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的底線:作品要敢給孩子看

很多人質疑網絡作品質量,卻很少有人關注網絡作家群體。網絡作家最怕的一個詞——“斷更”,也就是間斷了更新的意思,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
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魚人二代介紹自己的創作經歷時直言,就連在新婚之夜和老婆生孩子當天,他還在堅持寫作。為什麼?他說:“在網絡上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沒有網絡我不會寫作。”因為小時候喜歡喝豆漿,總是加三勺糖,取名“唐家三少” 的張威(“糖加三勺”的諧音),是很多網絡作家的偶像。
他認為,網絡作家背后的付出比常人想象得多得多,對於他來說每天工作16個小時也是常事,買書、讀書和閱讀網絡文學,是他平時的愛好。成績也讓人艷羨,出版超過200種書,銷售了1000萬~1500萬本書,值得注意的數據是,網絡的收入只是佔他總收入的不到5%。
他經過測算,發現他的讀者年齡段在8歲至25歲之間,其中也有分層:改編的漫畫主要針對8歲至12歲的孩子,12歲至15歲的孩子喜歡購買紙質書,其他都是在網上閱讀。
很多人詬病網絡文學的內容存在低俗和質量不高的現象。如何判斷網絡文學是好是壞?
“自己寫的東西要敢給孩子看,正能量的東西才能長久。”唐家三少提出網絡文學的標准,這是網絡作家的底線。
從青年亞文化到融入主流文化,網絡文學在成長,逐漸受到官方重視。近5年來,中國作協吸收165名網絡作家入會,約佔新發展會員的7%。在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唐家三少當選主席團委員。
可是,有人還是看不上網絡文學,認為網絡文學總是談錢,太俗!甚至有人說,網絡文學被資本控制,不像傳統文學能給人啟蒙。
唐家三少對此回應,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走出國門,講的就是中國故事。文學創作者如果避諱談經濟,沒有資本的支撐,大量的網絡文學很難走出國門。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已達90億元,產業規模自2012年起保持超過20%的年增長率。
2017年,艾瑞咨詢發布了《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白皮書》顯示,從輸出國家來看,從最初的東南亞,到日韓地區,再到后來的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土耳其等歐美地區。目前,我國的網絡文學,足跡已遍布20多個國家,被翻譯為英語、韓語、泰語、日語等十幾種語言文字。從類型來看,玄幻、仙俠、歷史、言情等類型佔據了海外網文的大多數,並以其獨特的娛樂性和“爽”感,受到眾多海外讀者熱捧。
在目前的海外網文用戶中,學生群體佔比達到52.9%。從學歷來看,本科及以上讀者為51.4%,專科及以下讀者為48.6%,學歷差異程度相對較低。在地域分布上,用戶佔比最高的地區為歐洲,其次為北美洲,分別為29.8%和27.7%。而讀者人數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為美國(20.9%)、巴西(7.4%)、印度(6.7%)、加拿大(5.5%)和印度尼西亞(5.4%)。目前,海外英文網文用戶總數約有700萬+。
我國的青年評論家夏烈提出,網絡文學為何受到青年熱捧?青年亞文化成為主流文化的底色。
他認為,對於網絡文學的評價不能一棍子打死,與以前的武俠小說一樣,年輕人都特別愛看,原因就在於符合一種張揚奔放的人性需求。他強調,社會管理者一定不能忽視這一點。
為什麼在中國的土壤上才能生長出網絡文學?夏烈分析,國外的知識產權保護深入人心,更加習慣紙質出版。因為機緣巧合,中國的網絡文學經過了野蠻生長,與資本運營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民間智慧的結合,這是一種中國創造,不妨順勢而為尊重人民的創造。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何平提出,很多時候,我們的批評家一邊指責普通讀者淪為“點贊手”,另一邊卻放不下身段去下比“點贊”更多的批評功夫。他們也看不到對中國文學最及時有效的批評已經不是在傳統的文學期刊和專業批評刊物,而是在“豆瓣”的一個個小組。
就有這樣的現象,有的批評家對網絡文學評論前,閱讀准備並不充分,看不完小說是常事。因為一部網絡文學動輒上百萬字,存在前部分不太精彩,隨著作者漸入佳境,后半部分更加流暢的現象。
何平堅持認為,網絡文學不能從傳統的文學中抽取審美教條。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究竟是否互斥?傳統文學就是通俗的,五四文學從來沒有反對過通俗文學,網絡文學也是通俗的。因此,通俗不能作為網絡文學的識別指標。
他認為,網絡文學就是網絡文學,是傳統文學無法包容的。網絡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巨大貢獻,就是類型文學的開疆拓土。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提出,網絡文學在價值觀方面要有底線。無論是作者和評論家,這一條已經成為共識。對於低俗的網絡文學,已經形成了抵制的共識。
網絡文學的方向在哪裡?作為網絡文學老兵的黃志強,從2003年開始從事這一領域:“網絡文學一定會有質量打敗數量的一天,成名之后的作家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的作品,這一點大家不用擔心,要給予網絡作家一點時間。”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誰勝誰負或許並不重要,一邊是經典,一邊是市場,作家三棱軍刺觀察:“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總有一天是要融合的,有朝一日,現在的網絡文學就是傳統文學,應該鼓勵網絡文學與其他文學一樣,百花齊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