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下黨鄉:總書記指引的“幸福路”越走越寬廣
下黨鄉村民王光朝正在茶館門口貼春聯(王子侯 攝)
春寒時節的閩東山區,過年的氣息和清新的茶香交織成世外桃源般的氛圍。71歲的王光朝老人在自家的茶館門口貼著春聯,忍不住放聲唱起歌來。窗外,村裡的民宿、餐館、咖啡廳挂著火紅燈籠,與青山綠水間的閉塞鄉鎮形成巨大反差。
“幸福下黨鄉、難忘總書記,人民領袖是我們永遠牽念的引路人……”王光朝的歌聲讓往事浮現。他和其他上了歲數的村民清楚地記得,時任寧德市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在1989年盛夏曾來到這裡。他拿著柴刀披荊斬棘兩小時才徒步到達,又花了近三個小時走出這片深山。
從高處俯瞰,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的下黨鄉狹長秀美,如同一顆被蔥茂山林緊緊包裹的翡翠。如今,盤山公路蜿蜒到如畫的村落旁,王光朝在路邊開起了“幸福茶館”。他靠在窗邊的暖陽裡,一邊和老伴整理年貨,一邊念叨起當年的場景。
“我們從沒想過,這麼大的官會來我們這麼偏僻的地方。”王光朝猶記得他和其他村民們沿途擺攤,給習近平送上涼茶和綠豆湯。此后,習近平又兩次跋山涉水,來這個偏遠落后的地區探望疾苦。
“下黨是我一輩子忘不了的地方。”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談起下黨的故事,那裡成為他扶貧開發思想的“策源地”和“實踐田”。想起當年那碗朴素的涼茶,王光朝說,那是總書記對下黨鄉人民的恩情,也是帶來山鄉變化的甘露。
憶及往昔,王光朝一邊仔細包裝著家裡自制的野菜干,一邊望了望門口剛貼好的春聯,“沒有路就沒有今天的好生活,真希望總書記能再來看看,再給我們指一條奔小康的‘幸福路’!”
憶一顆人民領袖為民心
三進下黨,“翻箱倒櫃”幫群眾
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古民居(王子侯攝)
今年剛退休的下黨鄉原黨委副書記劉明華,是習近平一進下黨和二進下黨的見証者。過去近30年時間裡,他曾為許多人講述這段 “下黨人民不能忘的記憶。”
“一進下黨,是總書記的一次踐諾之行。”站在下黨鄉展館裡, 劉明華將起這段淵源。1989年6月,時任下黨鄉黨委書記楊亦周在參加寧德地委工作會議時表示,對貧困地區,上級要關心,要扶貧。這“辣味十足”的話,引起了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的注意,他當場跟楊約定要去下黨一趟。
劉明華說,沒想到不到一個月,習近平就帶領地直和壽寧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約40人,前往下黨鄉訪貧問苦。
習近平后來用“異常艱難,異常難忘”來概括這次下黨之行。荊棘叢生的山脊小道上,習近平一行人拿著柴刀將擋在路面的荊棘、葦稈劈除,費時近2個小時,才到達下黨。沿途的老百姓自發挑出各種擔桶,給遠道而來的客人送上清涼茶和綠豆湯。
王光朝說,自己給習近平送涼茶時,也把眼前的畫面永遠保留在記憶中:一群人頂著烈日,頭戴草帽,手持竹竿,風塵仆仆,從文昌閣邊上曲曲折折的石徑上走下來。走在最前面戴著草帽、肩搭毛巾、汗透衣背的高個子,就是習近平。
1989年7月,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徒步深入下黨鄉調研(張培基攝)
當時習近平所見到的下黨,是省級特定貧困鄉,寧德地區4個特困鄉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五無鄉”: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人們的生產、生活全靠肩挑背馱,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走出大山、擺脫貧困是每個人的夢想。
“總書記第一次來的時候,我還和家禽住在一起,”王光朝自嘲道,“我們這裡當時人畜混居,沒有一條像樣的路,進村出村都要爬山,群眾最怕的事情有三: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養大豬。” 綿延的山脈讓看病、種地、養豬等生產生活內容都成為困難。
調研后,習近平沒有馬上回到寧德,而是召集各部門在壽寧縣城召開了一個現場辦公會。他在會議上說,“大家都是翻箱倒櫃、竭盡全力的,盡可能幫助解決問題”。隨后,政府累計支持下黨鄉建設資金72萬元,主要用於水電照明、公路建設和辦公場所。
1989年7月21日、1996年8月7日,習近平又兩次來到下黨。 1996年他在下黨講話時說:“整整7年之后的今天,我又到了下黨。7年來,我一直牽挂著下黨。”
將近30年過去,在這片曾經“鳥都飛不出去”的土地上,許多年輕人都已走出深山、有了體面的工作。老人們常聚在充滿民俗味“幸福茶館”裡,追憶過往的變化。王光朝說,現在家裡每年有兩萬多元的收入,再加上茶館裡賣一些手工土特產,生活已經大為改觀。
多年來,習近平至少六次提及下黨。在“三進下黨”的推動下,深入基層的工作方法在閩東蔚成風氣,“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在下黨醞釀產生。那片“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卻有清甜涼茶的貧苦之地,成為山巒疊嶂中難舍的牽念。
念一份重似千金的囑托
弱鳥先飛,“一鄉一業”謀幸福
王光朝老人經營的“幸福茶館”(王子侯攝)
習近平留給下黨的財富,不僅是他親民愛民的公仆情懷,更在於他對當地貧困群眾的關心,三進下黨為扶貧工作留下囑托。這些叮囑逐漸化作“滴水穿石、弱鳥先飛、以干得助、久久為功”的奮斗精神,在下黨落地生根,讓下黨真正落實“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下黨的變化首先就從“路”上開始。1991年,下黨第一條通鄉公路順利建成通車,2014年,被村民稱為“小高速”的柏油路順利通車。
“目前,全鄉公路網絡四通八達,已開通5條進鄉公路、10條通村公路,”下黨鄉黨委書記葉忠強介紹,“現在從縣城到下黨僅僅需要50分鐘就可以到達,從市區到下黨隻要3個小時。”
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也使外地游客紛至沓來。下黨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在山巒疊嶂、 空氣清新之處打造“清新福建,難忘下黨”品牌,催生了一批民宿、農家樂、特色旅游產品,有效帶動了群眾就業增收。
截至2017年6月,下黨鄉的民宿專業合作社共接待團隊游客入住791間,實現收入10.21萬元,有效帶動就業20余人。
1996年三進下黨時,習近平對鄉干部說,“半縣花菇半縣茶”是壽寧的路子,下黨的路在哪裡呢?“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下黨應發展哪一業呢?他指出,下黨的路子要具體一點才能不斷增收,不斷奔小康。
為了做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下黨在綠水青山之中抓住了上天恩賜的世外茶園。茶諺有語,高山出好茶。當東海溫暖的海風遇到巍峨的高山,海風扶搖直上化作濕潤雨水,沁透了每一片茶葉,造就了下黨高山茶的滋味甘醇。
王光朝站在自家茶園裡露出幸福的微笑(王子侯攝)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下,下黨推出了全國第一個“扶貧定制茶園”,並利用“互聯網+”平台,實現茶葉管理加工全程可視可追溯。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游客走進下黨定制茶園,下黨村的108戶村民也通過參與“定制茶園”,把“養在深閨待人識”的生態農產品送出大山、銷往全國各地。
葉忠強告訴記者,下黨鄉原有貧困戶121戶,近兩年來通過探索實施黨建扶貧、旅游扶貧、品牌扶貧、金融扶貧四種扶貧模式,目前已基本實現脫貧。
“1989年總書記第一次來的時候,下黨的人均收入不到200元,而2017年人均收入是11783元。通過品牌的運營,鄉裡農產品價值越來越高,群眾的收入也越來越高,很多老百姓都住上了磚瓦房。”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指出,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好日子是干出來的。通過近30年的奮斗,如今平坦的公路已經通到下黨村口,把五湖四海的游客送進來,把山水為源的“下鄉味道”帶出去,下黨鄉親們的辛勤勞動變成了幸福的味道。
盼一個“以干得助”的未來
“我們為奔小康卯足了勁”
對於村民王光拔來說,習近平初到下黨的那天,是他人生中充滿溫暖的一天。當時,王光拔從部隊負傷退伍回來。臨近“大暑”,中午烈日當空,他正在家裡躺著,習近平在走進了他的家門。
“他來看望我,並給了我一百塊錢,這對我來說幫助太大了。”王光拔記得很清楚,“那一百塊,比現在的一萬塊還貴重,遠超過我一年的收入。”
現在,王光拔每月有近2000元退伍補貼,農忙時和妻子採茶種地,最小的兒子馬上也即將大學畢業。他忙著樓上樓下做年前的“大掃除”,准備迎接兒女回家團圓,迎接一年比一年更好的生活。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鄉親們心中凝聚起磅礡力量,使一個特困鄉發展成為今天的美麗鄉村。美麗鄉村的發展,也離不開年輕一輩的持續接力。
村民王光棟是村裡第一批吃上“旅游飯”的人。2014年,在外地務工多年的王光棟響應當地返鄉創業的號召,回到家鄉創辦民宿,並擔任下黨民宿協會會長。
站在自家的民宿小院裡,王光棟的喜悅浮現眼底:“過去我們下黨太窮了,出去打工一年才能回來一次。現在我們能在自己家鄉工作,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情。”
住在王光棟的民宿裡,不僅能將清新怡人的鄉村風光盡收眼底,客人還能吃農家飯、品生態茶,全方位地感受慢節奏的生活。王光棟說,他希望民宿能給人們好的體驗,讓客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更多人知道下黨、走進下黨,這就是他回到家鄉的“初心”。
1991年出生的村民王明林大學畢業后,回到下黨做了基層公務員。他至今記得自己小的時候,一到晚上村子就一片漆黑,無處可去的人們隻好各回各家。而近年來,下黨有了美觀景區、明亮的路燈,人們可以在晚上欣賞夜景、交流談心。他覺得,村子裡仿佛過上了另一種生活。
2018年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獻詞中庄重承諾,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他鼓舞人們為幸福而奮斗,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這段朴素而深刻的話語,在神州大地每個平凡人的心間洒下希望的種子。
下黨鄉周邊的父老鄉親正在小鎮上購置年貨(王子侯 攝)
對於下黨鄉新年的奮斗目標,葉忠強表示,全鄉黨員干部群眾一定會把握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以干得助。“我們希望通過干起來,通過旅游扶貧,把下黨打造成為紅色旅游新地標,實現旅游致富。”
而談及往后的希望,王光朝則露出欣慰的笑意:“已經很滿意了。”他瞇起眼睛看了看“幸福茶館”的招牌,指向門口伸向遠方的公路:“現在下黨幸福了,真希望習近平總書記也能看到。那時候他走的那麼難走的路,現在通往咱們的好生活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