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全國人大代表楊晶:“不僅是記錄者,更應是建設者”

趙新樂
2018年03月08日15:4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楊晶代表:“不僅是記錄者,更應是建設者”

  記者 趙新樂 攝

  “緊跟時代發展脈搏,融入到改革的洪流中,不僅是社會的記錄者,更應該是建設者。”在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廣播電視台台長、總編輯楊晶看來,這是新時代賦予媒體及媒體人新的責任和使命。

  3月6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楊晶表達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心情:“很意外,也很驚喜。這是黨和人民對我們主流媒體的高度重視,我覺得職責重大、使命光榮。”

  楊晶說,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會上與其他行業代表的交流,從更核心的層面加深了自己作為一個媒體人對中國新時代發展進程的深刻理解。“而這種理解和思考,對於更好地轉化為媒體宣傳報道,有特別好的系統輔導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思想覺悟,對於黨和國家的政策和精神把握得更到位。”

  2017年,針對中國現代化農業農村改革的進程,黑龍江廣播電視台用8個月的時間拍攝了紀錄片《希望的田野》,生動地記錄了作為農業現代化改革試點地區的黑龍江農民,在農業變革中的切身經歷和遇到的困難挑戰。紀錄片最終被選作獻禮十九大的片子,甚至在多家電視台播出,創造了收視奇跡。

  “我們完全沒有想到效果會這麼好,最初就是想真實地記錄和反映中國農村現代化改革局面”,收獲的各界好評讓楊晶更加堅信,媒體在肩扛責任與使命的同時,更要緊扣時代主題,將自己置身於時代改革的洪流中,俯下身子,真正投入到火熱的基層實踐中去。

  作為新中國第一座地方廣播電台、第三座電視台,黑龍江廣播電視台有著非常良好且優秀的文化傳統,秉持並堅守務實、民本的草根情結也是他們一以貫之的方向:籌建了中國媒體第一家3000多萬元的慈善基金,迄今為止已經救助了1000多個先心病兒童,以及無數的春蕾女童﹔同時還組織愛心車隊、上萬人的義工團隊,幫助尋找走失的老人……

  “做愛心責任服務助力媒體”,這是楊晶對黑龍江廣播電視台的媒體定位。就是這個看起來小小的理念,卻轉變了媒體的發展模式,調動了整個媒體文化理念的定位方向,那就是守望信仰。

  已經播出兩季的現象級文化節目《見字如面》就是黑龍江廣播電視台在當下略顯嘈雜和喧囂的泛娛樂綜藝格局中對信仰的堅守。沒有華麗的包裝、炫目的舞台,在簡單與質朴中,展現出了沉靜之美、歷史之美。

  “在浮躁的環境中,一定會有那樣的節目讓你冷靜下來、沉澱下來,更思考和關注我們的心靈。”楊晶說,作為媒體,不能丟了自己的靈魂和根,要以人民為中心。

  “如果連初心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又怎麼能夠為黨的事業鼓與呼?怎麼能夠為民眾竭盡所能做好服務工作?”在她看來,新時代賦予媒體的責任和使命——不單單是傳播者,更是建設者。比如,媒體進行輿論監督,就要講清楚為什麼而監督。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倡導下,黑龍江廣播電視台推出了在全國特別有影響力的《直通998》,“它是建設性監督的典范,專門解決天大的小事,就是解決老百姓的‘難’和‘便利’。”楊晶說,她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處提到要為人民提供便利。那麼,打通最后一公裡的便利,媒體就是強大的助推者。媒體要通過自己的鼓與呼,通過對一系列不便利現象的曝光,對整改跟蹤的報道來實現人民的便利。

  “媒體不是拋出問題就不管了,不是為了監督而監督,而是為了解決問題、引導全社會形成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務文化和良好的政務生態經營環境,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勞動最光榮》《心情驛站》《謝謝你》……在過去的一年中,黑龍江廣播電視台推出了7檔小成本、大情懷的電視制作節目。在楊晶看來,媒體就是要堅守一份信仰,找到主流傳媒應該為這個時代去鼓勁加油、凝聚調動社會力量的正確方向。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