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文化走出去 向世界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This is China》(這就是中國)音樂短片在“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頭條和微博中發布后廣受關注。在這部時長4分9秒的音樂片中,除了頗具特色的說唱曲風,創作者還融入了川劇變臉、天安門、大熊貓、書法、古箏等中國元素。視頻迅速在網上走紅,點擊量很快超過700萬,吸引諸多外媒報道。主創人員是4名“90后”,他們說,創作的初衷是想告訴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
這是3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屠海鳴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中講的一個小故事。在屠海鳴看來,這是用中國精神來解讀中國發展變化、用中國百姓故事來印証中國制度優勢的成功案例。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的中國,成了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心的話題。
提高國際傳播精准度
“良好的國家形象除了需要強大的國力支撐,還需要高水准的對外傳播能力與之相匹配。”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文局阿拉伯語譯審王茂虎看來,“為了讓中國發展好故事、全球治理好聲音准確、全面地傳遞到應該到達的地方,對外傳播能力建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王茂虎認為,要加強對外信息傳播針對性和主動權。“以突發事件為突破口,以重大事件為抓手,以講述真實故事為常態。在主動發聲的同時,針對不同國籍受眾群體的認知程度和閱讀習慣,選取不同的講述角度及呈現方式,是提高傳播有效性的關鍵一環。”
“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就是要努力增強議題設置能力和水平,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引導。”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王樹成說,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由邊緣走向中央,由配角轉為主角,國際形象也要變“他塑”為“自塑”,更加主動地回應國際社會關切。“讓中國故事贏得世界的傾聽,就要認真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要善於挖掘各種精彩故事,精准提煉中國議題話題,使之成為引導國際輿論的標識。”
屠海鳴認為,向海外傳播中國文化,首先要明確“傳播什麼”。“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從十九大報告中尋找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點、方法和路徑,要以價值認同為目標。以和為本的宇宙觀、以和為善的倫理觀、以和為美的藝術觀,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重要價值觀。”
明確了“傳播什麼”,之后就是 “對誰傳播”“誰來傳播”和“怎樣傳播”。屠海鳴認為,應該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將傳播對象細分,採取不同傳播策略,同時繼續發揮官方傳播的巨大優勢,並更加注重發揮民間交流作用,與當地文化傳媒企業合作,借台唱戲。改進傳播方式,多呈現事實,用小故事展示大道理,讓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更親和地被海外民眾接受、理解和欣賞。
打造走出去拳頭產品
當今,電影、文學、藝術成為傳播國家形象的重要途徑。
2017年10月,在山西省市縣各級政府支持下,平遙國際電影展舉行,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部優秀電影作品以及部分主創人員亮相影展。影展採取政府指導、企業主辦模式,短短8天時間,參與人數達18萬,上座率超過93%。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全國人大代表、電影導演賈樟柯依然感到非常自豪和驚訝。他感慨,在山西這樣的欠發達地區,在平遙這個隻有53萬人口的縣城,國際性文化活動照樣可以落地生根。
“我們去年剛剛舉辦了電視節和亞廣聯的大會,這在電視節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電視台記者王兆介紹說,四川電視台現在制作的很多電視節目,都非常注重中國故事的國際表達。
歲末年初之際,一個名字悄然間開始在網絡小說愛好者圈子裡流傳——“武俠世界(Wuxia World)”,據報道,這家美國網站把一部又一部我們耳熟能詳的網絡小說翻譯成了英語,讓一個又一個網絡小說作者在西方世界裡成為中國文化“新偶像”。
2016年12月,起點中文網與“武俠世界”宣布合作,簽署10年翻譯和電子出版合作協議,初步達成20部作品的合作協議。
據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掌閱文學已有100多部作品授權到海外,翻譯成韓、日、泰、英多種文字。2017年5月,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平台——閱文集團旗下的起點國際站正式上線,目前已有近百部作品被翻譯成英文連載,累計訪問用戶數已超過400萬,法、泰、韓等其他多語種的作品翻譯合作也開始啟動。
有學者稱,中國網絡文學有望成為與美國好萊塢、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齊名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拳頭產品”。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溫州市文化藝術研究院編劇、溫州市文聯副主席蔣勝男呼吁,建立健全網絡作家組織,打造正能量的網絡文化隊伍,加強網絡文學翻譯人才培養。
推進融媒體時代“最適”傳播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出版集團董事長趙東亮認為,文化企業要有擔當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傳播路徑。要堅持平台為先、內容為王、科技為力、資本助推,將內容、科技、平台、人才、資本等元素融為一體。
王茂虎則認為,在全媒體時代,提高對外傳播效果不應隻追求媒體渠道全覆蓋等形式上的滿足,更應結合海外受眾的接受情況、閱讀偏好,提供“最適”傳播,做到恰到好處、潤物無聲。
“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就是要潤物無聲地推介中華優秀文化,讓文化融通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橋梁紐帶。”王樹成說,要創新優化話語體系,把“我們想講的”變成“受眾想聽的”。在王樹成看來,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就是要大力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積極構建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格局,努力推進海外合作和本土化建設,有效提升和拓展中國聲音的國際傳播影響力。
“中國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亟須提升國際話語權和文化影響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認為,目前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水平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社科工作者應該回應這種時代要求,以提升原創能力為出發點,不再當西方理論的搬運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