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數據泄露的原罪,臉書該如何洗刷

2018年03月23日06:49 | 來源: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小字號
原標題:數據泄露的原罪,臉書該如何洗刷 |睡前聊一會兒

WechatIMG168.png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最近,美國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因為5000萬用戶數據泄露一事,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數據時代的隱私保護。

  幾年前,劍橋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開發了一款可以在facebook上運行的心理測試程序,以“測性格、領獎金”的方式,獲取了約27萬用戶資料。由於還能同時得到他們好友的相關信息,這一數字最終裂變為5000多萬,相當於facebook北美地區活躍用戶的1/3。

timg-50.jpeg

  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情感狀況、工作情況……詳盡、海量的個人信息,被程序背后的數據公司一一記錄,並基於此建立分析模型,總結出個人愛好、性格特點、政治傾向等深層信息。當公司根據這些內容,長時間進行標語、廣告的精准投放,用戶的思想和行為,顯然極有可能在渾然不覺中,受到影響。統計顯示,美國有超過60%的成年人通過社交媒體獲取新聞信息。數據公司掌握網民的一舉一動,無聲無息間“窺視”我們的生活,引導我們的思考,這讓很多人感到既憤怒、又擔憂。

  商業公司利用信息不對稱,濫用“大數據權力”,並非個案。從早前的蘋果“后門”事件,到部分網絡平台利用大數據“殺熟”,再到如今facebook的數據丑聞,種種越界行為頻繁發生,讓保障個人數據權利變得愈發必要。“我們有責任保護好數據安全,如果做不到,就不配提供服務”。

  莽撞、任性、不計后果……正如有人所描述的,網絡技術並不像我們希望的那麼好,它經常會呈現出“青春期特有的狂野特質”。除了職業道德的自我約束,如果沒有專業法規政策的保駕護航,大數據時代的商業公司就容易迷失方向,依靠信息高度壟斷的優勢,淪為一些利益集團的附庸。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告知與許可”,已經是世界各地執行隱私政策的共識性基礎﹔在眾多國家的相關規定中,商家收集哪些數據、做何用途,必須在信息收集開始前解釋清楚,並征得個人的同意。可以說,這既是對消費者核心利益的有效關切,也是對整個商業環境的有力維護。做“擎天柱”,創造更多技術紅利,還是做“霸天虎”,以技術霸權挑戰社會底線?對於有志於實現長遠發展的商業公司而言,應該不難做出決斷。

timg-51.jpeg

  有人曾將美國硅谷的運轉,比作森林生態系統的循環,內部的腐壞,一旦超過森林的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就會進入惡性循環,日益走向衰敗。這個比喻,其實包含了人們對於技術被不當使用的憂慮。無論任何時候,技術服務的深化與拓展,都不能以侵犯用戶隱私為前提。我們需要更方便、快捷的科技服務,但不歡迎無所不知的網絡“讀心術”,更不想成為無所不露的生活“透明人”。給嚴守個人信息安全加裝“防盜門”,讓隱私保護跟上時代腳步,網民才有可能更大膽地去嘗試各種新的互聯網服務,互聯網也才能借此實現更可持續的安全發展。

  這正是:平台稍鬆手,隱私變商籌。監管多奔走,安全可無憂。祝各位晚安!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 思聊工作室 章念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