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挖掘干貨 回應熱點 有滋有味

地方兩會成新媒體競技場 新媒看兩會爆款很搶眼

本報記者  宋  宇  宋靜思  王玉琳
2018年02月22日04: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視覺

“最后一個問題給‘小薇’!”1月28日上午,在今年河南省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現場,主持人把最后一個提問機會留給了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劉薇。在河南,“小薇”不僅是一位記者,更是“小薇跑兩會”系列新媒體報道的主角。

近年來,地方兩會的會場,成了地方新媒體的競技場。如何讓嚴肅的議題更接地氣?怎樣讓“高冷”的形象更加親和?在今年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各媒體創意迭出、爆款不斷,一些記者成了正能量“網紅”。

人臉識別 獨立採訪

機器人記者受追捧

“你帶來什麼提案?”“我是你的粉絲。”2018年湖北兩會召開的第一天,省政協委員盧綱一走進武漢洪山禮堂一樓大廳,由湖北廣電派駐的機器人記者“雲朵”就上前“套近乎”。

“雲朵”已是連續三年參加兩會報道的“老記者”。“通過人臉識別、智能語音,她主動跟我握手、打招呼、互動交流,”盧綱說,“現場圍了好多人,氣氛非常活躍。”

“較之前兩年,今年全新升級的‘雲朵’可以實時錄入文字信息、設定對應手勢動作,互動時更加靈活、及時。”據研發“雲朵”的總工程師龔成介紹,“雲朵”不僅能獨立採訪,還能進行簡單的融媒體報道。“她能通過內置攝像頭拍照、錄視頻,將採訪語音轉換成文字,及時將採集到的文字、圖片和視頻信息提供給編輯。” 通過胸前屏幕,“雲朵”還可以播放有關兩會的視頻和圖文內容。

今年湖北兩會上,“雲朵”還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化身為“新時代湖北講習所”第一個機器人學員,邀請與會嘉賓體驗長江雲VR作品,一起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湖北廣電新媒體新聞中心副主任曹曦晴表示:“靈活自如、呆萌可愛的‘雲朵’,受到不少代表委員的追捧,互動、合影的超千人次。”

人工智能在今年地方兩會中的運用,如雨后春筍。在河南,少女詩人“微軟小冰”十秒作詩、聊天賣萌﹔在四川,智能記者“小封”通過語音識別等技術,第一時間採寫整理兩會熱點和花絮﹔在安徽,機器人“小天”引路、送物,為代表委員當起服務員……

“人工智能的應用大多還處在初級階段,但這是一種發展趨勢”,湖北省政協常委、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認為,“如果在人流較多的地方放置新聞機器人,進行交流互動,不僅可能幫助發現新聞點,還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搜索和集成,節省人力。”

人工智能與媒體的“聯姻”,不是讓新媒體簡單替代傳統媒體,而是讓二者融合共生。“人工智能對於提高新聞生產效率大有好處,尤其是它能通過智能分析用戶行為,更好地實現個性化內容推薦。”曹曦晴說。

互動引人 趣味十足

融媒體產品有特色

圖解、H5、動畫、短視頻……融媒體產品早已是重大戰役性報道中的“精兵強將”。在今年地方兩會的報道戰役中,一些媒體“打”出了自己的特色。

1月24日,成都金牛賓館大禮堂正門,一些參加四川省政協會議的委員紛紛打開手機QQ對著正門掃一掃。最近有啥時政熱詞、時政稿件來自哪裡、網友最關心啥話題,答案都濃縮在一個1分鐘小視頻裡。“干貨”內容加新穎形式,讓委員們眼前一亮。

今年,AR成了川報全媒體集群的關鍵詞。一塊報紙版面裡包含會“動”的信息,全省21市州地標建筑暗藏兩會精華……用手機QQ或“川報觀察”客戶端裡的“AR動新聞”掃一掃,就能觀看小視頻。

“我們從2016年底開始開發AR技術,並同本地高校共建聯合實驗室,由同學們承擔一部分基礎性功能的開發和制作。”四川在線視頻部主任喻茂說,“這次的亮點在於實景AR和環境識別,並且使用了QQ—AR開放平台。”

騰訊QQ工作人員介紹,去年11月剛剛上線的QQ—AR平台是一個免費開放的賦能平台,用戶隻需按照規范的技術標准,自行上傳識別圖、視頻和鏈接,再由平台工作人員審核,便可生成基於QQ掃描獲取的AR融媒體產品。

“小薇跑兩會”系列,在今年河南兩會報道中推出10個融媒體產品,包括視頻、圖解、H5、漫畫等多種形態。在河南日報各新媒體平台,這一系列全網總點擊量已突破620萬人次。

“‘小薇’融媒體產品於去年十九大報道首推,當年系列總閱讀量突破3200萬人次。這也是河南日報媒體轉型的一個代表。”河南日報新媒體部主任龐向輝說,“這些產品的內容會有意識地和報紙打通使用,形成報網微端互融互動。今年兩會,日報專門開辟區域推介以‘小薇’為代表的河南日報融媒體產品。”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說,新媒體在抽象的事情具象化、宏大的問題細碎化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技術的進步帶來融媒體形式的更新,每隔一段時間就形成一個熱點。正是這種前沿性和時尚感,增加了信息傳播的貼近性、趣味性和影響力。”

征集話題 交互體驗

多渠道傳聲火起來

重慶兩會召開期間,一組報道“組合拳”引人關注。正值中小學寒假,重慶日報收集了“培訓機構火爆”“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等留言,隨后轉遞給市政協委員劉玉霞,協助她在聯組討論時提出“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的建議。同時,重慶日報推出報道《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 關注孩子身心健康》,引起強烈反響。

這得益於重慶日報開通全媒體通道征集兩會話題。利用新聞熱線、微信公號、官方微博、網站專欄、客戶端等渠道,重慶日報共征集到兩會相關的有效線索602條。

打破單向傳播、吸引受眾參與,已成為許多媒體的共識。長江日報融媒體矩陣開啟“代表委員通道”“兩會直播間”,數十位代表委員入駐客戶端,及時解答網友提問﹔北京連續7天廣、電、網共同播出“市民對話一把手”訪談,邀請23個市級行政部門一把手“在線答題”,網絡瀏覽量達3280萬人次﹔南京日報推出H5產品“代表委員,我想請您捎句話”,緊跟議程設關鍵詞,發動網友參與,助力話題上兩會,實現網絡問政。

“新媒體報道兩會的優勢在於互動性更強,有利於實現兩會和現實輿論場的對接,拉近兩會與百姓之間的距離,讓更多人感受兩會、參與兩會。”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雲鬆說。

不少代表委員還把兩會互動報道作為與公眾交流的難得機會。在中國吉林網吉刻新聞客戶端,“2018吉林省‘兩會’新媒體直播間”每期點擊瀏覽量達30萬。1月28日吉林省政協委員、省文化廳副廳長金旭東參與直播,網民在線提問佔當天總問題數的七成。許多網友在聽到省內某地發現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的消息時,不僅在留言區點贊吉林文化、分享相關資料,有的還相約共同前往一探究竟。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黃河認為,隻要能增強受眾的視聽及交互體驗,更好地滿足受眾的信息、問政、參與、辦事等需求,就值得創新。“業界已走出或避開了單純追求‘技術噱頭’的誤區,更加關注內容質量和服務設計。未來,更應通過平台的差異化定位來滿足公眾的多元需求。”

(責編:袁勃、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