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媒向世界傳播兩會 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圖為《北歐時報》記者何儒在廣東代表團開放日上向人大代表提問。廣州日報記者 黎旭陽攝
3月10日上午,廣西代表團審議“兩高”報告。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今年兩會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海外輿論普遍認為此次兩會將為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注入強勁動力。
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次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到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會議看望委員並發表重要講話,在海內外僑界引起強烈反響。《日本新華僑報》刊文稱,“習總書記在兩會伊始,就看望僑界委員,不忘海外華僑華人對改革開放的貢獻,再次肯定‘僑力’的建設性作用,盈盈溫暖僑心,深深喚起僑情。”海外華文媒體紛紛表示,要把向世界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作為職責和使命。
中國影響讓華僑華人自豪
“參與本次兩會報道,我切實感受到中國的新時代、新風貌,感受到整個會議的務實和嚴謹。”瑞典《北歐時報》社長何儒對今年的兩會感受頗深。“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我們更應有效地傳遞准確的信息,綜合分析所在國官方和民間的聲音,讓他們客觀真實地了解中國。”何儒說。
參與本次兩會的3000余名中外記者中,港澳台記者和外國記者有1000多人。柬埔寨《高棉日報》副社長、駐京分社社長戴志剛就是其中一位。令他感觸最深的,同樣是會議的新風貌。“今年兩會出現了很多新面孔,很多新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他們都能夠實實在在地講述自己的感受,把責任履行到位。”同時他關注到,今年兩會有一大批的華文媒體參與,“可見,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擴大,全世界對中國的關注日益增強,這讓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倍感榮耀。”
今年,越來越多海外華文媒體積極參與到兩會報道中,同時關注中國媒體對兩會的報道解讀。瑞士《歐亞時報》、菲律賓《菲龍網》、美國《亞省新聞網》、《緬甸中文網》、法國《歐洲華語廣播》等全球各地諸多華文媒體均對本報多篇相關文章加以轉引報道。本報官方網站海外網關於兩會報道的相關稿件每天被70多家海外華文媒體轉載。
久居日本的《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今年尤其感受到日本社會對中國兩會的高度關注。“前兩天同一位日本政要交談時,他對我說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與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國情透徹的了解和領導智慧分不開。”蔣豐對本報記者說,如今,日本官方和媒體都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發展需要靠的是中國執政黨對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的把握。
“我們明顯地感受到,祖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環境治理效果非常好,老百姓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中國發展速度之快已經讓許多北歐民眾感到‘不可思議’。足以見得,中國在制度上的優越性已經超越西方。”何儒說。
馬來西亞《亞洲時報》社長張丹華對本報記者表示:“本屆兩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民主、文明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新的方向。”
中國政策向全球釋放正能量
今年是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如何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脫貧攻堅,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海外華文媒體對此著墨甚多。
葡萄牙《葡華報》刊文稱,中國改革進入關鍵時期,能否把改革布局落到實處,將影響世界對中國發展的信心。謀劃經濟改革,今年兩會將給出答案。
《歐洲時報》認為,本屆兩會關於民生改革的突破最受期待。其文章稱,“我們相信,習近平主席五年來多次強調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宣示,將在本屆兩會上開花結果。”
韓國《亞洲經濟》同樣關注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話題,其報道稱“中國政府高度關注民生,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為6.5%,經濟發展從‘高速度’進入了‘高質量’階段。”
日本《中日新報》社長劉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非常貼近民生。“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全面小康,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這一點更讓海外華僑華人感到高興和自豪。”劉成感慨道。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民生問題的解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精准扶貧、鄉村振興、流量降費等問題,這既是難事,更是具有前瞻性的事。”蔣豐認為,中國不把問題積留下來,而是給未來發展更多的預案、備案和解決方案,這一點對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
除了民生話題,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同樣備受關注。海外媒體認為,中國將2018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6.5%左右,顯示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將向全球釋放更多的正能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進一步拓展開放范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布局和體制機制,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要推出“超出國際社會預期的”開放政策和措施,值得各方矚目。
《歐洲時報》認為,中國再次宣告“自我革命”,劍指進一步“提高效率效能”,體現了中共不斷探索真理的執政態度。文章稱:“上是頂層設計與核心決策,下是具體執行力與萬眾一心。兩者缺一不可。”
“近年來,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等政策,讓海外從官方到民眾,都能越來越多享受到與中國的合作共贏。”何儒對本報記者說,“中國的改革開放,讓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中國夢想凝聚僑心僑力僑智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僑聯組織要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團結動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起海外華僑華人熱烈反響。
“總書記的講話務實而又語重心長,讓海外華僑華人非常感動。”劉成表示,總書記為國家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讓廣大華僑華人感到非常振奮。“海外華文媒體是僑界的眼睛,報道祖國新的方針政策,講好中國故事是我們的職責。在新時代,我們將用所在國最通俗的語言,做好在海外講述中國故事的先鋒。”劉成說。
那麼,如何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更廣泛地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廣大僑胞如何在新時代更好地為祖(籍)國發展貢獻力量?
《日本新華僑報》文章稱:“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新時代的僑心,不僅應該煥然一新,更應與祖國的脈搏一起跳動﹔新時代的僑力,不僅應該持續發力,更應與祖國的發展匯聚成新的合力﹔新時代的僑智,不僅應該積極奉獻,更應該成為祖國創新驅動的智庫之一。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華僑華人與祖(籍)國並肩致力同行。”
蔣豐認為,在過去,“僑力”更多的是為中國改革開放做貢獻,今后,“僑力”則要和祖國一起,為更好地打造公共產品、打造國際交流平台做貢獻。
何儒對記者表示,海外華文媒體應更好地發揮媒體力量,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民間交流。“我常常會帶海外朋友來中國看一看,讓他們親身感受中國的高鐵、基礎設施建設和便利的生活,讓他們認識真實的中國。正如習總書記所講,‘不要人夸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戴志剛同樣認為要加強海內外聯系,提高國家凝聚力。“隨著祖(籍)國的強大,有必要把海外華僑華人凝聚起來,共同建設中華民族。以柬埔寨為例,柬埔寨的華僑華人,特別是一些老的僑領,說到中國,都會從心裡產生自豪感。我相信隻要他們的力量發揮出來,將非常有利於中柬之間傳統友好的發展。”戴志剛說。
張丹華則認為,華僑華人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背景,通過加強所在國與中國的教育交流,將會讓更多人理解中國新的發展理念和全球治理理念。“正如‘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種新的思維是過去人類所沒有的,中國的發展必將會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