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奮進新時代 滿懷豪情迎新春
滬上藝術界人士點評央視春晚 好看好聽的除夕"盛宴"

熒屏“年夜飯”——2018年央視狗年春晚昨晚准時開席。4個多小時的節目,給觀眾端上了一桌好看、好聽的除夕“盛宴”。一曲《萬紫千紅中國年》中,春晚拉開帷幕。今年春晚集聚中外藝術家的精彩表演,弘揚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晚會突出時代特色、地域元素、文化內涵,烘托全民大聯歡、普天同喜慶的濃厚氛圍,唱響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奮進新時代、滿懷豪情迎新春的昂揚旋律。
昨晚的熒屏“年夜飯”,味道如何?不妨聽聽這些專家怎麼說——
滕俊杰:音舞類節目可圈可點
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導演滕俊杰看了整場春晚。在他看來,本屆央視春晚依然體現出了在創作格局和多元視角上的傾心努力,在不少方面有新的突破。“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音樂歌舞節目有明顯的復蘇,加上多媒體的呈現,可圈可點的不少。”他舉例,王菲、那英的《歲月》,成龍、吳京的《中國》,黃渤等人的《最好的舞台》,孫楠、譚維維的《幸福新起點》,加油男孩組合的《我和2035有個約》,以及閻維文、雷佳的《我們的新時代》等,“這些作品曲有律感、詞動人心,印象美好。”在滕俊杰看來,“無論主舞台,還是分會場,央視對新技術的運用也費了很多心血。非常不錯。”
王麗萍:同胞情感人,思鄉情動人
除夕夜,“金牌編劇”王麗萍特意守在了電視機前,為的是不錯過由方芳、張晨光、王姬等主演的小品《回家》。方芳和王麗萍合作過她的作品《生活啟示錄》《大好時光》,也是王麗萍的多年好友,“在央視春晚裡,看到方芳,很親切。這個小品很感人,扣子的細節傳遞出兩岸的同胞情,思鄉主題也很動人。除了主演,方芳也是這個小品的導演之一。小品無論節奏的把控、還是笑點都十分到位。”
王麗萍說:“為了這個小品,方芳投入了全部精力。這三個月,也為了這個小品一直呆在北京排練,因為想磨得更好。中間還特意回台北去置裝,舞台上的這些衣服都是她買的,最終呈現效果也非常不錯。”
蕭燁瓔:節目表現出大情和大愛
“圍爐夜話親情暖,說的應該就是除夕夜看春晚吧。五洲同心齊歡慶,時代話題暖人心,春晚節目表現出的是大情和大愛,我一次又一次被感動著。”年夜飯后,准時“蹲守”在電視機前,上海市群藝館館長蕭燁瓔被今年春晚的熱鬧、喜慶、開放和濃濃的人情味所感染。“我喜歡《真假老師》這個小品,它關注了一個新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不僅在農村,在大城市也同樣成為一個新的社會現象。小品雖小,卻發人深思。”蕭燁瓔說:“我也喜歡《歡樂的節日》,國內外藝術工作者同台獻藝,好像這在以往春晚舞台上也不是很多見。節目濃縮的是不同國家的藝術風情,也說明中國的春節正成為世界關注的節日。”
谷好好:戲曲也是給年輕人看的
每年大年三十和家人在一起看春晚是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谷好好的習慣。35年來,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小品節目外,她更關心的是戲曲類節目。讓她感觸頗深的是,以前人們總說春晚歌舞類節目是給年輕人看的,小品節目老少皆宜,戲曲則是給老年人看的。但今年的春晚戲曲節目讓谷好好倍感欣喜,“現在恰恰覺得,戲曲也是給年輕人看的。”今年的春晚舞台上不僅看到了一些京劇老演員的代表,如上海京劇院的李軍等,更看到了年輕演員的身影,不僅是展現戲曲人的喜氣洋洋,也體現了人才培養的成果。
上海越劇院的楊婷娜、李旭丹等各地方劇種的年輕人的精彩亮相,讓觀眾看到了戲曲在當下的生命力和青春之美。“機會越來越好了,以前是大角上春晚,現在那麼年輕就可以代表劇種上春晚,這是過去所不敢想象的。他們是那麼青春靚麗,讓我感覺到了春晚的與時俱進。通過春晚的平台,我相信會助推他們的藝術成長。”
毛時安:春晚體現新時代新氣象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35年來從未中斷過看春晚。“35年間,我看到了一個不斷戰勝各種困難前進發展的中國,一個充滿信心走在路上的中國。這次春晚比較鮮明地體現了中國站在新的時間節點上的新精神、新氣象、新風採。歌曲《再一次出發》尤其讓我感動,40年前中國開始改革開放,40年后我們強調要將改革進行到底。這首歌曲后面跟著體育舞蹈《波濤之上》,讓我們浮想聯翩。各個分會場的現場,讓我們看到幅員遼闊的中國正走進蒸蒸日上的新時代。春晚正在搭乘著時代的高鐵列車前進發展,充滿了新的時代氣息。春晚也有對我們當下現實的反應,比如小品《提意見》對跟領導講真話問題的探討,小品《真假老師》對城市留守兒童的的關心,春晚在延續35年來一脈相承的濃濃親情、家國情懷的同時,也把關懷的視角延伸到新的領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