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飯店》:打破苦兮兮的諜戰公式

和平飯店,這個名字不能隨便叫的。一旦一部影視劇敢用這個名字,那麼就意味著主創得打起精神,不能掉鏈子。
首先這個名字,是真實存在於上海的“遠東第一樓”。其次,1995年香港導演韋家輝拍了同名電影,主演周潤發。這部經典江湖題材影片,實際上為“和平飯店”賦予了一些經典元素,是規定動作來的。第一是江湖氣,第二是密閉的人性纏斗,第三就是救贖。和平飯店,顧名思義是要追求peace(和平),最終是通過殘酷的抉擇、戰斗來尋求平衡,哪怕是暫時的平靜。正在播出的國產懸疑劇《和平飯店》有些意思,借鑒了電影類型片的元素玩出了花樣。
雖然劇情設置了一個虛構的城市“高蘭市”,但從1935年這個歷史背景來看,以及劇中和平飯店所承載的寓意而言,這座城市更多地是借鑒了東方巴黎哈爾濱的形象。此時,和平飯店猶如國際時局驚濤駭浪裡的一處看似寧靜的孤島,裡面的賓客衣冠楚楚、彬彬有禮,遵循著歐式的社交禮儀。陳佳影提醒王大頂,到了這裡就不能用綠林好漢的邏輯莽撞行事,絕大多數賓客都是雙重身份,都有超出表面身份的神秘任務。
編輯藝高人膽大,在緊湊的劇情中還設置了單元劇的格局,從神秘膠卷事件引出搜尋共產國際人再引出政治獻金內幕,而到了最后則是波瀾壯闊直接影響二戰戰果的核能專家事件,一浪接著一浪,圍剿著這座孤島。王大頂和陳佳影這一對臨時組建,價值觀和品位截然相異的“假夫妻”既是全劇主角,也是穿針引線的“針線”。
和平飯店裡雲集各色人等,編輯的創作野心,是試圖把整個二戰的政壇格局進行濃縮,美國、蘇聯、德國、日本都有代表,那個神經兮兮的女作家姚苰也是有歷史折射的。像她這樣表面上跟偽滿政府有交往但內心深處不墜光明信念的東北女作家不少,最為典型的就是與張愛玲齊名,有“南張北梅”之稱的梅娘,有興趣可以去搜索一下。
該劇與之前很多經典的諜戰劇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趣味性大大提高,不完全是苦兮兮的救贖色彩,對於此時的普通觀眾來說其實很應景,對胃口。比如說在角色設置上,撇開正邪立場,實際上有兩個偵探在斗智斗法,一個是研究行為痕跡的專家陳佳影,還有一個就是有多年破案經驗的竇仕驍。兩人的偵探路數不同,交鋒起來很好看,前者重理論,后者重經驗。而王大頂被認為可以被爭取的心智力量,陳佳影和竇仕驍都試圖去影響他,利用他綠林土匪的莽撞去達成某些戰略目的,很有意思。王大頂也不是吃素的,說自己是東三省唯一受過高等教育的土匪,專業是舞台設計。這個設置我覺得挺“飛”的,為角色在案情中的言行變化墊了底,王大頂就是個“戲精”,舉手投足都是戲,土匪的痞氣自不必說,但也能有商人的圓滑,在關鍵時刻他又能賣弄一點文人的小文藝,讓自己蒙混過關。
《和平飯店》中這三人,構成互相嫌棄又互相需要的三角關系,最終在這個戰場裡為觀眾貢獻了應接不暇的戲劇效果,而人物之間的交鋒更是充滿跳脫亂世背景的幽默感,讓人耳目一新。總而言之,面對大眾審美的影視劇其實就是要深挖類型片的經典元素,研究公式又重組公式,這就是產品思維吧。
媒體人 錢德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