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和你分享一個"委員通道"的故事

2018年03月04日06:09 | 來源: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小字號
原標題:和你分享一個“委員通道”的故事 | 睡前聊兩會

思聊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拉開序幕。作為上會記者之一,今天我和大家來聊聊第一天採訪的一些感悟。

WechatIMG2552

全國政協委員張桃林、呂忠梅、李文俊回答記者提問

  首次開設的“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是媒體關注的熱點。今天下午2點05分,楊利偉、潘建偉、張凱麗等11位政協委員,在人民大會堂的大廳內,先后分4輪接受了媒體採訪。評論君全程旁聽了委員們的回答,總體感覺是:聚焦問題、言之有物,善於結合調研所得,提出自己的思考與建議。委員們發言誠懇、生動,不僅讓所有觀眾更直觀地了解了“政協委員到底是干什麼的”,也通過和媒體的互動,展現出本次大會務實、高效、民主、開放的辦會理念。

  第三輪上場的政協委員呂忠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13年,在用了5年時間跟蹤了北京50個工地,73個工傷維權的案例后,社科界兩位委員提了一份關於關注建筑業農民工工傷維權的提案,強烈呼吁社會各方面,尤其是政府部門重視此問題。在經過全面調研后,2014年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邀請人社部、住建部、國家安監總局、全國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與委員面對面協商,聽取意見,有力推動了相關保障制度的出台。如今,鐵路、公路、水運等領域的4000多萬建筑業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已實現全覆蓋。類似的案例,在十八大以來全國政協召開的76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中,還能發現不少。既談真問題,更務求實效,以議政建言助推相關政策的出台實施,中國民主政治的運行邏輯,從中可以窺見一斑。

WechatIMG2553

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在現場拍攝

  的確,如果說兩會是觀察中國民主政治的一扇窗口,那麼“協商”則是其中的一道亮麗風景。中國式商量,不是以犧牲某一方利益為代價來維護另一方利益,而是通過理性表達、溝通和討論,最大程度地消除分歧、統一意見,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不在於最后的表決,主要是在於事前的協商和反復的討論”。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生前曾多次指出協商在民主實踐中的重要性。事實証明,協商不僅有助於革除“閉門決策”的弊病,也有利於消除信息不對稱,及時修正誤判,最大限度避免決策失誤。思想不會因為碰撞而破碎,反而會在激蕩中升華。如同沙裡淘金,在平等的協商環境中篩出真知灼見,這樣的溝通,才能承托起更好的政治生活。

  有人說,協商民主不講求競爭、對抗、排他,而是貫穿了中國傳統哲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理念。“和風細雨的協商對話,遠比簡單粗暴的強制執行更有效。”面對矛盾問題,協商無疑是簡潔、有效的解決路徑。正如一位政協委員所言,當群眾的聲音被認真傾聽,政府的初衷被全面理解,溝通隔閡一旦打掉,民生工程的推進、政策的執行就能事半功倍。協商也是一門溝通的學問,提醒人們凡事多換幾個角度看問題,嘗試包容不同意見。參與者人盡其言、言盡其意,決策者敞開胸懷、多聽意見,商量就能出共識、出團結、出真情。

WechatIMG2554

猜猜評論君在哪兒?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談話中說,“我們政府的性格,你們也都摸熟了,是跟人民商量辦事的”。今天,協商民主已經浸潤到國家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越來越多人參與公共生活的一種方式。充分激發民主的智慧和力量,繪就民心民願的最大同心圓,我們一定可以為奮力走好新征程凝聚眾智、集聚眾力。(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文 | 呂曉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