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世界媒體跟跑"兩會" 看東方:世界目光聚焦中國

2018年03月05日07: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看東方:世界目光聚焦中國

  3月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記者在現場採訪。新華社記者 李 鑫攝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發表重要講話,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新型政黨制度論斷一出,立即引發世界關注。

  3月4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其中外媒的關切倍受矚目。中國模式、國防預算、中美關系和朝鮮半島局勢等問題,都成了外媒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的重點。

  今年兩會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海外輿論普遍認為,此次兩會將為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注入強勁動力。

  世界媒體跟跑“兩會”

  《印尼媒體關注中國兩會》《兩會前瞻:監察法草案“上會”》《兩會知多少:政協為啥被稱為新中國的“催生婆”?》《全球華媒關注中國兩會:經濟、外交、機構改革成焦點》……如此詳細的中國兩會報道竟出自一家印度尼西亞的媒體。這就是印尼的《國際時報》,該報從3月1日起,每天用一個整版詳細報道中國兩會進程,第一時間與中國兩會“對表”。分析認為,這樣的報道節奏史無前例。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京開幕,標志著今年全國兩會正式啟幕。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也將正式開幕。包括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在內的國際主要通訊社和美國《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等國際主流媒體均在第一時間發布了兩會開幕的消息。

  正如古巴拉美社報道說,有超過3000名中外記者前來報道此次中國兩會。這一數字充分說明,今年的兩會格外受到媒體關注。

  墨西哥通訊社報道說,隨著兩會召開,中國開啟年度最為重要的政治時刻。中國進入新時代,這也賦予這次會議特殊意義。會議期間,中國將勾勒國家未來發展方向,描繪中國的未來發展藍圖,並出台具體切實的實施舉措。

  《歐洲時報》發表圖文報道,詳細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的日程安排,報道稱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發言人張業遂4日在北京透露,大會於3月5日上午開幕,3月20日上午閉幕,會期15天半,共有10項議程。

  俄塔社第一時間關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召開,對大會的召開及日程安排進行了全面闡述。報道中提及了中國“如何加強對外經濟開放性、消除貧困、保護生態環境、反腐”等重要問題。

  俄新社對政協會議的開幕情況及日程安排進行了詳細介紹,報道中寫道,“能夠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或人大代表是一份巨大的榮耀,許多少數民族代表們身著民族服裝來到人民大會堂,展示出了中國民族的多樣性。有超過半數的委員是首次參加會議。”

  此外,今年中國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首次亮相、中國今后五年發展的目標以及反腐新機構國家監察委的設立等時間節點也都成為外媒關注的重點。

  中國模式備受關注

  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在答記者問時說,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發展模式,各國都需要獨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復制”中國的做法。

  中國發展模式近年來倍受世界關注。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稱,“中國模式”催生了經濟奇跡: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定了合理的長期規劃和明智的增長政策,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多年達到驚人的年均增長率,被世界銀行稱為“歷史上經濟增速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中國正在以超乎所有人想象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富裕。報道稱,中國已經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中國的商品出口佔全球總量的12%。中國是一個有進取心、有智慧的國家,世界上最有價值的100家公司中國就佔了12席。中國創造出了非凡的經濟繁榮果實,這不僅僅是對中國自身而言,中國的經濟發展同樣惠及了中國的經貿合作伙伴。

  世界正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國,希望通過中國兩會這扇窗口,解讀中國方案、借鑒中國經驗、學習中國智慧。

  《新海峽時報》認為,中國領導人正領導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新的角色: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等新的倡議。在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和人工智能領域,中國也有信心引領世界。

  其實,在兩會開幕之際,新加坡《海峽時報》已敏感地注意到中國倡議可能對國際社會帶來的積極影響。《海峽時報》刊發以《“一帶一路”,新加坡從中能有何收益?》為題的評論文章。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是21世紀最為宏偉的計劃之一。它跨越亞洲、非洲、歐洲,覆蓋面包括全球人口的60%,所涉及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和國際貿易總和佔到全球的約三分之一,因此格外受關注。文章著重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將如何幫助新加坡企業。

  俄羅斯列格努姆通訊社撰文稱,中國領先發展,超額完成了2017年所有的既定目標,包括產能過剩下降,貧困人口減少,就業崗位增加,GDP增長,恩格爾系數下降……

  美聯社分析說,過去數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目前正在打造消費主導型經濟,降低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分析人士希望中國利用兩會契機,強調降低金融風險和保持增長穩定。中國是所有周邊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外界密切關注中國的經濟表現。

  《澳大利亞人報》2日援引澳大利亞商界人士建議稱,澳應正視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實力和文化豐富性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成熟、實力和尊重的方式同中國合作行事。報道還援引澳大利亞華人評論稱,澳華人對中國即將迎來的改革充滿希望,“國家大發展才是真的好”。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隨著兩會日程緊張有序地推進,外媒對兩會的報道中,關於中國經濟和改革議題的報道頻次也愈發頻繁。據分析,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中國經濟實現由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轉變,而此次兩會則將為今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定調。

  美國彭博社認為,接下來的“兩會時間”對中國經濟來說尤為重要:中國將為未來經濟發展制定政策,包括遏制金融風險、改善污染問題和調節過剩產能。

  改革仍是高頻詞。新加坡《聯合早報》3日撰文稱,經濟改革政策將成為兩會的一個重頭戲,備受外界關注的是,中國要如何推出“超預期”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措施,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文章分析認為,每年兩會,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都備受矚目,按照慣例,報告將為中國今年經濟發展制定目標。這不僅將為中國經濟今年的發展定調,甚至可能成為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的經濟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俄新社的報道指出,中國已步入新一輪改革周期,一些重大變化正在發生。中國領導層將實施他們認為最優的政策。

  新加坡《海峽時報》稱,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將繼續加強與國際經濟和貿易規則的連接,放寬市場准入,擴大服務業。中國經濟將繼續作為全球增長引擎,實現由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轉變。

  改革是為了更好實現共享。亞洲新聞台援引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觀點稱,中國政府正努力解決環保、房價、醫療及教育改革等問題。改善這些問題,意味著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在為期15天半的人大會議中,近3000名人大代表將就多項議題進行廣泛討論。除了經濟方面的改革措施之外,將提交人大審議的中國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也受到外媒的關注。

  新加坡《聯合早報》和《日經亞洲評論》則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草案)》的審議。《聯合早報》稱,這被視作中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反腐的法治化和高效化。

  行政體制改革、機構改革也令人關注。《印度快報》發表評論員文章說,中國兩會期間作出的政策決定是由中國長期發展的內外目標所決定的,與此前政策相比既會有一定延續性也將有變化。文章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目標是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為人民謀求更多福利﹔從外部看,中國希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實現這兩個目標,政策調整是客觀必要的,可以說是在長期發展目標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體現。

  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阿拉伯文報紙《生活報》刊文說,中國共產黨正計劃對黨和國家機構進行改革,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全面發展。文章說,中國計劃進行改革的重點將放在完善體制機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等方面。

  此外,英國廣播公司和新加坡《海峽時報》認為,環境保護同樣是中國政府關注的重點,預計將在全國人大會議上進行詳細討論。《海峽時報》指出,清潔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媒引用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願景,來描述中國對未來的規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