字生成真正的字庫。這便是“漢儀陳體甲骨文”———全球第一套甲骨文藝術字庫誕生的由來,字庫1.0版本中的甲骨文字已經達到3500個。

  數字化了的甲骨文,提高了用戶使用甲骨文圖案的效率,也讓古老的文字得以進一步融入當下生活的方方面面。下載字庫,輕鬆點擊鍵盤就能敲打出甲骨文﹔增加一定的動畫效果與設色,可以設計出趣味甲骨文表情包﹔通過甲骨文字符的巧妙組合與故事化的添加,能夠創作出一系列主題各異的甲骨文文字畫……遠古文字就這樣“活”了起來。

  “受到出生時代背景的局限,甲骨文作為一種文字樣態,在當下的實用價值並不高。漢字其實始終在逃脫作為語言記錄符號的唯一屬性,應用於中國人衣食住行的每個細節。另外我們也需要享受文字的美,就像數字化時代我們依舊需要毛筆字一樣,裹挾著文化鄉愁與文脈記憶的審美體驗本身,即有著極高的傳承價值。”陳楠說,用藝術化與數字化結合的方式活化甲骨文,是為了讓其超越文字和字體本身的意義,成為一種承載民族文化基因的獨特審美符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