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時代《中外新聞史》課程教學的創新探索
來源:《西部學刊》2018年1月號
摘要:全媒體時代對於《中外新聞史》課程的創新來說是一個有利的契機。本文從作者教授該門課程的教學實踐出發,認為應樹立先進的全媒體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全媒體教學平台和多樣化的全媒體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主動學習研究,通過“翻轉課堂”等成為教學的主角,從而提升新聞史課程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全媒體﹔《中外新聞史》﹔課程教學﹔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61-1487-(2018)01-0063-02
一、“全媒體”的概念
“全媒體”的概念具有時代特征,“全”不僅包括各類媒介形式,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也包括音像、電影、出版、網絡、電信、衛星通信在內的各類傳播工具。其涵蓋視、聽、觸覺等人們接受資訊的全部感官,而且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管道進行深度融合,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
在全媒體時代,由於獲得信息資源的便捷性,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原創新聞信息的價值更加受到人們推崇。將此概念延伸到教學環節中,筆者結合自身教授《中外新聞史》課程的經驗,從教學平台、教學資源、教學手段、教學理念等方面鼓勵學生在立足於書本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主動利用全媒體挖掘更多的“藍海資源”,取得了預期的成效。
二、《中外新聞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中外新聞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教學框架構建體系不完備、教學方法陳舊、教學重點不突出,學生只是為了從單純應付考試的層面上進行被動學習。而從教學理念來看,“就史論史”割裂了歷史與現實的關系,難以達到新聞史教學的真正目的。此外,教材過於厚重,雷同現象嚴重,編纂方法缺乏新意等問題也不容忽視。針對這些問題,結合筆者自身教授該門課程的經驗,從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兩方面的探索與實踐進行分析。
三、《中外新聞史》課程教學的實踐探索與創新
(一)教師“教學”方面的創新探索與實踐
一是全媒體教學平台的多元化。所謂教學平台,是指為開展教學實踐使用的一系列軟硬件設施的統稱。其中包括提供開展教學實踐的場所,傳統的有教室、操場,新型的有網絡、電視等等。在全媒體時代《中外新聞史》的課程教學平台主要是借助於多媒體教學、情景教學以及視頻教學等多元化教學平台進行。多媒體教學以及視頻教學平台主要表現為,在一次授課為2學時的課程中既包含知識點講解與梳理,還包含相關報紙版面介紹,著名廣播電台、電視台的發展沿革與代表節目觀看與賞析,媒介融合的范例—美國坦帕新聞中心以及著名報紙在網絡時代的最新發展等。教師運用數字化資源,不僅對新聞史重要知識點進行梳理和講解,還給學生補充有關內容的最新發展動態,幫助他們開闊視野。
此外,情景教學主要指在授課為2學時的一次課程教學中,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對於新聞史中具體史實的認識和解讀需要學生設身處地地置身於具體的社會情境,考察一段特定時期的史實時,必須將其置於一個動態的社會變遷的具體情境之下,考量其與社會各要素,例如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以一種歷史的視角去關注。這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引導其不斷延伸學習的觸角,擴大其知識面,進而使學生樹立並強化自主學習的意識,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參與到一段史實的復現和建構活動中,還原當時歷史發展的情境,從而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二是全媒體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筆者在教授這門課程時,主要運用網絡資源、翻轉課堂以及案例教學等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網絡資源,筆者給學生推薦新聞傳播類名校的公眾訂閱號、網站信息檢索、相關的新聞史學會議等,及時向學生介紹本學科學術前沿的發展情況。比如西方新聞史上著名的“黃色新聞”表現手法,對於它的評價可以結合今天我國某些都市報的表現手法和技巧來理解。筆者組織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相關材料的閱讀和收集,再設定相關維度后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和啟示。引導學生加深對學習歷史,更重要的是為現實的新聞事業服務這一理念的認識和理解。
翻轉課堂在該門課程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筆者將理論講解與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思維能力的時間進行分配,讓學生投身於某一情景中扮演某一新聞人物,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和語言來敘述,從而理解歷史中的有關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或是當時的處境。這樣的表演與講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同時也讓那些具有表演欲望和能力的學生得到施展的機會。當學生接到要進行“表演”的任務后,他們便會主動利用各種媒介資源與工具去尋找相關信息,為接下來的“表演”認真備課,這樣的方式也無疑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競爭機制。理論課教學培養的不是書呆子,而是各方面能力都要得到鍛煉和提高的應用性人才。
案例教學主要表現為,筆者在教授該門課程時進行案例教學指導,學生對老師的提問或命題進行答辯和解讀,每節課都有學生輪流作為老師的助手參與主持和點評。比如,在講到美國《紐約時報》時對比歷史上該報的發展,與今天該報在互聯網變革時期的最新發展,包括跨媒體經營手段、版面的變化以及數字報的發展等,學生均要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或比較的緯度進行對比、分析,進而得出結論。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又能夠更好地理解所講內容。
三是全媒體教學理念的先進性。教學理念是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態度和觀念,是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全媒體教學理念主要是指針對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適合的媒體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細分的服務。那麼,針對筆者所教授的《中外新聞史》課程而言,教學理念是在傳授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藍海資源”、創新性思維、情景化教學平台、翻轉課堂等教學手段體現教學理念的先進性。學習新聞史是一個不斷認識、反思甚至是質疑歷史的過程。因此在學習每章內容之前,筆者都會給學生提出相關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或文獻的方式、自學或預習的方式預熱,並且利用這一方式培養其撰寫文獻綜述的能力,為畢業論文的撰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生“學習”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一是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主動挖掘未知領域。立足課程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利用網絡這一“藍海資源”去挖掘更多的信息,這是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筆者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團隊攻關,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團隊交流合作的熱忱,完成一定的學習、實踐任務,並將學生的課外作業、作品、論文等納入課堂討論,從中發現問題,讓學生思考、尋找解決辦法。學生借助圖書館、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學生科研創新創業活動,以精心設計的問題、任務為導向,通過學習、討論、實踐循環往復、互動演進,不僅可以使其更透徹地理解課程的知識點,洞悉其中的關鍵,而且能夠幫助其觸類旁通、把握規律,激發創新能力,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是學生通過“翻轉課堂”成為主角。筆者在本學期該門課程的教授中開設“史家講壇”實踐環節,並將學生的表現計算進平時成績考核中。通過課前布置相關任務,留給學生充足時間課下搜集資料、閱讀文獻、梳理和歸納知識點,並制作成PPT在課堂進行分享,每人限時十分鐘。其中,講解的切入點、思路、延伸的知識點、邏輯思維、口語表達、姿態等均列為考核的標准,講解的內容利用系裡自己的公眾號平台進行推廣。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成為課堂的主角,還形成了一種內部競爭機制。從目前“史家講壇”實踐環節的情況來看,學生已漸入佳境,教學效果較好。
三是引導學生樹立學習新聞史的批判性思維。自筆者教授該門課程伊始,便給學生講授批判性思維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史實持有基本的態度:時代在變遷,事物在發展,很多歷史現象只是特定時代、特定背景下的產物。教師對於史實的講解只是僅僅去做一些客觀陳述,最終結論由學生和老師一起討論而得出。在對於一些有爭議問題的探討中,引導學生堅持專業主義精神,帶著批判性思維去學習。
參考文獻:
[1]洪佳士,陳亮,馬妍妍,李駿,朱繼勇.全媒體環境下新聞學專業就業動向與教改對策[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11.
[2]張昆.橫向發展——新聞史研究的新維度[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4.
[3]王笑園.創新高校新聞史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作者簡介:張琨(1984— ),女,陝西西安人,西安培華學院傳媒學院新聞系教師,講師,文學碩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