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專訪奧斯卡最佳導演獲得者吉爾莫·德爾·托羅:我熱愛怪獸

羅媛媛
2018年03月09日08:05 | 來源:華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熱愛怪獸 想要講述一個另類的故事

  吉爾莫·德爾·托羅,一直都致力於童話故事與幻想生物的創作。他對恐怖主題的喜愛眾所周知,1993年他的電影處女作《恐怖銀爪》(Cronos)和之后他創作的所有電影作品中都體現了這一點。

  《水形物語》是吉爾莫·德爾·托羅的最新作品,和他以往創作的《地獄男爵》《環太平洋》《猩紅山峰》等作品一樣,這同樣也是一部以千奇百怪、非同尋常的生物為主題的作品。該片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大獎,將於3月16日在中國上映。昨日華商報通過宣傳方採訪到這位新晉奧斯卡小金人導演。

  >>花錢買下了三行文字

  華商報:這部影片的創意來自哪裡?

  托羅:上世紀90年代,我向電影公司推介一個創意,這個項目講述的是一個兩棲人的愛情故事,不過那是一部科幻電影,主角是探索亞馬遜的冒險者。沒人喜歡這個創意,沒人想要投拍這個項目。然而這個創意一直留在我腦子裡,因為童話故事的主題往往是這樣的,有那麼一條魚可以滿足人們的三個願望,抓到它的漁夫或者漁夫的妻子,放走了這條魚,通過這些願望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我想要拍攝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一頭被解救出來的兩棲怪物,用一種神奇的方式,改變救命恩人生活的故事。

  我和編劇丹尼爾·克勞斯一同創作了一部名叫《巨怪獵人》的小說,我還在准備《環太平洋》這部影片時,我們曾在多倫多共進早餐,當時他跟我說:“我有一個創意,大概是講一頭兩棲怪物被關在秘密的政府研究所裡,它和研究所裡的清潔工成為好朋友。”當時我就表示:“我要從你這裡買下這個創意。不要再說下去了,也不要寫成劇本。就把你的創意歸納成三行文字,然后給我報個價。”之后他寫下了三行內容,我買下了這個創意,也答應給他故事的聯合署名權。

  >>從清潔工的視角講故事

  華商報:影片的設定是冷戰期間,這是特意安排的?

  托羅:我的設想中,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基於這個創意我開始撰寫劇本,腦子裡也冒出來一個點子:我決定把故事的背景設定於1962年,也就是美國夢幻時代的末期。當時越南戰爭正在進行之中,肯尼迪即將被刺殺,所有人都認為未來會很美好。我認為這是一個變革的節點。我認為這樣的時間點,是一些遠古的、原始的、精神上非常強大的生物非常合適的登場時機,比如說電影中的那隻怪物。而在這樣一個時間點,斯特裡克蘭這樣的人物也會非常殘暴。我認為這樣的故事會和當今社會產生很多共鳴。

  華商報:雖然這是一個怪物故事,但你讓這個故事與現實社會產生聯系,你是怎麼權衡這一點的?

  托羅:如果要把這部影片拍攝成單純的類型片,那麼斯特裡克蘭會是影片中的好人。他會是主角,衣冠楚楚,外貌出眾,身材纖瘦,精明能干。他需要去控制一頭失控的怪物,后者往往游蕩於某個研究中心的走廊中,或是其他的什麼地方。這是類型片的通常套路,對不對?然而我熱愛怪獸,想要講述一個另類的故事。我拍過《地獄男爵》,拍過《環太平洋》,我也經常在電影作品裡呈現這樣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龐大研究中心,我以前總是站在特工的角度來講述故事,現在我真的想要站在小人物的角度,從打掃衛生的清潔工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

  >>三年時間敲定怪物設計

  華商報:這次的怪物和你之前的怪物片中的不太一樣?

  托羅:當然了。我們當時的想法是,能不能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講述一個有關怪物的故事。大家腦子裡非常典型的印象是,如果一隻怪物和一個女孩在一起,那通常都意味著末日來臨。而在這部影片之中,當怪物和女孩最終走到一起,卻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面。所以我們的想法是,要把這些慣例完全扭轉過來。通常情況下,邁克爾·珊農飾演的角色,那種身著漂亮西服、為政府工作的帥氣男人都會是一個英雄。(這部影片中卻恰恰相反)。

  華商報:這樣一隻怪物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托羅:我們花費了三年時間才設計並最終敲定這隻怪物的設計。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是自己掏錢來做這隻怪物的設計。我花了幾十萬美元來打造這隻怪物,錢都是從我自己口袋裡掏出來的。我得先花一年時間來設計這個怪物,之后才去制作它的粘土泥塑模型。我們雇了三位雕塑家,一刻不停地工作,用老派的方式來制作怪物的粘土泥塑模型。接下來我們從頭開始,做了好幾次徹底的上色工作。這樣一來,我認為觀眾某一刻會發現,他們在電影裡看到的不是一隻怪物,而是一個角色。

  華商報:你為什麼設定清潔工艾麗莎完成這樣一個巨大的使命?

  托羅:艾麗莎出生於一個毫無歸屬感的地方,而在愛情故事和童話故事之中,男主角和女主角的使命往往有三種情況:找尋自我,找尋他們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在一個他們可以生活的平行世界裡找尋他們的位置。這三種情況適用於所有的童話故事,而艾麗莎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她是一個被遺棄的人,也是一個標准的小透明,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理廁所、收拾垃圾,別人都對她視若不見。她非常勇敢,做出了一些對抗強權人士的事情,找到了她真正歸屬的地方,也有了一個能夠說出她到底是誰的人。這個人是通過歸屬感、而不是通過命令讓她知道自己是誰。她是一個非常漂亮的人。 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