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App瞄上"麥克風監聽" 越界獲取"過度"惹來禍患

唐瑋婕
2018年02月03日07:53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App瞄上“麥克風”

對於很多貼著科技標簽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收集用戶的各種信息,在市場上搶佔先機,不僅是做生意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在資本市場上講故事的先決條件。如果看到數據背后超越營銷功能的價值,或許就不難理解一些App為何會去過度索取消費者的權限,盡一切可能收集用戶信息了。

目前國內對於App過度調取用戶權限的相關法律和監管比較滯后,一旦“越界”后具體的懲治措施並不明確。實踐中,也尚未有App“越界”調用權限后被追責或受到處罰的判例。此外,我國目前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還僅限於刑法,在民法和行政法上還存在不少真空地帶,這直接導致相關保護規范力度不足,措施不夠。

在專家看來,公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有利於形成保護個人隱私的良好氛圍,但這其實還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要對數據的擁有者提出要求,強化對巨頭企業行為合法性的行政監管。尤其是針對消費者被侵權,但尚未察覺損失的情況,要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展開檢查,建立適當的個人信息侵權行為行政處罰機制,一旦發生數據和信息泄漏,必須倒查追責,讓隱私保護更加規范。

你有沒有遇到過,自 己說過或者無意間關注到的東西,居然在使用另外一款App時獲得了“精准推送”,這時候你隻能感嘆“大數據”真是無孔不入。

紐約時報日前在一篇報道中稱,在谷歌的Play商店上,有超過250款手機游戲App被發現存在偷偷使用手機麥克風監聽的行為。這些手游自帶的麥克風權限會在你觀看電視廣告、或者節目表演時收集音頻信號,用於今后的精准廣告推送服務。

消息曝光之后,相關應用的開發者發布聲明,表示旗下產品不會在未獲得用戶授權的情況下,擅自調用啟動用戶的麥克風。不過,這樣一則語焉不詳的簡單聲明,對消除用戶的疑慮毫無幫助。在事件不斷發酵過程中,更多人對自 己的手機開始“杯弓蛇影”起來。

在個人生活幾乎被App完全控制的今天,我們還能保存多少個人隱私?

試想一下,你只是在和朋友閑聊的時候無意間提起,想去試試某家西餐廳。5分鐘后拿出手機一瞄:今日頭條已經為你推送了三條與西餐相關的廣告和資訊。問題是,此前你從未在其它手機應用軟件 (App) 或者瀏覽器上,做過相關的搜索。怪了,今日頭條怎麼知道我想吃西餐?

是驚喜? 還是驚嚇? 年初,“我可能被‘今日頭條’偷聽了”成了網絡上的熱門“槽點”,許多人懷疑這款App會調用手機上的麥克風,把“偷聽”來的個人隱私數據賣給了廣告商。

惹上麻煩的,還不只是今日頭條,近期,一連串的“侵犯用戶隱私”事件接連曝出,360、百度、支付寶等企業也身陷其中……當我們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完全交給App“打理”時,我們很少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這款App可靠嗎?

“偷開麥克風”,圖啥?

對於“偷開麥克風”的強烈質疑,今日頭條很快給出官方回應:從技術上看,目前聲音信息的處理,遠達不到通過麥克風去獲取個人隱私的水平,今日頭條也絕對不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用戶隱私數據。

記者採訪了幾位業內專家后得知,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手機應用軟件調用麥克風錄制用戶日常語音,根本就是小事一樁,用戶擔心手機麥克風搜集自己的信息,並非杯弓蛇影。在美國,多款安卓游戲最近就被媒體曝出會偷偷調用手機上的麥克風,來監聽用戶周圍的聲音。原來,這些游戲安裝了一款來自阿方索 (Alphonso) 公司的軟件,可以通過識別電視廣告和節目中的音頻信號來收集人們正在觀看的數據。這些信息將出售給廣告商展開分析,從而提高廣告的准確性。

不過專家也同時表示,從成本和效率上來說,不僅這些語音數據的記錄、傳輸和保存工作成本巨大,而且以目前自動語音的識別水平,全部用機器完成面向廣告推送的關鍵詞捕捉,“性價比”超低。

麥克風會不會是“臥底”,各有各的說法。以蘋果手機為例,蘋果官方表示,所有應用商店中的軟件在上架時都要經歷審核,在后台獲取麥克風權限的軟件也會出現在“設置 隱私”列表中,如果在沒有獲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獲取麥克風權限,將遭到下架的處理。

應用商店對調用麥克風設立了嚴格規定的管理權限,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App擁有者對麥克風的“垂涎”程度。如果不是有偷窺的“引誘”,這些五花八門的軟件究竟為啥要集體盯上“麥克風”,進而採集用戶的語音信號呢? 如果打開手機中的“隱私”設置一看,很可能你會嚇一跳:絕大多數App都在向用戶索取隨時訪問手機麥克風的權限,類別包括電商、出行、社交,甚至音樂、理財等等。動不動要打開用戶手機上的麥克風,有這個必要嗎?

讓我們來看看發生在百度身上的故事。就在2018年伊始,百度遭到了江蘇省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的提訴,指控其旗下 App 涉嫌“監聽電話、定位”的不當行為。

此前,江蘇消保委表示,用戶在安裝手機百度、百度瀏覽器兩款App前,未被告知百度公司獲取各種權限的目的。作為搜索及瀏覽器類應用,上述權限並非提供正常服務所必須,已超出合理的范圍。而百度的回應和今日頭條幾乎是一個套路:“百度App不會、也沒有能力‘監聽電話’,而百度App敏感權限均需授權,且用戶可自由關閉”。

不難發現,江蘇消保委和百度之間一個重要的分歧點就是,手機百度、百度瀏覽器,是否存在過分調用用戶數據的問題。

越界獲取,“過度”惹來禍患

其實手機App看上的權限,還有很多。麥克風只是冰山一角。

來自互聯網第三方研究機構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2017年中國安卓手機隱私安全報告》顯示,相比2016年,非游戲類App在2017年越界獲取“通話記錄”權限的由3.2%增長到6%,越界獲取“彩信記錄”權限的比例由0.2%增長到14.3%﹔教育類App中,獲取“使用話筒錄音”權限的比例由65%增加到68%,獲取“打開攝像頭”權限的App比例由53%增加到74%﹔而投資理財類App越界獲取“讀取通話記錄”“讀取位置信息”“打開藍牙開關”和“訪問聯系人”權限較多,分別有7.7%、5.7%、4.2%。

有意思的是,不少App常常鐘情於和自身功能幾乎“渾身不搭界”的權限,比如手電筒App會要求讀取位置信息,理財App會提出讀取通訊錄等等。而如果用戶拒絕某些權限的申請調用,這款軟件還會在使用過程中反復彈出調用權限的申請,甚至就索性無法使用了。

如此“越界”,自然是為了盡可能獲取更多的用戶數據。所謂“得數據者得天下”。一些App開發者“不管有用沒用,拿到權限再說”的做法,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積累自己的大數據資源,這無論對商品和服務的精准推送、廣告投放,還是軟件改進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更深層次看,對於很多貼著科技標簽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收集用戶的各種信息,在市場上搶佔先機,不僅是做生意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在資本市場上講故事的先決條件。如果看到數據背后超越營銷功能的價值,或許就不難理解一些App為何會去過度索取消費者的權限,盡一切可能收集用戶信息了。

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對於App過度調取用戶權限的相關法律和監管比較滯后,一旦“越界”后具體的懲治措施並不明確。實踐中,也尚未有App“越界”調用權限后被追責或受到處罰的判例。此外,我國目前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還僅限於刑法,在民法和行政法上還存在不少真空地帶,這直接導致相關保護規范力度不足,措施不夠。

由於存在各種監管盲區,受利益驅使,目前相當多的企業都無視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對於用戶而言,手機App搜集到的信息越多,用戶所面臨的風險也會越大:一旦惡意盜取用戶數據的行為發生,隱私信息被不法分子所竊取,后果可大可小。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用戶往往習慣在安裝手機應用時,一路允許授予大量的權限。因此,專家也建議大家要關注手機上App的權限設置情況,禁止App調取不必要的權限。

選擇,隱私換取生活便利

曾幾何時,我們還不怎麼關注自己個人信息的泄漏問題,郵箱地址、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甚至是身份証號碼都有可能輕易地暴露給陌生人。然而,當你被各種廣告、垃圾信息不斷騷擾,還時不時面臨受騙上當的風險時,個人隱私保護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凸顯了出來。如今,社會各界普遍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程度,隱私也就成了今年的一大輿論焦點。

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我們已經無法限制自己的隱私信息被互聯網公司所掌握。用部分的個人隱私換取生活便利,大概是現代人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以地圖App來說,當你在愉快地使用免費導航功能的時候,所有的位置信息其實都已經留下了痕跡。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對於個體來說,隱私保護就是空談呢?

對於近期集中爆發的App搜集個人隱私事件,有業內專家從另一個角度入手,沒給出不同的解釋。科技自由撰稿人寧宇在自己的公號上發表文章,認為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用戶對App搜集個人信息的行為,其實也不必過於杞人憂天。寧宇認為,大公司關注的是群體行為,因此對於客戶行為的分析,往往是針對某個維度進行的,如果你在這個維度的特征符合他的生意目標,就會給你推送相關信息。

按照寧宇的解讀,如果聽過“群體畫像”,你就可以大概理解這門生意的邏輯:互聯網公司在採集用戶數據時,一般是先事無巨細先搜集數據,然后在此基礎上給個體貼上興趣、行為特點等各種維度的標簽,再按照標簽來劃分群體,進而完成相關的分析。簡單來說,單個用戶在這些企業面前,很可能就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簽。智能推送信息,最多能做到增加交易的成功率,盡管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騷擾,但不會帶來太大的負面和麻煩。因此,對於App搜集個人信息,既不要麻木不仁,也不必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用戶真正需要關心的是,如果這些數據信息被惡意盜用,甚至根據個體情況,來編造謊言、制造騙局,從而給用戶帶來財物和精神傷害,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

在專家看來,提高公民隱私保護意識,有利於形成保護個人隱私的良好氛圍,但這其實還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要對數據的擁有者提要求,強化對巨頭企業行為合法性的行政監管。尤其是針對消費者被侵權,但尚未察覺損失的情況,要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展開檢查,建立適當的個人信息侵權行為行政處罰機制,一旦發生數據和信息泄漏的情況,必須倒查追責,讓隱私保護的問題更加規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