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舌尖3"開播 以全球視野展現中國美食的獨特性

張禎希
2018年02月20日05:57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全球視野,展現中國美食的獨特性

  《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季依舊延續透過食物與人物展示中國文化的路數,在“中國味道”裡不僅嘗到“味”,還要品出“道”。(央視紀錄頻道供圖)

  昨晚,《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季(以下簡稱 《舌尖三》) 在央視綜合頻道與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從2012年推出第一季開始,“舌尖系列”儼然成了中國原創紀錄片界的超級大IP,這部作品掀起的收看熱潮也是中國紀錄片產業“入春”的轉折點。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最新一季會有哪些變與不變? 總導演劉鴻彥表示,第三季依舊延續透過食物與人物展示中國文化的路數,在“中國味道”裡不僅嘗到“味”,還要品出“道”。只是隨著美食題材節目的日益豐富,以及觀眾審美情趣的提高,《舌尖三》 將以更年輕、更國際化的視角展現美食,並且開墾更多衍生話題。所以在最新一季中我們既能看到一份陝西水盆羊肉背后的匠心傳承,也能體驗辣椒從觀賞植物變身食材背后的飲食文化變遷融合,還能了解灶、刀、壇、鍋、盤、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這個由不少“90后”組成,甚至加入了歐洲“外援”的制作團隊,希望讓觀眾為美食垂涎、為故事流淚的同時,更對食物背后的文化魅力與精神認同有更深刻的體會。

  食物、人物、文化,還是一個不少

  “舌尖系列”的成功,在於抓住了“吃”這個人類的共同話題,更得益於把“吃”這件再日常不過的生活體驗,解讀出了人情、人性,生活觀、價值觀,甚至歷史文化,成為了解中國與中國人的一扇窗。這種食物、人物、文化交織並行,互為表裡的展現手法,撬動味蕾溫潤心田,讓“舌尖系列”自成一格。

  在第三季中,這樣的敘事風格被延續下來。“食物、人物、文化,是第三季一開始就定下的關鍵詞”,劉鴻彥介紹,為了將這三個元素結合得更為生動緊密,劇組耗時10個月,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在115個拍攝地中,將400多道美味納入鏡頭。“愛是最好的調味料”,在對300多人的採訪中,類似質朴鮮活的表達不時涌現,讓劇組感動。他們用航拍、延遲等技術鏡頭捕捉中國佳肴的極致之美的同時,也試圖挖掘出根植在食物背后的文化魅力與精神認同。

  “陝西水盆羊肉”是入鏡美食之一,在這道看似平淡無奇的家常美味背后,展現的是一個父子兩代人傳承技藝與匠心的溫情故事。在陝西一家水盆羊肉店中,店主老白定下這樣一個規矩———開店前必須親自品嘗羊肉湯的味道,味道不合格就不開門。這樣的堅持讓店鋪中水盆羊肉的口味幾十年如一日地傳承下來。佳肴的美味與烹飪技巧背后,是中國人對火候的理解與堅持,我們的今天不正由這樣一個個渺小又偉大的“堅持”塑造?

  挖掘平凡食物的前世今生,普及趣味知識點,亦是第三季的看點。有一集聚焦辣椒的演變———辣椒在數百年前曾是江南人家的觀賞植物,后來向西遷移,才開啟了自己在中國菜中的“食材生涯”。與人一樣,食物的“遷徙地圖”中亦包含著融合與創新,辣椒是一個小小的切口。導演說,食材的流變讓觀眾得以在全球視野下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與文化的流變,進而對人與食物的關系有進一步的理解。

  話題、班底、音樂,都在升級換代

  六年前,《舌尖上的中國》 的出現讓美食題材紀錄片成為香餑餑,這部作品的拍攝手法與旁白設計也一度被同類作品爭相模仿。如今,沒有了“唯一性”的優勢,觀眾的審美與期待又在不斷上漲,這給第三季的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繼承前兩季的優勢之外,針對新審美的創新升級在所難免。

  《舌尖三》 的創新從其涵蓋的話題中就有最直觀的體現。這一季的八集分別講述了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食養、時節與融合等話題。其中的器具、食養、宴席與融合都是之前未曾涉及的,導演說,想要通過展現更多與美食相關的“衍生話題”,表現中國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拿器具為例,中國有“美食不如美器”一說,然

  而在以往的美食節目中,器具卻是被忽略的存在。《舌尖三》為“器具”專開一集,將灶、刀、壇、鍋、盤、碗等食器的故事搬上熒屏。

  與前兩季相比,這一季的拍攝團隊也更為國際化、年輕化。攝制組中出現了一些老外的身影。在外國人眼中,中國食物奇在哪,美在哪? 他們又如何將我們熟悉的食物拍出新意與陌生感的? 這些細節“彩蛋”都隱藏在第三季的鏡頭語言中。

  除了內容呈現與鏡頭語言之外,一些細節也在更新換代。比如,每一集的片名都會從“說文解字”的角度切入———根據主題,選取一個合適的漢字為名,把對字的追根溯源與食文化結合。再比如,前兩季非常成功的配樂也迎來創新,將民樂與現代元素巧妙融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