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當好北斗衛星守護者(新春走基層)

本報記者 沈文敏 高 炳
2018年02月19日05: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當好北斗衛星守護者(新春走基層)

  “能趕在春節前完成發射任務,很開心!”2月13日凌晨,航班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執行北斗三號工程衛星發射任務的部分一線工作人員順利返鄉。走下飛機的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11所副所長雷虎臉上滿是興奮,“最近幾年,團隊大多成員都是在外地過年,今年有些隊員終於可以回家好好過個春節了!”

  從北斗二號開始,八院811所就承接了北斗衛星的電源系統任務,這也是整星非常重要的分系統。為了讓北斗衛星在太空飛得更久,這支平均年齡33歲的研制隊伍埋頭攻關,用4年時間研制出了新型電源系統。

  “發射完是第一步,我們的部分試驗隊員將馬上轉場到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開展下一步工作,確保衛星在軌穩定運行。”同機返鄉的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4所副所長劉偉亮介紹,從2012年起,測控通信團隊就開始參與北斗衛星的研制任務,這次發射團隊成員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駐扎了一個半月。測控通信團隊部分隊員春節期間仍將值守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劉偉亮說,“接下來我們要配合衛星總體完成各種狀態設置,最后才交給長期管理部門。”

  在衛星發射后方,還有一群人在默默堅守,85后謝志軍是其中一員。作為千尋位置平台服務的技術專家,他負責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數據接入、定制化數據播發及大規模用戶接入等工作。

  “此次發射的‘一箭雙星’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讓人非常振奮!”謝志軍說,“相信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完成,北斗系統的各項數據會更加精准可靠,到時北斗將能更好地服務老百姓生活。”

  “24小時待命”已成為謝志軍的常態。“電腦從不離身,一旦需要,我就能第一時間處理。”謝志軍說,“無論何時何地,春節也不例外。”

  春節,古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大樓裡仍是一番熱氣騰騰的忙碌景象。

  “這個參數,再核實一遍。”身著工作服、戴黑框眼鏡,一身干練的王立峰緊盯屏幕,正和飛控試驗隊員一道,實時關注著正在太空運行的“寶貝疙瘩”。

  從2月12日13時03分火箭點火發射開始,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飛控試驗隊便進入緊張的“飛控時間”。

  “飛控階段就像在產房裡精心呵護剛剛出生的嬰兒。”負責飛控指揮調度的王立峰說,從發射算起,此次飛控需要16天時間,“通過調整參數等方法,讓衛星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

  幾年實戰下來,34歲的王立峰已變成沉著的“老將”。她向記者講起幾天前激動人心的時刻,“12日上午,我們9點就進入一號飛控大廳,進行任務演練。”王立峰說,點火前半小時,整個大廳變得非常安靜,隻能聽到調度的聲音,“大家擔心關鍵時候上廁所,上午都不敢多喝水。”

  當大涼山深谷中響起轟鳴聲,長征火箭搭載北斗衛星,徐徐升入空中。后方的飛控試驗隊也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星箭分離、太陽翼展開、加熱器調整……每一項流程都按照計劃,順利實施。

  春節期間,12名飛控試驗隊員將奮戰在一線,全力確保北斗雙星在軌穩定運行。

  “我們要優先保証,衛星在軌道上‘過得舒服’。”說起除夕值班,王立峰笑言,“每天去看看衛星的狀態,我心裡才踏實。”今年是飛控試驗隊員賈衛鬆婚后第一個春節,“雖然不能回家,但家人都特別理解、支持我這個‘衛星守護者’。”

  發射當晚從西昌連夜奔赴西安的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告訴記者,獨立自主建立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是“北斗人”的共同心願。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