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二進制生活兩代人一起玩手機 年味在微信紅包裡

王夢影
2018年02月28日07:2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年味在微信紅包裡

  2018年春節,除夕團圓飯后,我奶奶家上下二十幾口人紛紛掏出手機開始搶紅包。

  我家是結構非常經典的中國大家庭。爺爺奶奶是苦過來的,父母一輩努力進入“單位”並在縣城扎根,如今人近中年,有小天地裡穩定的遺憾和幸福。我這一代隨高考飄落各地,隻在春節時跋山涉水坐回到奶奶家堂屋的大圓桌邊,等著20年不變的炸圓子、牛肉絲和煎魚上桌。

  搶紅包是近幾年的新傳統。互聯網和電子產品曾經是春節大敵,以我爸為首的長輩對“玩手機”行徑深惡痛絕。常見控訴包括“眼睛都要玩瞎了”“不知道整天看有什麼好看的”“別在網上學壞了”。

  我曾一度懷疑,對手機的厭惡多少反映出我爸的恐懼——手機那頭有一個他完全不了解的新世界。他是老派人,信奉經驗,追求踏踏實實、家和萬事興。

  我正青春,膨脹得很,非常討厭別人指導我怎麼活。春節飯桌是我們這輩人的戰場,從職業選擇到婚姻家庭都要大力一辯。我在那個新世界裡撒潑打滾,似有萬丈豪情、百千未來。

  后來我們都變了。我長大了,爸媽開始老了。

  過了這個春節我虛歲29了,在北京工作到第五年,已經嘗過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甜與苦。我開始有點懂我爸了。他慌,不是因為自己不足,而是因為在我拼命想去的新世界裡,他沒把握保護好自己的小女兒。

  我爸不知道,他的那些老道理在新世界裡同樣適用。我已經明白,當“新”的光環退去,生活的規則沒有太大變化,夢想催生問題,幸福緊跟辛苦。

  這幾年回家,驚覺父母一輩有變成網虫的趨勢。很多時候,他們為了更靠近我們而上網。大伯大媽規律地和旅居英國的姐姐、姐夫線上視頻。我爸關注了我們報紙的公眾號,不錯過我的每一篇文章。

  我們這些熊孩子一下子成了前輩。教學在吃與搶紅包之間見縫插針地進行。長輩像小學生聽課似的挨著我們坐,捧著手機或平板電腦學習怎樣在支付寶上買理財產品,忘記了微信密碼怎麼辦,如何將通訊錄從一台手機轉到另一台。

  爸媽還是怕給我添麻煩,平時不太在電話裡問我,攢到我回家時小心翼翼地請教。

  年紀漸長,對父母多了攙扶的心思,總想帶他們在電子世界裡再走遠一點。后來我慢慢懂了,他們有自己的新世界,他們很快樂。

  上一代人的網絡ID特別好認,頭像多是自家養的花草或是孫輩的照片。我爸的老同學老戰友都在網上找到了,很多人在此之前已經失聯20多年。我媽則異常活躍,拍個照要在朋友圈、QQ空間等多平台呈現,有一次專門致電讓我給家裡新開的蘭花點贊。

  他們有自己的風潮,我媽有一陣子特別熱愛網上K歌,還專門買了話筒,線上專輯裡滾動播放她年輕時的照片。后來,她又迷上制作電子相冊。最近聽說整個縣城的中年人都在玩一個網上種水果的游戲。

  隔著山重水復,我與父母的生活方式從未如此貼近,也從未如此缺乏共同話題。

  兩代人終究不一樣。我媽至今喜用“呵呵”表達快樂情緒,常請教我發在朋友圈的截圖是啥意思,搞不懂為啥我這麼熱衷養青蛙卻不自己生一個娃。我是一段需要她破解的代碼,她小心翼翼比對著我童年時的數據,疑慮重重。

  網上有我們這一代人對回家過年的無限怨念。關於工資、房子和婚姻的連連追問讓人頭皮發麻。我明白那種恐懼。在我們聽來,那些問題背后有著舊世界的標准,能把我們當場打回原形:你闖出去了,你按你自己的方式生活了,你活得也不過如此嘛。

  爭是爭不出長短的。都找不到合適的方式表達對彼此的關心時,我們一起玩手機。

  我媽建了一個家族微信群。我和朋友手機裡都少不了這種大多名為“一家人”的大群。日常不算熱鬧:家長交相發送著爆款文章,主要內容為防火防盜、飲食養生和心靈雞湯。有親戚隔一陣子冒出來狂晒照片,無非是旅游和孫輩。偶爾被點名的小孩悠悠出現,說說客套話。

  紅包則總能帶來群裡熱鬧的高潮。頭像出現,拋出恭喜發財的紅色鏈接,或是表示感謝的表情包。空調嗡嗡吹出暖風,一群人或坐或靠,盯著各自大大小小的屏幕,交談很少,不時一起笑起來。

  鞭炮遠遠近近響著,禮花炸開,色彩潑洒、消失在夜空裡,又是新的一年。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