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天津市東麗區:走科技路吃北京飯 產教融合釋放喜人能量
裊裊蘆影,悠悠雲嵐。一場以“新時代新使命”為主題的教育盛事日前在天津東麗湖畔召開,40多位高校書記、校長相聚一堂,為新時代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建言獻策。
人民網2017大學校長論壇於12月16日在天津市東麗區舉行,嘉賓圍繞“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孫曉川/攝
“如何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成為嘉賓們探討的熱點議題。
“高校服務地方創新發展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理念,特別是政府的理念。”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院長雒建斌院士深有體會。“高校到地方服務,產生效益往往在若干年后。在東麗區,我們離學校有一定距離,把學校的前期工作產業化,變成真正可用的產品之后,就有風投人對接、產業界對接,還有一定的研發空間。這種模式將技術、資本和產業相結合,對推動世界高校教育變革發展有重要意義。”
“當初雒建斌院士帶著清華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來到天津,很多行政區和功能區拋來橄欖枝,雒建斌院士最終選擇了東麗,原因就四個字——‘理念一致’。”同在論壇現場的天津市東麗區副區長楊灝望向雒建斌院士,“這裡的理念,就是我們科技強區的總目標。”
科技強區發展理念的背后,則彰顯著東麗區不平凡的城市夢想。
走科技路吃北京飯。早在2012年,東麗區就開啟了“122”計劃,實施“百千萬”工程,提出“用5到7年時間引進100家科研機構、培育1000家產值超億元科技企業和發展1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大院大所、重點高校及各類優質科技資源提升全區科技創新水平,改善人才結構,打造經濟轉型升級版。
“東麗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條件,決定了我們隻能走科技創新之路,向科技要效益,而大院大所正是創新要素的集中所在。”東麗區委書記尚斌義對東麗區的發展道路有著清晰的規劃,“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吃上長遠的飯、戰略的飯、可持續的飯,以東麗之為助推天津之進。”
清華大學來了。
2012年,清控科創(天津)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東麗區華明高新區管委會共同打造的全鏈式高科技產業園區——科創慧谷(天津)園區正式成立,園區依托清華大學雄厚的技術實力與產業資源,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2014年,東麗區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歷史性機遇,將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承接首都資源的重中之重。作為北京產業資源的重要承接地,科創慧谷(天津)園區成功引入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創新研發中心,以及以清華大學汽車系、精儀系、材料系成果轉化為代表的重大項目。
“優秀的技術成果不應止步於實驗室,而是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產業、服務於人們的生活,高端院的成立就是要搭建起科研與企業之間的橋梁,讓科研技術從實驗室裡走出去。”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永勇深諳產教融合之道。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崔新耀/攝
“清華基因”帶來集聚效應,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中科院自動化所、電工所、光電院、微電子所、中國檢科院、清華海爾全球創新中心等30余家“國字號”或行業領先的高端研發機構“相中”東麗。截至目前,東麗區累計引進、建立科研機構104家,先后與41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
“不僅要招得進來,關鍵是要落得住。團隊來了,不是一下就能產業化了。”楊灝舉例說,“好比4×100米接力,沒有第一棒的快速啟動、第二棒的堅持、第三棒的彎道超越,就沒有第四棒的沖刺獲得冠軍。”東麗集中精力將研發成果對接市場需求,為基礎研究、為高校、為人才和團隊提供更好的第三棒、第四棒的空間和政策服務體系。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東麗區以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搭建為基礎,打造“東麗湖論壇”等具有東麗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品牌,為科研院所提供全方位支持。截至目前,東麗區舉辦論壇主題演講104場,互動討論活動21場,對接各類科技成果項目112個,促成合作項目57個,搭建起“政產研金才”五位一體的協同創新平台。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對接,成果是核心,資金是動力。“東麗區搭好‘科技金融之橋’,為全區科技產業加速發展插上‘金融之翼’。”東麗區委副書記、區長孔德昌介紹說,圍繞科技創新,東麗區全力打造科技金融產業鏈,採用“一城一鎮三基地六園區”聯動模式,積極融資融智融才,以產城融合理念為指引,建立中麗產城融合發展基金,高標准規劃建設東麗湖科創金融小鎮,重點發展股權投資和金融科技業態,配套吸引傳統和新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落地辦公,積極打造北方股權基金集聚區、京津冀科創金融示范區、北方金融第三方服務中心和全國首家金融科技小鎮,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科創金融高地和創新服務品牌,助力企業騰飛,實現質的飛躍。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天津市企業家工作會議精神,東麗區又拿出了“干貨”,實施企業家培養、政企暢通、企業家服務、企業家激勵、企業家助業、企業家黨建六大暖心工程,用“政策紅包”助推企業在東麗區落地發展,做新做優,做大做強。
在不斷完善的科技創新氛圍中,大院大所蘊藏的能量日益顯現。
教育服務機器人、納秒紫外激光器、全球最大的單杠模鍛液壓機模型……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一樓展廳中科研轉化成果擺得滿滿當當,讓人連連贊嘆。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展廳中展示的科研轉化成果。崔新耀/攝
“高端院落戶東麗后,著手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目前涵蓋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技術,3D打印與激光加工技術,重型裝備、能源裝備及特種微細制造技術,綠色節能降耗技術,軌道交通裝備技術以及大數據和智慧健康裝備等多領域的31個研究團隊落戶東麗,對整個區域的科技引領、產業匯聚、人才集聚發揮了強有力的作用。”何永勇說,以打造高端制造“科技轉化平台”為方向,清華與東麗產業攜手發展,將前沿技術與東麗優勢產業對接,迅速形成協同和聚合效應,也為東麗的優質產業提供內生動力。目前,高端院已成功孵化10家產業化公司,其中有的孵化企業年銷售額已達到4000萬元,有的孵化企業已完成了初試、中試階段的研發試制,還有孵化企業日前成功發布了國內首台粉床電子束金屬3D打印機,填補了國內空白。
匯聚大院所,搭建大平台,開拓大格局。東麗探索產教融合新機制,經濟轉型發展的“卷軸”次第鋪開。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東麗乘勢而上,前景廣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