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們的領袖報告,大家過年可開心了!
有一種牽挂,為了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有一種感恩,為了讓叮嚀囑托化作山河巨變﹔
有一種情懷,在舊歲新年間匯聚成一股暖流,溫暖了四面八方,融化了冰雪霜凍,譜寫了一曲永恆的愛民之歌。
“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每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都奔波在基層考察調研、看望慰問群眾的路上。2018年春節將至,那些總書記牽挂著的人,今年春節過得怎麼樣?
2月6日起,人民網採訪中心分成7路記者,趕赴陝西、福建、河北、山東、江西、湖南、河南七省,與習近平總書記看望過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傾聽他們的真切心聲,記錄他們的新時代生活,更帶來他們對總書記淳朴而真摯的問候。
在陝西梁家河,村民們住上了樓房,辦起了農家樂,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曾與總書記共同生活過的張衛龐老人告訴人民網記者,去年他賣蘋果的純收入就達到38萬。老人挂在臉上的笑容,正是中國“脫貧致富奔小康”歷程的最美鐫刻。
在福建下黨鄉,曾經的“五無鄉”變成了如今的“幸福鄉”,曾給習近平總書記遞過涼茶的村民王光朝對人民網記者感慨道,“幸福下黨鄉、難忘總書記。” 那一碗草藥茶、那一碗綠豆湯的清涼,是脫貧攻堅路上每個人心裡的“詩和遠方”。
在河北駱駝灣村,以前的土路變成了柏油路,破舊低矮、四面透風的土坯房變成青磚灰瓦黃土牆的太行特色民居,村容村貌的改變給了老百姓不一樣的精氣神。唐榮秀老人這樣說道,“總書記來了以后,給了大家很大的信心,老百姓的干勁更足了。”
在山東臨沂,臨沭縣朱村87歲的“老支前”王克昌攥住人民網記者的手拉呱村裡的變化,殘疾困難戶張田英一邊柳編一邊說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13年習總書記對這個魯南偏遠小村的關懷,余溫還在。總書記視察時的一舉一動,如今已生根發芽,結出果實。
在江西井岡山,年近70的茅坪鄉神山村村民左炳陽告訴記者,我們這兒蛇多,以前太陽落山村裡沒路燈,家家戶戶都不願出門。如今村裡修了路燈,平整出小廣場,晚上大家開始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談談怎麼做生意,生活滋潤的很。
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第三次造訪這裡的人民網記者正趕上村裡結婚辦喜事,大家聚在一起,滿是收獲的喜悅。“桃樹認領款發下來了,有6000元呢”、“礦泉水廠投產了,產品已經上市了”、“旅游規劃敲定了,游客中心快建成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件件真切的案例,見証的正是中國農村廣袤大地上的變革縮影。
在河南蘭考,前往張庄村採訪的人民網記者親身融入了“夢裡張庄”。道路一塵不染,路上看不到一片垃圾,相隔10米就有一個垃圾桶。老房子在村委的“改裝”下變成了供村民閱讀的圖書館,幾個孩子正坐在窗邊翻閱各自喜歡的書籍。張庄人這樣說:脫貧脫的不只是物質上的貧,更是精神上的貧,精神與物質齊飛,才能發展得更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聚焦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惠民舉措,給人民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重走習近平總書記的“春節足跡”,尋訪那些總書記牽挂著的人們,人民網記者一次次感受到濃濃的領袖之愛和民生之福。這是每個老百姓的幸福之美,更是中國在新時代的變革之力。
“希望您有時間再來俺家坐坐,看看俺的新房子,吃吃俺的農家飯”、“下黨人民感謝總書記多年來的牽挂”、“鄉親們盼望您有時間再到十八洞村走走,看看”、“我給總書記拜個年,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俺村的全體村民叫俺捎個話,真盼著您有時間再來看看俺村新變化”……
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新春走基層”,人民網記者還從每個地方帶回了當地群眾給總書記的一封信,字裡行間滿是欣喜與感動,句句話語飽含真情與期盼:報告總書記,大家過年可開心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