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將映 陳思誠:打造自己的名偵探IP

時隔兩年,唐人街神探唐仁和秦風又回來了,探案舞台也從泰國變成了美國——懸疑動作喜劇片《唐人街探案2》將於大年初一(2月16日)在全國上映,目前預售票房已突破8千萬元。日前,導演兼編劇陳思誠攜王寶強、劉昊然、肖央等主演亮相東方明珠廣場,與魔都觀眾暢聊影片的台前幕后。陳思誠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續集將延續上一部喜劇、動作和推理元素相結合的風格,全程在紐約取景則會給觀眾帶來更多新鮮感。
談續集創作
“有升級和驚喜感”
《唐人街探案2》中,唐仁(王寶強飾)為獲取巨額獎金欺騙秦風(劉昊然飾)到紐約參加世界名偵探大賽。於是,唐人街第一神探組合與上一部裡暗中幫忙、如今流落到美國成為“黑戶”的泰國警察宋義(肖央飾)組成“唐三角”,一起踏上了危機重重的破解連環殺人案之旅。
該系列第一部在2015年底上映時,作為陳思誠的導演處女作,故事沒有改編“IP”而是選擇原創,主演中除了王寶強外大多也沒有“明星光環”,然而影片憑借良好的口碑成為影市一匹黑馬,最終攬獲8.18億元票房,擠進了2015年年度票房前15位。
在陳思誠看來,第一部的好成績是壓力也是動力,更是一種挑戰。“我需要想的是在不完全重復的情況下,怎樣講一個有一些升級感和驚喜感的故事。”因此,他想到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作為東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中國,作為西方文化很具代表性的美國,二者之間一定會有很多好玩的東西。”
談赴美拍攝
“美國人也愛開會”
影片的舞台從曼谷移到了紐約,陳思誠自然不會放過這裡的地標性建筑——時代廣場、中央車站、麥迪遜大道、布魯克林大橋、紐約市立圖書館都將出現在影片中,他在寫劇本時就十分注意如何把它們和劇情有機結合在一起,讓觀眾過足眼癮。
由於故事發生在美國,因此整個劇組除了幾位主創,其他二三百位工作人員都來自當地團隊。
整個拍攝過程中,讓陳思誠感觸最深的是美國電影工會對從業者的保護,以及系統且規范的制片流程。“比如整個制片機制,他們有完片擔保公司,這是一個宏觀控制電影制片廠和劇組之間關系的機構。比如當制片廠和自己雇佣的導演之間產生問題延誤了拍攝周期時,這個機構就像法官一樣來判決或監督,相當於制片廠給片子買了一個保險。如果導演在拍攝周期內沒完成,完片擔保公司就要拿錢來把這部戲繼續拍完。”
同時,陳思誠“抱怨”道,美國人比中國人還愛開會,“在紐約拍戲,是沒時間像在中國拍戲那樣現場研究的,所以我們必須做大量准備和案頭工作。一周拍五天、休息兩天,但其實有一天休息日還要開下一周的創作會,拍攝地點、特殊道具、機位、群眾演員每一樣都要細化好。”
在紐約拍戲,讓陳思誠頭疼的還有一個“貴”字,“同樣的數字,需要轉換匯率。假設國內需要1億元拍攝成本,在紐約就需要6.8億。”
難忘的經歷還有在麥迪遜大道和時代廣場的取景拍攝。由於隻能在清晨封路時拍攝,劇組必須趕在早上6點以后的兩三個小時內迅速拍完所需鏡頭。經過劇組的多方溝通,該片也是時代廣場時隔十幾年后第一次拍攝馬車路過的鏡頭。
談將來計劃
“意圖打造偵探IP”
一直偏愛推理偵探類文藝作品的陳思誠,深感國內電影領域此類藝術形象的缺失,“一提到推理偵探人物,國內大多是包青天、狄仁杰,然后就是海外的福爾摩斯、名偵探柯南、金田一。所以我想做一個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名偵探IP。”經過幾年醞釀,“唐探”系列誕生了。“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一點,未來能在屬於中國的樂園裡面玩兒,那些跟他互動的藝術形象不是唐老鴨、米老鼠,而是屬於我們中國人創作的形象。”
在陳思誠的計劃中,“唐探”不應該隻有秦風、唐仁,他想做的是像漫威一樣的電影宇宙,“我一直想把它做成一個IP,像企業一樣有自己的體系和生態。我希望《唐探2》后這個體系能初具規模,就像一個世界推理迷集中的游戲APP,如果以后能開發出游戲就更好了。”在他看來,增加跟觀眾的互動也是重要一步,“比如觀眾喜歡這個偵探,熱度上來了,我們就可能為這個偵探拍一個網劇或者拍番外篇電影。”
陳思誠透露,自己親手打造的IP,第二部即將上映,第三部也已確定初步計劃——故事將轉移到日本,“日本是推理大國,所以在那裡一定是以強推理為主要劇情、非常燒腦的案子,也有可能是未解之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