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媒界縱橫>>新論研究

挖掘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

——《在虞城,看鄉村振興的曙光》寫作特色

蘇長虹
2018年03月15日16:28 |
小字號
原標題:挖掘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 ——《在虞城,看鄉村振興的曙光》寫作特色

2月份以來,《人民日報》繼續發力,做好“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主題宣傳,反映各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其中,9日在頭版頭條刊發的長篇通訊《在虞城,看鄉村振興的曙光》(記者王一彪、龔金星、馬躍峰、黃福特),在全國網站推送,人民網首頁頭條、人民日報客戶端首頁轉發。《河南日報》《商丘日報》、大河網、映象網和多家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全文轉載。

當地干部群眾評價:“選題精准,採訪深入,語言鮮活,敘述飽滿,字裡行間洋溢著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對黨富民惠民政策的真心擁護。”這是《人民日報》精心挖掘的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從立意高度到敘事深度,都體現了記者的孜孜追求。

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融合,立意更高遠

虞城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到虞城走基層,看變化,必講脫貧攻堅,可如果僅寫脫貧工作,可能無法准確展現虞城之變,又不能全面詮釋中央精神。怎麼辦?

商丘虞城縣杜集鎮史橋村村民楊曼曼家中,村民正在進行服裝手工縫邊作業。圖為記者向楊曼曼(右)了解服裝生產的有關情況。 霍亞平 攝

據了解,記者先邀請十多位鄉鎮黨委書記、第一書記座談,讓他們“講故事、說體會、提建議”,又深入杜集鎮史橋村、城郊鄉郭土樓村、稍崗鎮韋店集村、利民鎮蔡庄村、田廟鄉后劉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家中、精准扶貧車間、冬季蔬菜大棚、中小學校,了解產業發展、鄉村旅游、衛生保健、光伏項目、教育教學等扶貧措施落實情況,與干部、企業家、返鄉創業青年面對面交流。採訪中,記者對鄉親們的精氣神兒感受最深——“貧困戶有底氣,‘能人’有希望,干部有干勁”。這種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實質是鄉村振興、曙光在前的生動體現。

通過調研,記者得出結論:虞城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即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量變到質變”。把這種巨變寫出來,把以虞城為代表的鄉村振興經驗寫出來,既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又是“站在天安門上想問題,深入田間地頭找感覺”的實踐。

有了大局意識,立意更顯高遠。標題聚焦“鄉村振興的曙光”,令人眼前一亮。文中,郭土樓村支書楊新文說:“我在大喇叭裡說,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黨中央一定有好政策。咱們走美麗鄉村的路子,走對了!”用朴實的語言表達了對中央政策的衷心擁護。

二、明線暗線交叉呈現,敘事更飽滿

要讓文章好看、耐看,既要有高度,有全局觀念,又要有深度,有問題思考。

《在虞城,看鄉村振興的曙光》緊緊圍繞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構筑“明線”,描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虞城探索,與此同時,針對鄉村振興涉及的問題埋下“暗線”,看虞城的破解之道。明線、暗線交叉呈現,波浪式推進,讓敘事更加自然,邏輯更加嚴密。

文章的三大部分是“明線”。在“農業強”的主題下,討論如何激活“土地、錢、人”等要素資源,為產業興旺提供動力﹔如何讓農業既增效,又提質,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培育新的業態。在“農村美”的主題下,討論如何讓農村的生態美和產業強聯系起來,相互促進﹔如何把聚攏人心和鄉村文明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在“農民富”的主題下,討論如何體現政策兜底、勞動致富后的村民有底氣、有希望﹔如何展現戰斗在一線的干部扑下身子,“願意干事,能干成事”。

但是,成就總是與解決難題相伴相隨。缺技術、缺項目、缺市場,這些問題的解決是“暗線”,在問題中尋求答案,才能深刻反映鄉村干部的新作為。人們不難看到,虞城每走一步都不容易。養蛋鴨,搞產業,雖然銷路有了著落,村民們仍不相信,村干部成立合作社,農民心中才有了底。植雷竹,搞鄉村游,5年不給分紅,怎麼做到?村支書首先墊付15萬元,凸顯感召力,加上全村踐行“孝善文化”,大家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提升基層組織力,正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將成就展示融入攻堅克難之中,文章的敘述才能更顯飽滿、實在。

三、故事敘述與直抒胸臆相結合,悅讀感更強

故事是否鮮活、典型、曲折,決定了文章是否悅讀、耐讀。《在虞城,看鄉村振興的曙光》寫故事,大大小小七八個,一個故事套著另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推動另一個故事,順敘、插敘,跌宕起伏,曲折動人,立體感十足。

“大故事”寫得思路清晰,讀來酣暢淋漓。郭土樓村選產業,有人說種果樹,有人提議養豬。村干部倡導種雷竹,開了11次會才定下來。之后,村裡又面臨“怎麼不拉下一戶”“怎麼籌集啟動資金” “怎麼遷走墳頭”“怎麼處理竹子旱死的變故”等一道道難題。村干部帶頭遷墳、帶頭掏腰包、帶頭當義工,提倡“以孝治家”,提升鄉村文明,終於讓鄉村旅游的計劃一步步變成現實。

“小故事”寫得細膩深入,讀來溫情滿懷。五保戶史志軒是靠政策兜底扶貧的典型。村裡幫他建房,他並不樂意,也不大相信這種“折騰”。但政府說到做到,使他的生存狀態大變,思想和行動都有了飛躍——養羊賺錢,入鴨廠分紅,終於“活出個樣子來”。

記者不吝筆墨再現這個五保戶被帶動起來的曲折過程和心理變化,含義不言自明:扶貧先扶志,五保戶這樣的困難群眾都發動了,鄉村豈有不振興之理?

記者適時直抒胸臆,表達感受、體會,讓文章更提氣。開頭寓情感於場景:“眼前,還是那條濟民溝嗎?當時的情景仍在腦海:河道狹窄,荒草叢生,了無生氣。如今,這條小河溝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十裡畫廊’。沿著‘畫廊’,河道拓寬,一行行櫻桃、桃樹、杏樹夾岸而立,生機勃勃。”

有懸念,有對比。“濟民溝淌起富民水,‘十裡畫廊’畫出了黨的十八大特別是這3年多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精准扶貧思想指引下,虞城找准路子,壓實作風,帶動22551戶55984人率先脫貧的軌跡。”更顯高度,更有氣勢。

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我們的主題宣傳才能做到天天新、天天深。《在虞城,看鄉村振興的曙光》不僅成功挖掘了一個鄉村振興的生動樣本,而且再次說明,記者隻有深入生活、扎根群眾,新聞作品才能真正贏得各界讀者的認同。

(來源:研究事兒)

 

(責編:薛貴峰、榮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